专利通过的消息传来时,星光之家正在给小青过七岁生日。专利局寄来的信与生日蛋糕同时送达。
阿爆嚼着蛋糕含糊不清地问,“所以这玩意儿能赚多少?”
博士推推眼镜:“足够给每个救助站配备专业心理老师,再加一套康复设施。”
全场寂静。
小凯手里的叉子“啪嗒”掉在盘子上。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小机灵:“等等!也就是说我的‘七卫士’系统可以升级到专业版了?”
接着是厨神:“厨房能换商用烤箱?”
连腼腆男都放下画笔比划着:“我也可以换新的画材?”
博士笑着举起果汁杯:“敬林教授——一个总在错误方向找正确答案的天才。”
庆祝会后,博士独自走向后山墓地。
林国栋的墓碑旁新长了株缬草,紫色小花在风中摇曳。他放下那支装着金色液体的试管。
“旧的配方我都烧了。”他对着墓碑说道。
“只留了新的改良版,你总说科学没有禁区,但现在我明白了——锁住恶魔的应该是道德,不是技术。”
下山时,他遇见采药回来的阿杰。对方篓子里满是甘菊和缬草。
“厨神说要做安神饼干给孩子们。”阿杰解释着。
突然压低声音,“博士,那个药真的不会上瘾吗?”
博士摘下眼镜擦拭:“知道吗?最安全的药不是没有副作用的药,是让人舍不得滥用的药。”
他指向星光之家的灯光,“当你有想守护的人时,就不会依赖任何药物。”
秋日的脚步悄然而至,风里带着丝丝凉意,第一片梧桐叶已在枝头上颠了几颠,终于挣脱了叶柄的轻拥,打着旋儿飘落——悄无声息地落在干枯的草地上。
第一批“启明星”安神口服液捐赠给了二十家儿童救助站。
反馈信如雪花般飞来,最让博士动容的是一张集体画的感谢卡——上面画着许多小星星,每颗星里都写着“昨晚睡得很好”。
一天深夜,博士被细微的键盘声吸引到阁楼。白雪正在整理林国栋的电子笔记,屏幕上是她刚完成的目录:
【第七章 草药配方(博士改良版)】
- 安神系列(已临床应用)
- 增强记忆力系列(研究中)
- 创伤康复辅助系列(计划中)
“我想把父亲的研究继续下去。但不是为了永生,是为了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白雪说道。
博士在她身上看到了老友的影子——那种近乎固执的执着。但不同的是,她的目光里有林国栋从未有过的温度。
他拉过椅子坐下,“下周开始,我教你萃取技术。不过首先…”
他变魔术般掏出两个防溅护目镜,“得学会怎么不被试管炸到脸。”
窗外飘起初雪,阁楼里的键盘声与书写声渐渐合成同一频率。那些曾被斥为“落伍”的知识,正在新的时代里发出芽来。而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室,不过是一间堆满爱与回忆的阁楼。
白雪戴着过大的防溅护目镜,小心翼翼地将一滴萃取液滴入试管。
博士站在她身后,握着她的手调整角度:“手腕放松,靠指尖发力。”
试管中的液体渐渐变成清澈的琥珀色。白雪屏住呼吸,直到最后一滴顺利落入容器中,才欢呼着摘下护目镜:“成功了!这次没有结晶!”
博士查看温度记录仪:“比标准时间快了三分二十秒。”
见白雪表情失落,他难得地微笑,“是夸奖。你父亲当年最快也要八分钟。”
阁楼门被轻轻推开。
腼腆男抱着画架站在门口,局促地比划着手势——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表示需要模特。
博士收起试管后道:“去吧,萃取液需要静置十二小时,正好去当缪斯。”
画室里弥漫着松节油的气味。
腼腆男让白雪坐在窗边的旧绒布椅上,晨光为她的轮廓镀上金边。他作画时完全变了个人,眼神专注得像猎鹰,画笔在画布上飞舞出沙沙的声响。
“能说话吗?”白雪轻声问。
腼腆男点点头,但画笔未停。
“博士昨天教我认药材时,说起你以前的事。”
白雪摆弄着裙角,“他说你在美术学院时,最喜欢画废墟里的野花。”
画笔停顿了一下。
腼腆男走到画架旁,翻出一本旧写生簿。泛黄的纸页上,残垣断壁间确实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每幅画旁都写着日期——全是黑夫人势力被捣毁的地点。
“你在用画笔记录重生?”白雪恍然大悟。
腼腆男垂下眼帘,继续调色盘上的颜料。
接下来的几周,白雪穿梭于阁楼实验室和画室之间。她的白大褂渐渐沾上油画颜料,而画室里则多了风干的草药标本。有时博士来找她,会站在未完成的画作前沉思良久,然后突然折返实验室修改配方。
“艺术与科学本就是一体。”
这天晚餐时,博士突然宣布,“从明天起,所有孩子上午学理科,下午学艺术。”
最惊讶的是腼腆男。
他端着汤碗愣在原地,直到小玲把面包屑掉在他袖子上才回过神。
二月的一个雪天,白雪在画室角落发现了一叠用布包裹的画作。她认出这些是腼腆男在黑夫人事件后画的“黑暗时期”作品——灰暗的色调,扭曲的线条,只有偶尔出现的星光暗示着希望。
“应该展示出来了。”白雪轻声说。
腼腆男猛地摇头,伸手要抢回画作。
“不是现在。”白雪护住画作。
“等有一天,当这些画看起来像历史书而不是新闻时。”
腼腆男开始教孩子们画肖像。
小玲的第一幅作品是厨神系着围裙的背影,小凯画了阿爆打拳的侧影,而白雪画的是实验室里的博士——画里的人正在显微镜前打瞌睡,手边还放着半杯咖啡。
“这是我?”博士戴上眼镜端详画作。
白雪不好意思地绞着手指:“你说艺术要反映真实。”
博士突然把画框收进公文包:“正好下午要去专利局开会。”
晚上,博士带回来一份特殊合同——某艺术基金会愿意赞助“创伤康复艺术计划”,首展就定在星光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