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视频,
【建文帝到底去哪里了?】
在大明位面的洪武年间,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双眼充满了怒火,死死地盯着眼前的儿子,心中的怒气简直要喷涌而出。
“好啊,朱棣!你可真是朕的好儿子啊!”
朱元璋的声音震耳欲聋,在宫殿中回荡着,
“朕之前听那天幕提过你,说你竟然敢夺取你大侄儿的皇位!
朕今天倒要问问你,你到底有没有杀你的侄儿?”
朱棣紧闭着双眼,根本不敢去看朱元璋的眼睛,他的额头早已冷汗涔涔。
他心中暗暗叫苦,这可如何是好啊!
未来的自己竟然如此大胆,不仅夺了侄儿的皇位,而且还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这让他现在该怎么回答呢?
朱元璋见朱棣沉默不语,更是怒不可遏,他猛地站起身来,手中的皮鞭在空中挥舞着,发出“啪啪”的声响。
“说!到底是不是你干的?你这个不孝子!”
朱元璋的吼声如同惊雷一般,在朱棣的耳边炸响,
“咱让你夺取皇位,你竟然如此不择手段!你老子今天朕非打死你不可!”
话音未落,朱元璋手中的皮鞭如闪电般迅速落下,狠狠地抽打在朱棣的身上。
朱棣吃痛,身体猛地一颤,但他依然咬紧牙关,不敢发出一丝声音。
朱标见状,他扶着额头,心中很是无奈。
自从那神秘的天幕开通以来,他这个好弟弟几乎每天都会遭受这样的惩罚,可真是让他又气又无奈啊!
大清位面。
乾清宫之中,
乾隆看着天幕之中的视频下意识脱口而出,“被朱棣害死了呗?他朱棣为了上位不仅杀了方孝孺十族,还害得百姓死了数万人!
朱棣上位本就不是名正言顺。朕的大清,可不像大明,又朱棣这种悖逆之人存在!”
【建文帝到底去哪里了?公元1402年的那场大火,让建文帝朱允炆从此失去了踪迹。
成为明史第一迷案,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和结局。
就连他的存在也让朱棣刻意抹除了,那么朱棣有没有派人前去找建文帝呢?
建文帝最有可能藏身在什么地方?】
【建文帝朱允炆出生于1377年,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之子。
公元1392年,懿文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时年16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并于次年发动蓝玉案,大肆诛杀功臣。
为皇太孙能顺利登基,铺平道路。
然而功臣问题解决了,藩王问题又成为朱允炆的心腹大患。众所周知,朱元璋出身贫寒,其父母兄弟姐妹在他登基前都已离世。
因而,朱元璋对亲情十分看重,对自己的儿子们也非常溺爱,分封各地。
目的是巩卫皇室,对于年轻的皇太孙朱允炆来说,这些飞扬跋扈的叔叔确是隐患。
公元1398年,朱允炆登基。在登基的第一年连废周,齐,湘,代,其中湘王自焚而死。
公元199年7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难之名义造反,并于三年后兵临南京城。】
在大明位面中,
朱元璋站在天幕前,凝视着其中播放的视频,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愤怒。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最为疼爱的孙子朱允炆竟然会逼死自己的几个儿子,尤其是湘王朱柏,那可是他的第九个儿子啊!
朱元璋对朱柏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这个儿子从小就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性格温和善良,怎么可能会谋反呢?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觉得朱允炆肯定是被人误导或者利用了。
“朱允炆啊,你可是咱的亲孙子,怎么连自己的亲叔叔都能下得了手呢?”
朱元璋痛心疾首地说道,
“湘王朱柏那是咱的九儿子啊,他一直都很听话,从来没有过什么异心。
你这样做,不仅让咱痛心,也让老四感到唇亡齿寒,他才不得不奉天靖难啊!”
此时的朱允炆才不过九岁,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眼神里充满了懵懂和无辜。
他根本不明白为什么爷爷会如此生气,更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做出逼死叔叔这样残忍的事情来。
站在一旁的朱标,同样对朱允炆的行为感到十分失望。
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大儿子朱雄英,如果他还活着,或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朱雄英聪明伶俐,深得朱元璋的喜爱,要是他还在,说不定就能避免这场家族的悲剧了。
【随后,皇宫燃起了熊熊大火,等到火势扑灭时,建文帝已经消失了踪迹,
按照明朝的官方说法,也就是朱棣及其子孙的说法,建文帝无颜面对燕王,因而在皇宫放了一场大火。
以死谢罪,建文帝皇后马氏太子朱文奎也跟着一起死了。
朱棣对着烧得看不清模样的尸体痛哭流涕的说道:“痴儿为何如此?”
哭完之后,朱棣下令将建文帝夫妇以帝后之礼安葬。
没有谥号,没有庙号,没有坟墓。】
【那么建文帝真的死了吗?在明朝中期关于建文帝下落有一种说法非常流行,朱棣为了寻找建文帝派出了两路人马,一路是郑和下西洋,
另外一路是巡游天下,寻找仙人。
然而郑和下西洋耗资巨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朝威,扩展贸易。
另外一人这是为了访察人心向背,是顺路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