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芳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深吸一口气,对众人说道:“新政框架已成,接下来便是让大家了解并接受它。我们先组织一场宣讲会,让城主们和民众都清楚新政的益处。”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蒋芳目光坚定,似乎已经看到了宣讲会上的场景,但她也深知,前方或许布满荆棘。
接下来的几日,蒋芳与陈老、赵虎等人紧锣密鼓地筹备宣讲会。他们在小城的广场上搭建起一座高台,四周张贴着写有新政要点的告示。告示上的字迹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一种即将改变小城命运的气息。同时,他们还安排人手在城中各处通知民众和城主们宣讲会的时间与地点。
宣讲会当日,阳光明媚,温暖的光线洒在小城的每一个角落。广场上早已人头攒动,民众们交头接耳,脸上带着好奇与期待。联盟小城的城主们也早早来到现场,他们身着各异的服饰,神色间既有对新政的期待,也不乏一丝担忧。蒋芳站在后台,看着台下热闹的场景,心中默默给自己打气。她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的紧张与兴奋交织的氛围,耳边传来民众们嘈杂的议论声,那声音仿佛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她前行。
时辰一到,蒋芳稳步走上高台。她身着一袭素色长袍,腰间束着一条淡蓝色的丝带,微风拂过,衣袂飘飘。她的面容镇定而自信,眼神中透着坚定的光芒。台下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各位城主,各位乡亲!”蒋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如同洪钟一般在广场上回荡,“今日把大家召集于此,是要向大家介绍一系列新政。这些新政,将关乎我们小城未来的发展,关乎每一位乡亲的生活。”
蒋芳开始详细介绍新政的各项措施。她谈到在农业方面,会推广新的种植技术,引入耐旱高产的粮食品种,并且组织修建灌溉水渠,确保农田在干旱时节也能得到充足的水源。说到此处,台下的农民们不禁交头接耳,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家农田里那沉甸甸的麦穗,闻到了新米煮熟后的香气。
“这新的种植技术真能有那么好?”一位老农皱着眉头,小声嘀咕道。
“是啊,可别到时候折腾半天,没啥效果。”旁边的一位年轻农夫也附和着。
蒋芳听到了这些议论,微笑着说道:“乡亲们,我们会先在部分农田进行试点,若成效显着,再全面推广。而且,会有专门的农技人员指导大家。”听到这话,农民们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宽慰的神情。
在商业方面,蒋芳表示将简化贸易流程,降低税收,同时在小城设立专门的贸易市场,规范市场秩序。“以后大家做生意,会更加便捷,赚的钱也会更多。”蒋芳的话语让商人们的眼睛亮了起来。
一位胖胖的商人站出来问道:“蒋城主,这税收降低,那小城的各项开支从何处而来?”
蒋芳从容地回答:“贸易繁荣后,交易量增大,即使税率降低,税收总额也未必会减少。而且,小城发展好了,大家的生意也会更好,这是互利共赢的事。”商人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接着,蒋芳又介绍了教育、治安等方面的新政。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在人们的心坎上。台下的听众们时而点头,时而提问,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宣讲会持续了许久,蒋芳始终耐心解答着大家的问题。随着她的阐述,新政对大家生活和利益的积极影响逐渐清晰起来。民众们的眼神从最初的怀疑,慢慢转变为认可和期待。城主们也在相互交流着,对新政的可行性有了更多的思考。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开。周边一些原本观望的小城,也听闻了新政的消息。在这些小城的酒馆、茶楼里,人们纷纷谈论着蒋芳所在小城的新政。
“听说那边搞了些新政,要推广新种植技术,还要降低商税呢。”一位行商模样的人说道。
“真的假的?要是真这样,那做生意可就容易多了。”旁边一位茶客惊讶地说道。
而在这些小城的城主府中,城主们也在召集幕僚商议。“这新政听起来倒是有些新意,不知对我们小城是否适用。”一位城主皱着眉头说道。
“先派人去打探清楚,看看那边具体实施情况如何。”另一位城主建议道。
于是,周边小城纷纷派出探子,前往蒋芳所在的小城。这些探子混入人群,仔细观察着宣讲会的后续情况,准备将新政的详细消息带回各自小城。
蒋芳看着台下热情的民众和城主们,心中明白,新政的宣传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周边小城对新政会有怎样的反应?新政能否顺利在联盟小城推行?这些问题,如同悬在她心头的利剑,让她不敢有丝毫懈怠。她深知,接下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