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波躺在床上,意识沉入那片介于虚实之间的本源核心空间。空间状态清晰地浮现在他“眼前”:能量槽里那可怜巴巴的“30.821”单位数字,像一根烧红的针,扎得他脑仁疼。更扎心的是下方那行小字:“**持续消耗中,5单位\/日用于方案生成。**”
“五天半…只剩五天半了!”邹波心里哀嚎。方案生成进程如同一个嗷嗷待哺的巨兽,每天都要吞掉他辛苦积攒的5单位能量。一旦能量耗尽,这个关乎他未来空间拓展、储物乃至穿梭雏形的关键方案,会不会直接夭折?光是想想这个可能性,他就感到一阵窒息般的紧迫感。
“必须找到更多、更高品质的能量源!”这个念头前所未有的强烈。
现实中的高档食材边角料,虽然能提供能量,但效率太低,且来源不稳定。酒店后厨每天能有多少顶级食材的“残渣”?松茸根、和牛筋膜、鱼鳞…这些宝贝不是天天有,更不是他能天天捡到的。他需要更高效、更持续的途径。
第二天一早,顶着因频繁意识加速而略显疲惫的黑眼圈,邹波比平时更早到了后厨。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的食材气息似乎比以前更加“清晰”了。这就是那“微弱能量(热能)感知强化”的效果?他能隐隐感觉到冷藏库里某些食材内部蕴含的微弱“暖意”,那大概就是蕴含较高能量的标志。
机会很快来了。主厨老张皱着眉头,看着刚送来的一批A5级和牛,其中两块边缘有些氧化,品相达不到上桌标准,按惯例只能废弃或内部处理。“可惜了…”老张嘟囔着。
“张师傅!”邹波立刻上前,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恳切和一丝“技术宅”的兴奋,“这两块边角氧化了,但中心部位品质应该还在。能不能…让我试试处理一下?我想练练手,看能不能用特殊刀工和火候,把它们做成员工餐的加菜?保证不浪费核心部分!”
老张瞥了他一眼,最近这小子确实勤快,刀工也稳了不少。“行吧,别糟蹋东西。处理干净点,边角料归你练手,能用的肉切出来给大家加餐。”
“谢谢张师傅!”邹波心头狂喜,表面却努力维持着平静。他小心翼翼地将那两块价值不菲的“残次品”拿到自己的操作台。当他手指触碰到冰凉的牛肉边缘时,一股远比普通蔬菜甚至之前边角料更浓郁、更精纯的“温热感”顺着指尖传来,直达意识深处的空间!空间核心似乎都微微亮了一下。
他屏住呼吸,拿起厨刀。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的精神前所未有的集中。空间赋予的微弱感知强化,仿佛延伸到了他的指尖和刀刃。他能更清晰地“感觉”到牛肉的纹理走向,肌肉纤维间微弱的能量流动。下刀的角度、力度,都变得无比精准流畅。
刷刷刷!薄如蝉翼、均匀一致的肉片在刀下诞生,边缘氧化的部分被完美剔除,只留下色泽诱人的核心肉片。效率之高,处理之完美,连旁边偶尔瞥过来的帮厨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哟,小邹,这刀工见长啊!”负责配菜的刘姐赞了一句。
“瞎练,瞎练。”邹波憨厚地笑笑,迅速将处理好的肉片交给负责员工餐的师傅,然后,他的目标——那些带着丰富雪花纹、却因位置和氧化被舍弃的筋膜、碎肉边角料,被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进了随身携带的帆布包里!动作快得几乎只留下一道残影。帆布包内,空间入口无声开启,将这些蕴含高能量的“宝贝”瞬间吞噬。
一股远比之前强烈的暖流涌入空间核心!能量槽的数字肉眼可见地跳动了一下:**+1.37单位!**
邹波心头一震,差点没绷住表情。一块A5和牛的优质边角料,能量贡献竟然如此可观!这让他看到了希望。
接下来的几天,邹波化身成了后厨最勤快、最“眼尖”的清洁工和救火队员。哪里需要处理高价值食材的“残次品”或精细边角料,他就主动凑上去,用他那日益精进、甚至带点“庖丁解牛”般精准的刀工和处理技巧,争取机会。理由都是现成的:练手、避免浪费、给员工餐添彩。
一盒品相稍差的顶级黑松茸,有几朵伞盖破裂,香气略有逸散?他主动请缨处理,将破损部分小心剔除,完美保存核心,顺手将那些带着浓郁松脂香气的破损菌伞和根部“残渣”收入囊中。**+0.89单位!**
几条珍贵的野生东星斑,运输中鳞片脱落较多?他主动承担刮鳞、清理的工作,动作轻柔迅速,最大程度保护鱼肉,同时将那些闪烁着微光的、蕴含海洋能量的鳞片悄悄收走。**+0.55单位!**
他甚至“开发”了新的能量源——顶级火腿在切片前需要切掉的风干氧化层。那层看似无用的深色硬皮,在他指尖传来的“温热感”竟也颇为不弱!处理火腿的师傅乐得清闲,邹波则美滋滋地将这些蕴含岁月精华的“废料”笑纳。**+0.43单位!**
当然,这种近乎“刮地三尺”的行为并非毫无波澜。
“小邹,最近你处理的这些高价值边角料…量是不是有点大?”一天下午,负责库管的王姐拿着损耗记录本,状似无意地走到邹波的操作台旁,眼神带着审视。
邹波心里咯噔一下,但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困惑和一点委屈:“王姐,这…我都是严格按照张师傅或者食材处理师傅的要求做的啊。您看,像今天的伊比利亚火腿氧化层,是李师傅让我帮忙切的,他说这层太硬太干,影响口感,必须去掉。我都是处理完,把能用的部分交回去,废弃的部分按规矩丢进厨余桶的。”他指了指旁边那个半满的、专门放不可回收厨余的绿色大桶。“要不…我以后处理的时候,都叫您或者库房的人来看着点?”
他语气诚恳,甚至带着点“被冤枉”的小情绪,反而让王姐有点不好意思了。她瞄了一眼那个厨余桶,里面确实堆着不少类似邹波描述的“废料”,再看看邹波那干净的操作台和上交的、品相完好的食材主体部分,实在挑不出毛病。
“咳,我就是问问,最近损耗报告这块上面抓得紧点。你做得挺好,继续吧。”王姐摆摆手,转身走了。
邹波暗暗松了口气,后背惊出一层冷汗。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更谨慎,动作要更快更隐蔽,同时,每次处理都要确保“废弃部分”在明面上有迹可循,经得起检查。
在这样“斗智斗勇”和“闷声发大财”的循环中,空间能量槽的数字艰难而稳定地攀升着:
**能量:30.821 -> 32.191 -> 33.081 -> 34.512 -> 36.028 -> 38.476 -> 40.215 -> 42.889 -> 45.367…**
看着能量稳步增长,方案生成进度条在意识中缓慢而坚定地向前推进(剩余时间:约58小时),邹波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发自内心的、如同守财奴数金币般的满足笑容。虽然身体和精神都因为高强度工作和意识加速而倍感疲惫,但那种亲手为未来“添砖加瓦”、看着希望一点点变大的感觉,让他充满了干劲。
“快了…就快了!”他握紧拳头,感受着指尖残留的、来自顶级食材的微弱“温热”,那是通往未来的能量,也是属于他邹波的“美味”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