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脉计划这四个字,在短短二十四小时内,就成了整个龙国最炙手可热的词汇。
在西山疗养院那间小小的保密会议室里,由萧辰提出,龙老和陈老拍板定下的宏伟蓝图,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走完了所有的最高层审批流程。
当晚七点整,国家新闻台用长达十五分钟的时间,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正式公布了这一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
消息一出,举国沸腾!
“我的天!龙脉计划!光听名字就燃起来了!”
“在明日之城的废墟上,建立一个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之城!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可控核聚变、量子通讯、人工智能……这他妈不是科幻小说里的东西吗?国家要来真的了?”
“支持!无条件支持!我愿意捐出我全部积蓄!”
网络上,民间的热情如同被点燃的干柴,瞬间形成燎原之势。无数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被这份规划中所描绘的壮丽未来彻底点燃了爱国热情。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为龙脉计划摇旗呐喊,将整个舆论氛围推向了顶峰。
龙国,已经太久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能够凝聚起十四亿人共同梦想的伟大工程了。
它不仅是一个城市建设项目,更是一个宣告,一个象征。
象征着这个古老的民族,在经历了百年的沉沦与奋起之后,终于要亲手铸造一条通往世界之巅的,永不陷落的科技龙脉!
然而,理想的宏伟,总会遭遇现实的骨感。
就在全国上下一片欢腾,无数工程师、科学家、建设者摩拳擦掌,准备为这个伟大时代贡献力量的时候,第一块,也是最硬的一块硬骨头,出现了。
……
龙脉计划项目临时指挥部。
这个由活动板房临时搭建起来的指挥部,此刻却成了整个京都权力运转的核心节点之一。
会议室内,气氛有些凝重。
项目总指挥,一位鬓角斑白、身经百战的副国级领导,正皱着眉头,看着手里的报告。
“也就是说,其他九成以上的土地征收工作,都在顺利进行,甚至有很多企业和个人主动表示愿意无偿转让,唯独卡在了郑家这里?”
坐在他对面,负责具体执行工作的国土资源部负责人,擦了擦额头的汗,点了点头,语气里满是无奈。
“是的,首长。郑家……是个老大难了。”
“郑家,哪个郑家?”旁边一位从军方调来,负责项目安保工作的将军沉声问道。
“还能是哪个郑家,”国土部的负责人苦笑一声,“就是那个靠着传统实业和地产起家,在京都盘踞了半个多世纪的郑家。”
“哦,我想起来了,”将军点了点头,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屑,“郑建功那个老家伙的家族吧?听说在京都关系网深得很,黑白两道都有些香火情。”
“何止是有些香火情,”负责人叹了口气,“郑家就像一棵老树,根须遍布京都的地下。几十年来,多少项目都因为他们家的地,要么改道,要么追加天价补偿。他们家那个族长郑建功,更是个出了名的老狐狸,跟你打交道,永远都是笑呵呵的,一副全力支持国家建设的样子,可一到具体问题上,就给你来软的,今天说祖宗的地不能丢,明天说补偿标准不合理,后天又煽动旗下的那些小企业和租户出来闹事……软刀子磨人,让你有力气也使不上。”
“哼,我看就是欠收拾!”将军一拍桌子,火气上来了,“国家战略工程,岂容一个地方豪强出来挡道?依我看,直接派人,给他推平了就完事了!”
“老李,别冲动。”总指挥抬起头,敲了敲桌子,“现在龙脉计划是全球瞩目的焦点,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无限放大。我们必须依法依规,不能授人以柄,更不能让那些等着看我们笑话的境外势力抓到把柄。”
他顿了顿,看向国土部的负责人:“郑家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他们没提具体要求,”负责人摇了摇头,“这就是最麻烦的地方。他们嘴上说着一切都好商量,但就是拖着不签字。我们派去的人,连郑建功的面都见不着,每次都是他那个嚣张跋扈的孙子郑浩宇出面,阴阳怪气地说几句,就把人打发了。”
“哼,典型的待价而沽,想拿这个项目,狠狠地敲一笔竹杠!”总指挥的眼神冷了下来,“他们真以为,这个项目和以前那些商业开发一样吗?”
“恐怕在他们眼里,还真没什么不一样。”负责人无奈道,“他们觉得自己捏住了我们的七寸,认为我们为了项目进度,最终一定会妥协。”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所有人都明白,郑家这块钉子,已经成了龙脉计划启动前,必须拔掉,却又极其棘手的一根刺。
……
与此同时,京都西郊,郑家大院。
这座占地数十亩的中式园林宅邸,亭台楼阁,古色古香,与周围的现代化建筑格格不入,却也彰显着主人家与众不同的底蕴和地位。
书房内,紫檀木的茶海边,郑家现任族长,年近七十的郑建功,正慢条斯理地冲泡着一壶顶级的武夷山大红袍。
他的对面,坐着他唯一的儿子郑博,和最受他宠爱的孙子郑浩宇。
“爸,今天国土那边又来人了,还是被我打发了。”郑浩宇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脸上带着一丝不耐和得意。
“他们那点补偿款,打发叫花子呢?还真以为我们郑家是泥捏的,他们说拆就拆?”
郑建功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专注地摆弄着手里的茶具,淡淡地问道:“还是没见到管事的?”
“没有,”郑浩宇撇了撇嘴,“来的都是些小鱼小虾,连跟您说话的资格都没有。我看他们也就是来探探我们的口风。”
一旁的郑博显得有些担忧,他小心翼翼地开口道:“爸,这次的项目,毕竟是国家挂帅的,动静太大了。我们这么一直拖着,会不会……惹上什么麻烦?”
“麻烦?”
郑建功终于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他抬起头,浑浊但精明的眼睛扫了儿子一眼,冷哼一声。
“你懂什么?越是这种万众瞩目的项目,他们就越不敢乱来!程序、舆论、国际影响,哪一样都得顾及到。这恰恰是我们的机会!”
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脸上露出一抹老谋深算的笑容。
“想当年,你爷爷就是靠着一股子韧劲,才在这京都扎下了根。我们郑家的地,每一寸都是祖宗传下来的。他们想要?可以!但得拿出足够的诚意来。”
“爷爷说得对!”郑浩宇立刻附和道,语气中满是崇拜,“这叫什么?这就叫奇货可居!现在全世界都盯着这块地,他们急,我们不急!拖得越久,我们的价码就越高!到时候,别说他给的那点补偿了,我还要让他在龙脉之城里,给我们郑家留一块最好的地,建一座郑氏大厦!”
“浩宇有魄力!”郑建功赞许地点了点头,看向孙子的眼神里满是欣赏,“我们郑家,就是要出这样的人物!”
他又看了一眼唯唯诺诺的儿子郑博,摇了摇头,说道:“你啊,就是太瞻前顾后了。记住,生意场上,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我们郑家不偷不抢,这是我们自己的地,我们有权决定它的价值。他们想建设,我们支持,但不能让我们吃亏,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可是……我听说,这次的项目,背后有萧家的影子。”郑博还是有些不放心,“萧家那位……可不是好惹的。”
“萧家?”郑浩宇嗤笑一声,满脸的不屑,“哪个萧家?哦,你说那个刚认祖归宗的萧辰?一个走了狗屎运的罢了!他懂什么叫商业?懂什么叫人脉?他也就只能在外面耍耍威风,到了京都这地界,是龙他得给我盘着,是虎也得给我卧着!”
“没错。”郑建功放下茶杯,语气笃定。
“萧家是强,但他们现在是项目的承建方,是运动员。而我们,是场地的主人!运动员,还能强迫主人把场地卖给他不成?他萧辰再厉害,也得按规矩来办事!”
“规矩”,是郑建功这辈子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两个字。
在他看来,只要自己站在规矩之内,占据着道理,那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得跟他坐下来慢慢谈。
而他,有足够的耐心,把对方的锐气,一点点磨光,直到对方主动递上他满意的价码。
这套玩法,他用了几十年,从未失手过。
他相信,这一次,也绝不会例外。
祖孙三代,在书房里达成了一致,脸上都露出了志在必得的笑容。
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讨论的,根本不是一场可以用规矩和道理来衡量的商业谈判。
他们即将面对的,也不是一个需要遵守游戏规则的运动员。
而是一个,可以直接掀翻棋盘的,制定规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