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绣帕献策,一针一线定边关
残阳如血,晚风猎猎。
沈清棠接过绣衣司探员呈上的密令,指尖微颤,心中却迅速冷静下来。
她展开密令一看,眉头一蹙,低声道:“北境使馆突变?竟发生在今夜……”
顾景珩站在她身旁,目光沉静如水,低声问道:“发生何事?”
“北境使节突然暴毙,死因不明,随行护卫尽数被扣押,局势一触即发。”沈清棠合上密令,语气凝重,“此事若处理不当,极可能引发边关战乱。”
顾景珩点头,神色不再如往常那般轻松:“走,立即赶回绣衣司。”
两人匆匆离开东苑,一路疾行至绣衣司总衙,已是深夜时分。
然而还未踏入主帐,便听外头传来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竟是整装待发的军队!
沈清棠与顾景珩对视一眼,心知不妙。
果然,刚入营帐,便见镇国将军顾天骁身披银甲,立于案前,面色冷峻,目光如刀。
“顾景珩!”他一声怒喝,震得帐中灯火晃动,“你一个治病救人的神医,凭什么带兵?绣衣司越权,迟早生乱!”
顾景珩神情平静,拱手道:“父亲,儿臣只是奉命协助调查北境使节之死,并未逾矩。”
“你还敢狡辩?”顾天骁怒目而视,“我已下令剥夺你的指挥权,从即刻起,你不得再插手军务。”
帐内众人屏息凝神,气氛凝重至极。
沈清棠站在顾景珩身后,目光在二人之间游移,心知这是顾天骁对儿子身份与能力的怀疑爆发所致。
她咬唇思索片刻,终是开口:“将军,此事或许另有隐情。”
顾天骁皱眉:“你是谁?”
“侯府嫡女沈清棠。”她不卑不亢,“若您不愿信顾公子,不如听我说一句:您可知,这北境使节为何偏偏在此时死去?且死状诡异,疑点重重?”
顾天骁闻言一怔,虽仍怒意未消,却未再打断。
顾景珩看了她一眼,
沈清棠继续道:“若仅是一场意外,倒也罢了。可若有人蓄意为之,借机挑拨两国关系,甚至激化战事,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她顿了顿,声音坚定:“顾公子精通医术,更熟悉朝堂内外势力动向,由他主导此案,最为合适。否则,若让他人接手,恐怕真相难明。”
顾天骁沉默良久,最终只是冷冷哼了一声,未再言语。
翌日清晨,沈清棠独自一人乘轿入宫。
她身穿素雅襦裙,手中捧着一方绣帕,帕角绣有海棠纹样,色泽淡雅,针脚细密,隐约可见母亲苏芷兰的笔迹。
那是她母亲留下的遗物。
御书房内,皇帝端坐案前,神色严肃。
“沈氏,你说你有要事禀奏?”皇帝抬眼看向她。
沈清棠上前一步,跪地行礼,而后缓缓展开绣帕,轻声道:“陛下,请容臣女献策。”
她取出一根银针,在绣帕一角轻轻一挑,只听“咔哒”一声,绣帕中央竟裂开一道细微缝隙,一张布阵图从中滑落而出!
皇帝瞳孔一缩,猛地起身:“这是什么?”
沈清棠将布阵图展开,恭敬呈上:“此为家母生前所绘《边关守御图》,详列北境地形、敌军驻扎要点及我方防御薄弱之处。臣女昨夜思忖,若欲稳边关、防战乱,需先知敌情,再布防线。”
她抬头,目光坚定:“家母曾言,‘医者仁心,亦可辅军’。如今北境局势危急,若能以绣医之法训练义兵,既能保民安,又可助边关稳固。”
皇帝看着那张布阵图,眼中精光闪烁,似有所思。
他缓缓点头:“你母亲……果真不凡。”
沈清棠低头道:“陛下谬赞。臣女斗胆,还有一议,不知当讲否。”
皇帝摆手:“但说无妨。”
沈清棠深吸一口气,缓缓道:“不如让顾公子组建‘绣医营’,训练民间义兵,既可协助守城,又不涉军权。”
皇帝沉吟片刻……
(本章完)绣帕轻展,御书房内一片寂静。
沈清棠话音落下,皇帝凝眸沉思,目光在那张泛黄的布阵图上停留良久。
“绣医营?”皇帝缓缓开口,眼中闪烁着一丝玩味,“以医术辅军,倒是个新奇主意。”
刘公公站在一旁,捋须微笑:“陛下,此举若成,既能彰显圣恩广布,又能不动声色地增强边防之力,实乃妙策。”
皇帝终于点头,威严中带着几分赞许:“好,朕便准了。顾景珩虽出身将门,却久居民间,不涉军权,由他主持绣医营,既可避嫌,也可试探其才。”
说罢,他挥袖命刘公公取来玉印密旨:“若绣医营能在三月内练出精锐之兵,朕便亲自为其请功。”
刘公公躬身领命,迅速退下。
沈清棠低头行礼,心中却悄然松了一口气。
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绣医营虽非正统军队,但若能真正运作起来,不仅能保民安边,还能成为她与顾景珩手中的一张底牌。
走出宫门时,天光已亮,晨雾未散。
她回头望了一眼巍峨宫墙,唇角微扬,眼中多了一分笃定。
而另一边,顾景珩接到密旨后,神色不变,只轻轻应了一声:“臣遵旨。”便转身离开绣衣司大帐。
夜深人静,他独坐书房,翻阅从绣衣司调来的民间义士名册,手指摩挲着纸页,脑海中早已勾勒出绣医营的雏形——既为医者,又习武艺,战时救人,危时护城。
他深知,父亲顾天骁对他的怀疑尚未消除,此番绣医营之举,既是机会,亦是考验。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一名亲信侍卫低声禀报:“公子,将军府送来了一个木箱。”
顾景珩微微一怔,起身打开箱子。
只见箱中整齐叠放着一副旧年战甲,盔甲边缘有些磨损,却依旧透出铁血锋芒。
最下方压着一封信,字迹刚劲有力,只有短短一句话:
“若你志不在私利,便用这副铠甲,守住我大宁疆土。”
顾景珩久久无言,指尖抚过冰冷的金属,仿佛触到了父亲未曾言明的信任。
他闭了闭眼,再睁眼时,眸中寒光乍现,低声道:“爹,我会让你重新相信我。”
窗外风起,星光如针,映照着他挺拔的身影。
翌日清晨,绣医营正式设立的消息传遍京城,招募告示张贴于各处街巷。
不少热血青年闻讯赶来,更有不少贫苦百姓视此为改变命运的机会。
顾景珩亲自挑选场地,最终选址于城外一片废弃空地。
柳七娘、赵铁柱二人受命前来协助筹建,前者曾是江湖游医,精通毒理;后者曾为边关老兵,擅长训练。
二人性格迥异,却在初次碰面时竟默契十足……
——下一章,绣医营即将开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