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分钟后,首辅终于摘下眼镜:“走吧。”
三人登上一叶小舟。
舱内摆着几碟小菜,一壶温酒。
桨声欸乃,碎开满湖星辉。
首辅举杯笑道:“今日我做东,二位随意些。”
刘爱平与熊川对视一眼,挤出一丝笑意。
大领导问道:“茅台怎么样?不喜欢的话给你们换汾酒,我这儿可没准备洋酒!”
“可以可以……”
刘爱平摆摆手,“洋酒哪比得上咱们自己的好酒!”
房间里响起爽朗的笑声。
大领导亲自斟酒,闲聊道:“南海的风光还满意吗?”
刘爱平笑着回应:“刚才我还和熊书记感慨,真是‘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大领导打趣道:“没想到你还挺有文采……不过咱们还没喝多,先谈正事吧。”
他神色一正,“这次找你来是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刘爱平心里早有预料,表面恭敬道:“您尽管吩咐!”
大领导开门见山:“听说你在香江的成就很轰动啊……三个研发中心,都是全球顶尖的高科技领域,没错吧?”
刘爱平谦虚地笑笑:“您过奖了,没那么厉害。”
“别推辞了,”
大领导细细数来,“汽车研发、半导体、通讯技术,样样领先。
光是第一季度的专利授权收入就超过六亿美金,这可瞒不过我。”
旁边的熊川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盈利也太惊人了!
刘爱平解释道:“但前期投入更大,每年都要烧掉十几亿美金呢。”
“别转移话题,”
大领导直入重点,“你的汽车研发很出色,能不能把技术引进到四九城?土地和政策全力支持,怎么样?”
刘爱平无奈摇头:“不是我不愿意……现在国内购买力有限,就算造出来也卖不动。
您看大红旗的销量就知道了。”
他继续分析:“更重要的是汽车工业需要完整产业链,我们主要研发发动机和变速箱,其他配套还远远不够。”
“原来还有这么多门道!”
大领导摇了摇头,问道:“半导体方面呢?”
刘爱平摊了摊手:“生产出来卖给谁?国内现在连配套的高科技产业都没有。”
这东西别说内地,就连香江也造不出来。
刘爱平真正看重的是技术和专利积累。
等将来产业链成熟了,生产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那通讯总可以吧?”
大领导不死心地追问。
“通讯倒是可行。”
刘爱平点头,“不过这是基础设施,我可以帮国家搭建通讯网络。
但现阶段建成了也派不上大用场......”
“合着你研究的三个方向都没戏?”
大领导忍不住拍桌子,“你这研究的是个啥?”
刘爱平只能报以苦笑。
“这样吧,”
他想了想说,“我明白您需要实体产业。
不如我在四九城筹建电视机厂,您看如何?”
汽车厂暂时行不通。
至少现阶段国内市场还撑不起来。
必须开拓海外市场才行。
但眼下龙国尚未加入世贸组织,出口渠道被卡得死死的。
造了车也卖不出去。
造车必须满足两个前提:
一是等老百姓腰包鼓起来,至少要等到九十年代末;
二是等加入世贸打开国际市场。
即便这样也未必能成。
汽车的畅销与否充满玄学,跟营销宣传的关系太大了。
必须两个条件都成熟才行。
刘爱平倒可以在香江小规模试水,但对大陆经济助益不大。
半导体更棘手。
这个产业要等电脑和手机普及时才有市场。
没有完善的产业链根本玩不转。
至于通讯属于民生工程。
国家虽然需要,但短期内只会投入不见产出。
在刘爱平看来,眼下唯一可行的就只有电视机项目了。
电视机技术并不复杂,市场需求量却很大。
目前虽然普通百姓还难以负担,但随着时代发展,龙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快速提高。
几百元的价格现在看是奢侈,但用不了多久就会变得寻常——改革开放让经济活跃起来,百姓的收入即将迎来显着增长。
这个行业不仅利润丰厚,更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工人有了收入,又能促进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而这仅仅是开始——除了制造业,电视机产业还能带动第三产业,尤其是影视业的发展。
有了电视机,就需要节目、需要电视台、需要电视剧和电影……整个产业链将为龙国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当下,市面上的电视机多从霓虹国进口,国产占比很小。
城市里不少家庭已经拥有电视机,刘爱平知道《西游记》《济公》《乌龙山记》《铁道游击队》等作品正在拍摄。
电视机普及后,相关产业必将迅速扩张。
大领导放下酒杯,点头道:“那就办电视机厂。
不瞒你说,我们现有的厂子质量差、价格高,根本竞争不过霓虹产品,除了单位采购,老百姓根本不会买。”
刘爱平心里清楚。
电视机制造技术并不难,说白了就是个组装活儿。
主板、逻辑板、电子枪、屏幕都能进口,运回国组装一下,套个外壳、贴个牌子,就成了国产货。
但核心仍是霓虹的技术,加上关税成本,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不过,刘爱平不一样。
他掌握全套生产技术,设备流水线也能自主搭建,完全具备量产条件。
而且制造出的产品,比日本货更优质。
利用大陆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价格还更加实惠。
等刘爱平的电视机上市后,申请几年的免税政策,日本的电视就别想在龙国市场立足了。
“刘老……”
刘爱平说道,“您也知道,从零开始非常困难。
我需要新建一座工厂,逐步投入生产,资金需求大,风险也不小……所以,在政策上,您得给我一些特殊支持……”
“哦?”
大领导放下酒杯,问道:“那你想要什么特殊政策?”
刘爱平笑了笑:“能不能给我十年免税?”
“少胡扯!”
大领导脸一沉,“十年太长了,最多五年。”
刘爱平早就料到会这样。
讨价还价嘛,开价要高,对方自然还价。
要是他直接说五年,领导肯定砍到三年。
刘爱平露出一副为难的表情:“您不知道,光建厂就得花费不少时间。
这样吧,五年也行,但要从产品正式下线那天开始算,不能从建厂算起。”
大领导点头:“这没问题……不过你得确保别拖太久,几年都建不好厂!”
大领导是军人出身,说话直爽却不刺耳。
刘爱平笑道:“那不可能,我保证一年内就能投产。”
熊川和大领导都有些意外:“这么快?”
他们原以为至少要几年时间。
刘爱平笑而不答。
电视机制造技术并不复杂。
他的三大研发中心早已摸透关键技术。
关键在于——他手上有现成的电视机厂,就在香江。
只要把生产线和设备搬过来就行。
剩下的就是两项工作:建厂房和招工培训。
这两项可以同步推进,互不耽误。
建厂方面,平整土地后直接搭建钢结构厂房,采用预制拼装方式,速度快,不必用传统砖混结构。
前期不提供员工宿舍,一年时间绰绰有余。
甚至可能不需要一年!
“好!”
熊川深吸一口气,“你是四九城第一家外资独资企业,我给你开绿灯,全城资源优先保障你的厂房建设!”
熊川发话后,事情立刻顺利推进。
大领导开了口,下面的人员迅速行动起来。
否则,这些环节上的小人物都可能成为阻碍。
短短三天,刘爱平便亲自敲定了工厂选址。
地点位于四九城西北方向,离冉秋叶父母的老家不远,紧邻一座发电站。
靠近发电站的优势显而易见——能源供应充足。
不仅未来工厂用电无忧,就连建设期间的电力需求也能轻松满足。
刘爱平从系统中调出一名【全能人才】和一百名【普通人才】,将他们部署在工地,全面负责电视机厂的建设工作。
整个四九城的资源都被集中调动起来。
仅用一周,工地便热火朝天地运转起来。
混凝土、车辆、燃油、钢筋等物资优先供给刘爱平的项目,遇到短缺的物资,他不惜高价从国外采购,再通过系统秘密运回。
这仅仅是第一步。
与此同时,招工计划同步启动。
刘爱平找了一处废弃工厂,清理出部分空间,将香江的部分设备运来。
随后,他又召唤了一名全能人才和三十名普通人才,组建起简易的工人培训基地。
所有专业技能均由这些人负责传授。
招工活动随即轰轰烈烈地展开。
……
电视机厂招工的消息很快传遍四九城。
此次招工规模庞大,计划招收一万名工人。
工种繁多,包括焊工、接线工、搬运工、装配工、封装工、检测工等。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四合院。
正午时分,院里的人都在午睡,棒梗突然骑着自行车冲进院子,砰地关上门,气喘吁吁地喊道:“妈……妈!好消息!有工厂招工,只要认字就行……工资还高!”
这个年代,工作机会稀缺。
国家的生产力有限,无数年轻人无所事事。
零工遍地,而国有企业的工作岗位大多由子女顶替,一个萝卜一个坑。
许多家庭有多个孩子,却只有一个能接班。
剩下的怎么办?
只能闲逛。
于是,街溜子越来越多。
农村青年还能下地干活,城里人只能在街上游荡,从早到晚。
能有一份正式工作,哪怕是体力活,也是当下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事。
“真的?”
秦淮茹闻言眼睛一亮,谨慎地望了望窗外,压低声音:“棒梗,这消息可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