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五月十九日,寅时三刻,夜色尚未褪尽,整个京城还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然而紫禁城东门外,却已是人影攒动。

二百三十七名新科贡士身着礼部统一发放的蓝色贡士服,头戴方巾,整齐列队,静候宫门开启。

礼部侍郎李仕鲁身着朝服,手持象牙笏板,站在众贡士面前,声音洪亮而严肃:诸位皆是十年寒窗,一朝脱颖而出的英才。今日殿试,乃科举最后一道关卡,亦是至高荣耀。本官现将觐见礼仪再强调一次:入午门,走御道,这是陛下特赐新科贡士的殊荣,至奉天殿前广场,按会试名次列队,鸣鞭后,依序入殿,不得喧哗,不得左顾右盼,陛下驾到时,需行跪拜大礼,山呼万岁,陛下问话,需跪答;考试期间,不得交头接耳,不得擅自离座……

众贡士屏息凝神,仔细聆听,生怕漏掉一个字。李文远站在队伍前列,手心微微出汗。他偷偷抬眼望向那巍峨的宫墙,朱红色的城墙在晨曦中显得格外庄严,金色的琉璃瓦在微光中泛着淡淡的光泽。

这就是紫禁城,这就是天子居所,这就是他们这些寒窗十年的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

沈文渊站在李文远身后,同样心潮澎湃。他注意到宫门前站着两列侍卫,一列身着麒麟服,腰佩绣春刀,显然是锦衣卫;另一列则着青色飞鱼服,腰牌上刻着鹗羽图案,想必就是传说中的鹗羽卫了。这两支天子亲军共同负责今日的警卫,可见朝廷对殿试的重视。

咚——咚——咚——

五更的钟声从钟楼上传来,悠远而肃穆。与此同时,沉重的宫门缓缓开启,发出吱呀呀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厚重。

排好队伍,依次入宫!礼部官员高声喝道。

贡士们整理衣冠,按会试名次排成两列纵队,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缓缓步入宫门。当他们踏过那高高的门槛时,许多人都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仿佛怕惊扰了这片神圣之地。

穿过午门,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宽阔的御道直通前方,御道两旁是整齐排列的仪仗和侍卫。最令贡士们激动的是,今日他们被特许行走在御道正中的丹陛石上,这是唯有皇帝才能使用的通道,足见皇恩浩荡。

李文远小心翼翼地踏在那雕刻着云龙纹样的丹陛石上,心中百感交集。他想起了西北老家那泥泞的小路,想起了赶考途中风餐露宿的艰辛,更想起了父母那期盼的眼神。

如今,他竟能走在紫禁城的御道上,面见天子,这是何等的荣耀! 队伍缓缓前行,来到了奉天殿前广阔的广场上。但见奉天殿巍峨耸立,重檐庑殿顶,黄色琉璃瓦在晨曦中熠熠生辉,殿脊上的鸱吻仿佛欲腾空而去。

殿前铜龟、铜鹤肃立,香炉中袅袅升起檀香的烟雾,整个场景庄严肃穆,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此时,文武百官已经分列大殿两侧,文东武西,秩序井然。太子朱标和吴王朱栋站在丹陛之上,龙椅下方的左右两侧,神情肃穆。 贡士们按名次排列整齐,静立广场之上。

忽然,净鞭三响,鞭声清脆震耳,全场顿时肃静。

陛下驾到——

司礼太监高亢的声音从殿内传出。 顿时,鼓乐齐鸣,庄严的礼乐响彻云霄。朱元璋身着龙袍,头戴翼善冠,在太监和侍卫的簇拥下,从容步入大殿,登上宝座。

跪——司礼太监高喝。

广场上的贡士们齐刷刷跪倒在地,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行跪拜大礼,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整齐划一,响彻广场。

众卿平身。

朱元璋的声音从殿内传出,虽然不高,却自带威严,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贡士们起身后,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依次进入奉天殿。殿内金碧辉煌,蟠龙金柱高耸,藻井精美绝伦,龙椅上的朱元璋神情肃穆,目光如炬。

李文远偷眼望去,只见皇帝年约五旬,面容刚毅,目光锐利,不怒自威,果然有开国君主的雄姿。

他不敢多看,急忙低下头,按指引来到自己的座位前。待所有贡士入座后,朱元璋开口道:今日殿试,咱亲自主持。尔等皆是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英才,望尔等好生作答,勿负咱望。

学生谨遵圣谕!贡士们齐声应答。

这时,司礼太监上前一步,展开黄绫圣旨,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承天命,御宇内,夙夜孜孜,惟欲措天下于安壤,使百姓阜康,兵甲强锐。然法久则弊生,时移则事异。曩者,定制赋役,权宜一时;优容士绅,本为劝学。

今观之,或成奸顽隐占之阶,或有贫弱重困之苦。 近命吴王朱栋于南直隶等处试行新政,如摊丁入亩,以均赋役;官绅一体当差纳粮,以平权责;广设社学,以启民智;创立大明银行,以通财货;整饬盐政,以充国用;开拓海贸,以阜民财。

南直隶已见成效,今将推及浙、闽、赣诸省。 然新政之始,必有疑沮。或谓‘摊丁入亩’,恐失田亩之核实;或谓‘官绅一体’,有伤士大夫之体统;或谓‘社学广设’,难继钱粮之耗费;或谓‘银行宝钞’,易生贬值之患;或谓‘海贸大开’……

策问题目很长,详细阐述了当前推行新政面临的挑战和争议。当太监宣读完毕时,殿内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许多贡士面面相觑,显然被这道题的深度和广度所震撼。这道策问不仅考察学问,更是对治国理政能力的全面检验。

李文远仔细回味着题目中的三个问题,心中暗暗思忖。这道题直指新政核心,既考察对政策的理解,也考察解决问题的能力,绝非泛泛而谈可以应对。

沈文渊则眼中放光,这道题正合他的长处。作为格物致知的推崇者,他对新政中的各项措施都有深入研究,此刻已是文思泉涌。

赐题纸——太监高声道。

小太监们将精美的题纸和宣纸分发给各位贡士。题纸上已经印好了策问题目,贡士们需在宣纸上作答。

开始答题。

朱元璋的声音再次响起,标志着殿试正式开始。

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只闻笔墨纸砚相触的细微声响。贡士们或凝神思考,或奋笔疾书,每个人都全神贯注于这道关乎前程的策问。

李文远略作思考,决定先从自己最熟悉的均平之政入手。他想起家乡赋税不公的状况,豪强隐瞒田产,贫苦百姓却要承担重税。他提笔写道:臣以为,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实为均平赋役、安民富国之良策。然执行之中,确有豪右隐田、士绅怨望之弊…… 他建议推广鱼鳞图册锦衣卫协同户部清查田亩,利用格物院技术提高测量精度;设立新政考评制度,将田亩核实率、赋税征收公平度作为地方官考成核心指标。在执法层面,他强调鹗羽卫与锦衣卫的监督作用,主张对敢于触法者严惩不贷。

沈文渊则从富国之术入手,充分发挥他对格物数算的精通。他详细论述了金本位制度的重要性,提出必须严格控制宝钞发行量,以金银储备为锚,随时可兑,方能取信于民。他还建议银行开展储蓄和借贷业务,将民间资本引入官办工坊、海贸船队,反哺实业,抑制投机。 对于海贸与安全的问题,他提出强化鹗羽卫职能,建立沿海情报网与快速反应机制;加大发展大明水师,为商船队护航;在重要贸易节点设立海关,由市舶司统一管理,征税稽查,杜绝走私。

时间在笔尖悄然流逝,日头渐高,殿内越来越热,但贡士们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答题之中。太监们轻手轻脚地为贡士们添水研墨,生怕打扰了他们的思路。 朱元璋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过下方埋头苦写的贡士们,偶尔与朱标、朱栋交换眼神,微微颔首。

太子朱标神情专注,不时注意着贡士们的状态;吴王朱栋则更关注那些在格物数算专场中表现优异的贡士,特别是沈文渊等人。 午时,太监们送来了简单的点心和茶水,贡士们匆匆用餐后继续答题。殿试不允许中途离场,所有贡士都必须在大殿内完成考试。

下午未时左右,开始有贡士陆续交卷。交卷后,他们被引导至殿外等候,不得交谈。李文远和沈文渊几乎同时完成答卷,两人相视一笑,虽然疲惫却充满自信。

申时正,司礼太监高呼:时辰到!所有贡士停笔! 尚未完成的贡士们只得遗憾地放下笔,看着自己的试卷被收走。有些人面露懊恼之色,显然是因为时间不足未能充分发挥。

收卷过程极为严谨。鹗羽卫士兵上前,将所有试卷收集起来,放入特制的木箱中,当场贴上封条。然后由鹗羽卫和锦衣卫共同押送,前往文渊阁旁的偏殿进行誊录糊名。

在偏殿内,早已准备好的书吏们开始忙碌起来。与之前会试不同的是,殿试的誊录更加严格。每份试卷都由两名书吏同时誊抄,然后由第三名书吏核对,确保没有任何差错。

誊录完成后,糊名工作由锦衣卫负责。他们将所有可能暴露考生信息的部分用厚纸糊住,确保阅卷官无法看到任何考生痕迹。整个过程都在鹗羽卫的监督下进行,双方互相制衡,杜绝任何舞弊的可能。 夜幕降临,但文渊阁内灯火通明。

主考官刘基,副考官吴王朱栋、刘三吾、墨筹、墨羽,以及十余名从翰林院挑选的资深学者,开始了紧张的阅卷工作。

殿试阅卷与会试不同,所有阅卷官都需要阅读每一份试卷,然后各自评分,最后取平均分作为该试卷的最终成绩。这是因为殿试排名直接关系到名次和授官,必须更加谨慎。

阅卷官们埋首于浩如烟海的试卷之中,常常为了一篇文章的评分争论不休。刘基更注重文章的气度和见解,刘三吾偏爱文采斐然的佳作,墨筹和墨羽则特别关注那些在格物数算方面有独到见解的试卷。

朱栋作为副考官,尤其关注对策的可行性。他仔细阅读每一份试卷,特别留意那些能够提出具体实施方案的文章,而不是空谈道理。

诸位请看这份试卷,刘基拿起一份试卷,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均平之政的论述甚为精辟,提出了鱼鳞图册神策分司协同清查田亩的具体方案,甚至还建议利用格物院的技术提高测量精度,实为难得。

朱栋接过试卷细看,点头称是:此策确实可行。而且作者还提出了设立新政考评制度,将田亩核实率、赋税征收公平度作为地方官考成核心指标,这与朝廷的考成法不谋而合。

墨羽也拿起一份试卷:这份对富国之术的论述极为精彩,特别是对金本位的理解十分深刻,提出了严格控制宝钞发行量,以金银储备为锚的重要观点。

阅卷工作进行了整整三天。这三天里,阅卷官们几乎未曾踏出文渊阁半步,所有饮食都由专人送入,睡觉也只是在阁内的简易床铺上小憩片刻。

五月二十二日,阅卷工作终于结束。所有试卷的评分已经完成,排名也初步确定。刘基和朱栋从中选出了前十名的试卷,准备次日一早呈送皇帝御览。

这份是第一名

刘基将一份试卷放在最上面,对策全面,见解独到,所提方案既符合圣贤之道,又切合实际,特别是对三大问题都能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实为难得。

朱栋点头同意:此人之才,确实配得上状元之位。不过最终名次,还需父皇圣裁。

夜幕深沉,文渊阁内的烛火依然通明。刘基独自一人望着那十份顶尖的试卷,若有所思。他知道,明天的御前钦点,将决定这些学子的最终命运。而这些人才,很可能成为影响大明未来走向的重要人物。

而此时,在京城各地的客栈和会馆还有帝国大学的宿舍中,贡士们也是辗转难眠。殿试已经结束,但最终排名尚未公布,每个人都心中忐忑,既期待又不安。

在帝国大学的宿舍李文远和沈文同居一室,两人都难以入眠。

李兄觉得自己的答卷如何?沈文渊轻声问道。

李文远沉吟片刻:尽力而为,无愧于心。至于名次,唯有听天由命了。

沈文渊笑道:兄台过谦了。以兄台之才,必在前列。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方才各自睡去。但他们不知道,明天金殿传胪,将会有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结果。

而这场科举的风波,也才刚刚开始…… 翌日清晨,刘基和朱栋带着前十名的试卷,早早来到乾清宫外等候召见。朝阳初升,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泛着金色的光芒,预示着这将是不同寻常的一天。

太监出来传旨:陛下有旨,宣诚意伯刘基、吴王朱栋觐见! 两人整理衣冠,捧着试卷,躬身步入乾清宫。他们知道,这一刻将决定新科进士的最终命运,也可能影响大明王朝的未来走向。

而此刻的他们还不知道,皇帝朱元璋在看到这些试卷后,会做出怎样的决定。特别是那份被刘基和朱栋评为第一的试卷,是否会得到皇帝的认可?

而那些在殿试中表现出色的贡士,又将被授予怎样的官职? 所有这些悬念,都将在接下来的金殿传胪中揭晓。而对于大明王朝来说,一股新的力量正在崛起,他们将带着新的思想和理念,步入朝堂,为这个古老的帝国注入新的活力。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