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的手指在终端边缘轻轻划过,屏幕上的光点静止不动。他没有抬头,只是微微侧身,用肩膀将通讯环贴得更紧了些。前方铁门的轮廓在夜视仪里泛着暗绿,监控探头缓慢转动,扫过地面的频率比记录快了近二十秒。
陈默蹲在他右侧,战术包已经打开,闪光弹握在手里,保险扣尚未解除。他的呼吸很轻,几乎听不见,但左手食指一直在膝盖上来回摩挲,像是在数节拍。
左侧灌木轻微晃动,老陈的声音从耳机传来:“三点方向,四个人,正往你们位置收拢。”
林远立刻抬手,掌心向下压了两下。队伍无声伏低,紧贴墙体凹陷处。他关闭终端背光,顺手将防爆盾移到外侧,金属表面沾了层薄泥,不反光。
探照灯又一次转向东侧围墙,阴影如刀切般移过来。林远盯着时间,三十九秒,足够他们再推进一段距离。
“走。”他低声道,声音压得极平。
四人贴墙疾行,脚步落在碎石边缘,避开松软土面。刚移动七米,陈默忽然抬手示意停步。林远立刻蹲下,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前方十一点钟方向,几道手电光柱正交错扫过草地,呈扇形逼近。
不是例行巡逻。
对方步伐整齐,腰间装备齐全,耳麦线从领口延伸至对讲机,动作有明确分工。一人负责照明,一人警戒高处,另外两人低头查看地面痕迹。
“他们在找脚印。”陈默嘴唇几乎没动,声音却清晰传入频道。
林远没回应,只将手势切换为静止状态:右手五指张开,缓缓覆在左肩之上。所有人停下动作,连呼吸都放缓。
巡逻队越来越近,其中一人突然蹲下,手指抹过一处踩塌的草茎,又凑近鼻尖嗅了嗅。接着,他取出一台红外探测仪,对准墙面扫描。仪器发出细微蜂鸣,数值跳动。
“温度异常。”那人低声说,站起身朝同伴点头。
林远眼神一沉。墙体被他们靠过的地方还残留体温,对方确实有备而来。
老陈的声音再次响起:“他们改路线了,不是Z字形,是收缩包围。”
林远迅速判断形势。后撤会暴露更多足迹,原地不动迟早被发现。他抬起右手,三指握拳——执行b方案应急分支。
陈默立刻会意,从包中取出诱饵装置,递给左侧队员。两人悄然后退两步,将热源模拟器抛向左翼灌木丛。装置落地瞬间释放出人体热信号,红外探测仪立刻偏转方向。
巡逻队果然被吸引,三人调转手电,朝热源区域靠近。剩下一人留守原地,继续检查墙体。
就是现在。
林远打出手势,陈默拉开闪光震撼弹保险,设定三秒延迟,手腕一抖甩出。弹体滚过草地,在对方脚边炸开。
强光撕裂夜色,巨响如雷贯耳。四名巡逻队员同时失衡,两人直接倒地,捂住耳朵翻滚。另两人踉跄后退,本能举枪,却被突如其来的光线刺得无法瞄准。
林远抓起防爆盾冲上前,盾牌边缘直击其中一人持对讲机的手腕。金属撞击声清脆响起,对方闷哼一声,手指松开,通讯器摔落在地。
那人还想弯腰去捡,林远一脚踩住设备,顺势用盾面推其胸口。对方仰面摔倒,后脑磕在地上,短暂失神。
陈默已扑向另一人,利用地形压制,迅速抽出束缚带将其双手反绑。左侧两名队员也控制住其余目标,全部采用非致命手段制服,未造成流血。
林远单膝跪地,快速搜查俘虏腰间装备。加密对讲机、巡逻日志本、身份识别卡——全都收缴。他翻开日志,最新一条记录写着:“系统自检触发三级响应,全员加强巡查,重点排查外围墙体与排水通道。”
他合上本子,塞进战术内袋,随即打开终端,将信息加密上传。信号发送成功,进度条归零的瞬间,他抬头看向铁门方向。
探照灯仍在规律扫射,但最近一次转向间隔延长了八秒。守卫可能已经察觉异常,正在调整节奏。
“把人藏好。”林远低声下令,“别留痕迹。”
陈默点头,指挥队员将俘虏拖入岗亭后方隐蔽处,用废弃木板遮盖。他顺手回收了震撼弹残壳和诱饵装置,确认无遗留物品后返回。
林远站在原地,目光扫过铁门四周。新刷的防锈漆还未干透,门框右侧有一道浅痕,像是近期被工具撬动过又重新焊接。监控探头下方多了一根隐蔽线路,接入墙体内部,不属于公开布线图。
“不是物业能搞得定的工程。”陈默靠近他身边,声音压低。
林远没说话,只伸手摸了摸那道焊痕。指尖传来粗糙的颗粒感,还有些许余温——不久前有人动过这里。
老陈在频道里提醒:“西侧通道十分钟前有过一次短时断电,持续十一秒,可能是远程重启设备。”
林远收回手,看向终端倒计时界面。距离预定取证窗口还有四十七分钟。
他转身面向队伍,声音平稳:“按计划推进,主攻点前移十米,避开正门监控盲区,从侧墙通风口进入。”
没人提问,也没有迟疑。每个人都知道这意味着更近距离面对守卫,但也意味着更快完成任务。
林远带头前行,脚步放得更轻。距离铁门二十米时,他忽然停下,抬手示意全员静止。
前方地面铺着一层细沙,明显经过人工平整。而在沙地上,刚刚留下了一串新的脚印——方向是从门内向外。
有人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