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达专修中心VIp区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厂家工程师听到“传感器”三个字,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不可能!”为首的秃顶工程师斩钉截铁,“这是泰坦动力的最新一代GmR传感器,精度达到0.1%,自带温度补偿和应力隔离封装!我们做过全套震动测试……”
邹波无视了对方的辩解,目光看向张总:“拆mcU,取传感器样本。立刻。”语气不容置疑。张总咬咬牙,挥手示意诚达自己的顶尖技师动手。在厂家工程师几乎要喷火的目光注视下,价值连城的mcU被小心翼翼拆下,那颗被严密屏蔽的GmR传感器芯片被无损分离出来。
邹波没有在诚达多停留一刻。他带着这颗比指甲盖还小、却牵动着千万级豪车命运的核心传感器,如同捧着危险的磁芯炸弹,迅速返回城郊工作室的堡垒。
工作台上,拆解的传感器芯片被固定在防静电托盘中,旁边连接着改造后的二手示波器,探头通过自制的微型夹具精准地搭在其模拟输出引脚上。邹波启动了自制的“应力源”——那台改造的二手液压压力机被移除了重型压砧,替换上一个精密的、带压电陶瓷反馈的微型伺服作动器。作动器的尖端,是一枚经过【初级金属物质引导】精细打磨的硬质合金探针,正轻轻点压在传感器芯片封装的特定位置。
“施加应力:轴向,频率扫描,范围18khz-25khz,步进0.1khz,幅度恒定。”邹波下达指令。伺服作动器发出几乎听不见的高频嗡鸣。
示波器屏幕上,代表传感器静态输出基准电压的直线,开始随着应力频率的变化而波动!当频率扫描至**22.5khz**时,那条直线瞬间变成了荡漾的波纹!幅度虽小(仅**≈8mV**),却与在空间模拟中看到的“涟漪”特征完全一致!
“果然是它!”邹波眼中精光爆射。泰坦动力的封装并未完全隔绝应力传导!某种未知的、频率匹配的应力源(可能是车辆特定工况下的结构共振,甚至是恶意设计的次声波?),激发了传感器的“应力涟漪”,污染了信号。
如何解决?更换传感器?泰坦动力独家供货,且必然植入相同的“后门”。屏蔽应力?源头不明,工程浩大。
邹波的目光投向【钢火之心】内那条在锻压下震颤的曲轴虚影,投向那稳定旋转、提供着强大惯性定力的飞轮核心。【曲轴应力传导模型(初阶掌握)】的精义在心间流淌——应力,不仅是破坏的力量,更是传递能量、平衡系统的媒介!
“如果应力波能污染信号……那么,能否用另一道精心设计的‘反相’应力波,去抵消它?以应力,为桥,干涉电磁!”一个前所未有的构想如同闪电劈开迷雾!【应力-电磁场干涉模型】雏形诞生!
理论需要验证。邹波取出一小块特种轴承钢边角料,固定在微型作动器下。另一侧,连接着示波器的紫铜阵列探头悬停在钢锭上方数毫米处,监测其散发的微弱电磁场。他屏息凝神,【工业源力】高度凝聚,模拟出一道频率**22.5khz**、相位可控的“应力波纹”,通过作动器精准注入钢锭!
示波器屏幕上,原本平静的基准线,随着“应力波纹”的注入,开始同步荡漾!机械应力场,成功调制了局部空间的电磁环境!当邹波精确地将模拟的应力波纹相位调整**180度**(反相)时,屏幕上荡漾的波纹竟被神奇地“抹平”了!
“可行!”邹波心脏狂跳。他立刻将目光投向那颗惹祸的传感器芯片。不再尝试隔绝应力,而是主动出击!
精神高度集中,【基础逻辑通路辨识】锁定传感器信号输出路径。指尖【工业源力】奔涌,不再模拟火焰或锻压,而是模拟出一道与污染源同频(**22.5khz**)、反相(**180度**)、幅度经过精密计算的“反向应力波纹”!这股无形的力量,并非施加在芯片封装上,而是直接以【工业源力】为媒介,跨越物理阻隔,精准地“注入”到传感器内部产生应力污染的核心敏感区域!
嗡!
示波器屏幕上,那原本因邹波施加的测试应力而荡漾的波纹,在“反向应力波纹”注入的瞬间,如同被一只无形大手抚平,消失得无影无踪!传感器输出恢复了绝对的稳定直线!
理论验证成功!下一步,实战!
邹波没有任何犹豫。他带着这颗被“驯服”的传感器,以及那台记录了“幽灵”波形的示波器,再次返回诚达。在厂家工程师和张总难以置信的目光中,他直接将传感器装回mcU,mcU装回车辆。没有解释,只有指令:“连接诊断仪,路试。目标:复现故障工况。”
陈总亲自坐进了驾驶座。高架闸道口,车流稀少。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锐利,一脚将电门踏板踩到底!Gemera如同被点燃的火箭,狂暴的推背感瞬间袭来!就在速度指针即将突破某个临界点时——
嗡!
就在这时,后轴电机突然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异响,这声音如此之小,几乎完全被加速时的巨大声浪所淹没。然而,这丝异响却如同夜空中的流星一般,虽然短暂,却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张总紧盯着诊断仪,上面显示的扭矩数据稳定得如同磐石一般,没有丝毫的波动。既没有出现断崖式的下降,也没有突然的失速现象。Gemera就像一道银色的闪电,顺畅无比地冲上了高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张总激动得浑身发抖,他瞪大眼睛,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而站在一旁的厂家工程师,脸色却变得惨白如纸,仿佛见到了鬼魅一般。
陈总缓缓地将车停下,他的目光透过车窗,落在了车外沉默伫立的邹波身上。邹波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有些模糊,但陈总还是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眼中的震撼与探究。
“幽灵”,这个一直困扰着他们的问题,此刻似乎被一座以应力为材料构筑的无形之桥给镇住了。这座桥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将“幽灵”牢牢地困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