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阅书 >  悬疑解密档案 >   百鸟屏风

第一章 染漆的旧物

江南梅雨季,雨丝像扯不断的银线,缠得整座青川古镇都浸在潮湿里。

江寻的“寻古斋”藏在古镇最深处的巷弄里,青石板路被雨水泡得发亮,倒映着两侧斑驳的白墙黑瓦。他是个旧物修复师,专接别人不敢碰的“邪性”物件,工作室里摆满了各式老东西:缺耳的青花瓷瓶、断弦的七弦琴、蒙着尘的铜制罗盘,每一件都带着时光的痕迹,也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天午后,雨势稍歇,一个穿灰布衫的老汉撑着油纸伞,站在寻古斋门口。他手里抱着一个长条木盒,盒身裹着发黑的棉布,边角处露出暗红的漆色,像是干涸的血迹。

“江先生,能修这个吗?”老汉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江寻抬眼打量他,老汉脸上沟壑纵横,眼神浑浊,指节粗大,指甲缝里嵌着深色的污垢。他接过木盒,入手沉甸甸的,盒身散发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夹杂着淡淡的檀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腥气。

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扇折叠式的屏风,长约两米,高近一米,由三块木板拼接而成,木胎外髹着朱红大漆,上面用金线和彩漆绘制着“百鸟朝凤”图。屏风的工艺极为精湛,凤凰昂首立于梧桐树梢,尾羽流光溢彩,周围百鸟姿态各异,或展翅翱翔,或栖于枝头,栩栩如生。

可诡异的是,这幅百鸟图里,唯独少了一只凤凰的伴生鸟——青鸾。更奇怪的是,屏风中央的漆色不均匀,像是被人重新补过,补漆的地方颜色略深,与周围的旧漆格格不入,而且在补漆的边缘,隐约能看到一些细小的裂纹,裂纹里嵌着些灰黑色的粉末,像是骨灰。

“这屏风是哪里来的?”江寻指尖拂过屏风表面,漆料冰凉,带着一种异样的黏腻感,不像是普通的生漆。

老汉叹了口气,坐在门口的竹椅上,喝了口江寻递来的热茶,才缓缓开口:“这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民国时期的东西,原是青川镇上‘鸣春班’的镇班之宝。”

鸣春班江寻听过,是民国年间红极一时的戏班,班主苏鸣玉是个传奇人物,不仅戏唱得好,还精通漆艺,这扇就是他亲手绘制的。可后来鸣春班突然解散,苏鸣玉和戏班的十几个弟子一夜之间消失,再也没有音讯,成了青川古镇的一桩悬案。

“我祖父是鸣春班的杂役,”老汉继续说,“当年戏班解散,他偷偷把这屏风藏了起来。可自打这屏风进了我家,怪事就没断过。我父亲年轻时,夜里总听见屏风后面有唱戏的声音,后来得了失心疯,不到四十就没了。现在轮到我,最近总梦见一群穿戏服的人围着我哭,说他们冷,说屏风没画完……”

江寻皱了皱眉,又仔细观察屏风。三块木板的连接处,刻着细小的“鸣玉”二字,是苏鸣玉的落款。他用放大镜照向补漆的地方,发现那些灰黑色粉末里,竟掺着几根细小的毛发,还有一些暗红色的纤维,像是布料的残渣。

“这屏风的漆有问题。”江寻沉声道,“不是普通的生漆,里面混了别的东西。而且补漆的人手法粗糙,完全破坏了原有的工艺。”

“江先生,不管里面是什么,求你把它修好。”老汉抓住江寻的手,眼神急切,“我孙子最近总盯着屏风看,说里面有好多小鸟在叫,还说想进去玩。我怕……我怕他会像我父亲一样。”

江寻沉默片刻。他修复旧物,不仅是修复器物本身,更要化解附着在上面的执念。这扇,显然藏着鸣春班消失的秘密,也缠着不散的怨气。

“可以修,但我有个条件。”江寻看着老汉,“修复期间,屏风要放在我这里,而且你要把知道的关于鸣春班的事,全都告诉我。”

老汉连连点头,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他放下屏风,留下联系方式,撑着油纸伞匆匆离开了,背影很快消失在雨雾缭绕的巷弄里。

江寻将屏风搬到工作室的中央,用干净的棉布轻轻擦拭表面的灰尘。当他擦到补漆的地方时,指尖突然传来一阵刺痛,像是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他低头一看,指尖竟渗出一滴血珠,血珠滴在屏风上,瞬间被漆料吸了进去,没留下一点痕迹。

而那补漆的地方,似乎比刚才更红了些,像是活过来的血。

第二章 夜半戏声

修复工作从清理漆层开始。江寻准备好工具:细砂纸、脱脂棉、特制的脱漆剂,还有一盏昏黄的老油灯。梅雨季的夜晚格外阴冷,工作室里的空气潮湿得能拧出水来,油灯的火苗忽明忽暗,映得屏风上的百鸟影子晃动,像是要从木板上飞出来。

他先用脱脂棉蘸着脱漆剂,小心翼翼地擦拭补漆的部分。脱漆剂遇到漆层,发出“滋滋”的轻响,伴随着一股刺鼻的气味,混合着原本的霉味和腥气,让人头晕目眩。

擦了约莫一个时辰,补漆的地方渐渐褪去,露出下面的底色。江寻惊讶地发现,补漆下面并非原有的朱红漆,而是一片发黑的木质,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像是人名,又像是某种符咒。

他凑近细看,那些小字模糊不清,像是被人用利器刻上去的,笔画扭曲,透着一股绝望。就在这时,油灯的火苗突然剧烈晃动起来,工作室里的温度骤降,一股冷风从门缝里钻进来,吹得桌上的纸张哗哗作响。

江寻下意识地抬头,瞥见屏风上的百鸟,不知何时,那些鸟的眼睛似乎亮了起来,像是嵌着两颗黑色的琉璃珠,正死死地盯着他。

“谁?”江寻喝了一声,顺手抓起桌上的铜罗盘。

没有回应,只有风声在巷弄里呜咽,像是女人的啜泣。江寻壮着胆子走过去,仔细查看屏风,那些鸟的眼睛依旧是彩漆绘制的,并没有什么异常。他以为是自己太累出现了幻觉,揉了揉太阳穴,继续清理。

午夜时分,江寻终于将补漆全部清理干净。那些刻在木头上的小字清晰地显现出来,一共十二个名字,都是两个字,像是戏班弟子的艺名:春桃、秋月、寒梅、雪松……每个名字后面,都刻着一个小小的“卒”字。

江寻心里一沉,十二个名字,难道鸣春班当年失踪的,正是十二个人?

就在这时,屏风后面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人用指尖敲击木板。江寻猛地转身,只见屏风的阴影里,似乎站着一个穿水绿色戏服的女子,身形纤细,长发垂腰,正背对着他,隐隐约约能听到她哼唱的戏曲调子,婉转凄凉,正是昆曲《牡丹亭》里的“游园惊梦”。

“你是谁?”江寻握紧铜罗盘,罗盘的指针疯狂转动,指向屏风的方向。

女子没有回头,哼唱声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悲伤,像是在诉说着无尽的委屈。江寻一步步靠近,就在他快要触碰到女子衣角的时候,女子突然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屏风后面。

同时,屏风上的百鸟像是活了过来,翅膀微微颤动,发出清脆的鸟鸣声,声音尖锐刺耳,像是在哀嚎。江寻只觉得头痛欲裂,眼前发黑,耳边全是各种声音:唱戏声、哭泣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场混乱的闹剧。

他挣扎着后退,撞到身后的书桌,桌上的油灯掉在地上,油洒了一地,火苗瞬间蔓延开来。江寻顾不上收拾,转身就往门口跑,直到冲出寻古斋,站在湿漉漉的巷弄里,那些诡异的声音才渐渐消失。

他回头看向寻古斋,油灯的火苗已经熄灭,工作室里一片漆黑,只有那扇,在黑暗中隐隐透出暗红色的光,像是一双窥视着他的眼睛。

第三章 鸣春班旧事

第二天一早,江寻带着一身疲惫,去了古镇东头的养老院。他要找的人,是镇上年纪最大的老人,陈婆婆。陈婆婆今年九十九岁,年轻时曾在鸣春班附近的绣坊做工,见证过鸣春班的兴衰,或许知道当年的真相。

养老院坐落在一座古宅里,院子里种着几棵老梅树,枝头还挂着未干的雨水。陈婆婆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眯着眼睛晒太阳,手里拿着一根绣花针,正在绣一块手帕。

“陈婆婆,我想问问鸣春班的事。”江寻递上一杯热茶。

陈婆婆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她放下绣花针,接过茶杯,指尖微微颤抖:“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还有人记得鸣春班?”

“我最近接手了一件鸣春班的旧物,是苏鸣玉亲手做的。”江寻说,“屏风上刻着十二个名字,后面都跟着‘卒’字,您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陈婆婆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里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她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那十二个名字,是鸣春班最优秀的十二个弟子,有花旦、武生、小生,个个都是苏鸣玉一手教出来的。”

陈婆婆说,民国二十五年,鸣春班红遍江南,苏鸣玉更是被称为“江南第一旦”。可苏鸣玉性子孤僻,又极度自负,他不允许任何弟子比他优秀。那年秋天,戏班要去南京演出,选角的时候,弟子春桃的表现远超苏鸣玉,赢得了所有人的喝彩。

“苏鸣玉心里恨啊,”陈婆婆叹了口气,“他觉得春桃抢了他的风头,就想除掉她。可没想到,其他十一个弟子都站在春桃那边,还劝苏鸣玉把主角让给春桃。”

江寻心里一动:“所以苏鸣玉就杀了他们?”

陈婆婆点了点头,眼泪顺着皱纹滑落:“演出前一天晚上,戏班里突然起了大火,十二个弟子全都葬身火海。苏鸣玉对外说,是意外失火,可我们都知道,是他放的火。大火之后,苏鸣玉就失踪了,鸣春班也散了。”

“那呢?”江寻追问,“我听说那是鸣春班的镇班之宝。”

“那屏风是苏鸣玉在大火前一年做的,”陈婆婆回忆道,“他说要画百鸟朝凤,可画到最后,唯独少了青鸾。他说青鸾是凤凰的伴生鸟,要等最优秀的弟子出现,才能动笔。后来春桃来了,他说春桃就是青鸾,要等她成角儿了,再把青鸾补上。”

江寻恍然大悟,原来屏风上缺的青鸾,对应的就是春桃。可补漆的地方刻着十二个名字,加上春桃,正好是十二个人,难道苏鸣玉杀了他们之后,把他们的骨灰混进漆料里,补在了屏风上?

“还有一件事,”陈婆婆突然说,“大火之后,有人在苏鸣玉的房间里发现了一个小木盒,里面装着十二根头发,每根头发都系着一根红绳。后来木盒不见了,有人说被苏鸣玉带走了,也有人说,被埋在了戏班的后院。”

江寻谢过陈婆婆,立刻赶往鸣春班的旧址。如今,那里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弃的空地,长满了杂草,只有几根残破的木柱还立在那里,像是孤独的墓碑。

他在空地里仔细搜寻,雨水冲刷过后,地面很松软。在一棵老槐树的树根下,他发现了一块松动的石板,掀开石板,下面是一个深约半米的土坑,里面藏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

打开铁盒,里面果然装着十二根头发,用红绳系着,头发已经发黄干枯,却依旧整齐。每根头发下面,都系着一个小小的木牌,上面刻着名字,正是屏风上的那十二个名字。

江寻拿着铁盒回到寻古斋,将头发和屏风上的名字一一对应。当他拿起系着“春桃”的头发时,屏风突然剧烈晃动起来,上面的百鸟像是受到了刺激,鸟鸣声再次响起,比上次更加尖锐。

同时,屏风上补漆的地方,突然渗出暗红色的液体,像是鲜血,顺着木板流淌,在地面上汇成一滩,散发出刺鼻的腥气。江寻低头一看,那滩暗红色的液体里,竟浮现出一个个模糊的人影,正是十二个穿戏服的年轻人,他们表情痛苦,像是在烈火中挣扎。

“我们死得好冤……”一个女子的声音响起,正是昨晚听到的戏曲调子,只是这次更加清晰,带着无尽的怨气。

江寻知道,这些是鸣春班弟子的冤魂,他们被困在屏风里几十年,一直等着有人能为他们沉冤昭雪。

第四章 青鸾现世

江寻决定继续修复屏风,不仅要修好器物本身,还要化解这些冤魂的怨气。他查阅了大量关于漆艺和民俗的资料,发现苏鸣玉当年用的漆料,果然混合了骨灰和头发,这是一种古老的邪术,叫做“魂锁漆”,能将人的魂魄锁在器物里,永世不得超生。

要化解这种邪术,必须找到当年的始作俑者,或者他的后人,让他们承认罪行,并用特殊的漆料重新绘制屏风,将冤魂释放。

江寻开始调查苏鸣玉的下落。根据陈婆婆的描述,苏鸣玉当年失踪时,已经四十多岁,脸上有一道疤痕,从眼角延伸到下颌。他翻阅了青川古镇的户籍档案,又走访了周边的几个村落,终于在一个叫“苏家村”的地方,找到了线索。

苏家村坐落在青川古镇以南的深山里,村里大多姓苏。江寻在村里的祠堂里,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穿戏服的男子,面容英俊,眼角有一道疤痕,正是苏鸣玉。照片下面的铭牌上写着:苏鸣玉,1898-1976,苏氏一族族长。

原来苏鸣玉当年并没有离开太远,而是躲回了老家,还当了族长。江寻找到村里的现任族长,苏鸣玉的孙子苏文博。苏文博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穿着西装,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可眼神里透着一丝警惕。

“你找苏鸣玉做什么?”苏文博问,语气冷淡。

“我手里有他当年做的,”江寻说,“屏风里锁着十二个冤魂,都是当年鸣春班的弟子。我想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苏文博的脸色瞬间变了,他沉默了很久,才带着江寻去了祠堂后面的一间密室。密室里摆满了苏鸣玉的遗物:戏服、乐器、漆料,还有一本泛黄的日记。

“我祖父确实杀了那些弟子,”苏文博叹了口气,打开日记,“他在日记里写了,他太爱戏曲了,也太怕失去一切。春桃的天赋远超他,他怕春桃会取代他,所以才起了杀心。”

日记里详细记录了当年的经过:苏鸣玉在弟子们的茶水里下了迷药,然后放了大火,将他们活活烧死。之后,他把他们的骨灰混合在漆料里,补在了上,又将他们的头发藏在戏班后院,用魂锁漆将他们的魂魄锁住,让他们永远陪着自己。

“祖父后来一直活在愧疚和恐惧里,”苏文博说,“他夜里总梦见那些弟子来找他报仇,所以他潜心研究漆艺,想找到化解的方法,可直到他死,都没有成功。他临终前嘱咐我,一定要找到屏风,把它修好,释放那些冤魂,不然苏氏一族会遭报应。”

江寻终于明白,为什么老汉会把屏风送来修复,或许是苏文博安排的。他带着苏文博回到青川古镇,来到寻古斋。

此时,屏风上的暗红色液体已经蔓延开来,十二个冤魂的影子越来越清晰,他们的表情也越来越痛苦,鸟鸣声和惨叫声交织在一起,让人不寒而栗。

“该怎么做?”苏文博脸色苍白,紧紧抓着江寻的胳膊。

“用你祖父留下的漆料,重新绘制青鸾,”江寻说,“青鸾是春桃的象征,也是解开魂锁漆的关键。你要在绘制的时候,真心向那些冤魂道歉,承认你祖父的罪行。”

苏文博点了点头,从带来的箱子里拿出一罐漆料。这罐漆料是苏鸣玉当年留下的,颜色翠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与屏风上的腥气截然不同。

江寻将屏风固定好,苏文博拿起画笔,蘸上漆料,开始在屏风缺了青鸾的地方绘制。他的手法很生疏,却很认真,每一笔都带着愧疚和忏悔。

随着青鸾的轮廓渐渐成型,屏风上的暗红色液体开始慢慢退去,冤魂的影子也变得模糊,鸟鸣声和惨叫声渐渐平息。当苏文博画完最后一笔,青鸾展翅立于凤凰身旁,栩栩如生时,屏风突然发出一阵柔和的光芒,光芒散去,屏风上的百鸟恢复了平静,那些刻在木头上的名字也渐渐淡去,最终消失不见。

江寻凑近屏风,闻到一股清新的檀香,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霉味和腥气。他知道,那些冤魂终于得到了解脱,他们的怨气被化解,灵魂可以安息了。

第五章 余音

几天后,雨过天晴,青川古镇的空气格外清新。苏文博将修复好的捐给了古镇的民俗博物馆,旁边附了一块铭牌,详细记录了鸣春班的故事,以及苏鸣玉的罪行和忏悔。

江寻的寻古斋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听到一阵轻柔的戏曲声,伴随着清脆的鸟鸣,从博物馆的方向传来,婉转悠扬,没有了之前的凄凉,反而带着一丝释然。

这天,江寻正在整理工作室,那个送屏风来的老汉突然又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锦盒,递给江寻:“江先生,这是苏先生让我交给你的,说是感谢你。”

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块玉佩,上面雕刻着一只青鸾,质地温润,色泽翠绿。江寻认出,这玉佩的材质,和苏文博用来绘制青鸾的漆料里的某种成分相似,应该是苏鸣玉当年特意为春桃准备的,却一直没有送出去。

“还有一句话,”老汉说,“苏先生说,有些罪孽,需要用一生来偿还,有些执念,需要用真诚来化解。”

江寻握紧玉佩,看向窗外。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青石板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他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像这样的旧物,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执念,而他的工作,就是用自己的双手,修复器物,也修复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真相和遗憾。

只是他不知道,下一件送来的旧物,又会藏着怎样的秘密,又会将他带入怎样的诡异境遇。但他并不害怕,因为他相信,任何执念,都抵不过真诚的忏悔和正义的审判,任何邪性的旧物,都藏着被修复的可能。

就像那扇,经历了几十年的黑暗和怨气,最终在阳光下,绽放出了最平静的光芒。而那些逝去的灵魂,也终于在青鸾的陪伴下,飞向了属于他们的自由之地。

偶尔,当有人在博物馆里驻足,凝视着那扇时,会隐约听到一阵轻柔的鸟鸣,像是在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往事,也像是在感谢那个为他们带来光明的修复师。而江寻的寻古斋,依旧在巷弄深处,等待着下一件旧物,下一段故事。

UU阅书推荐阅读:黑神话:吾为天命狼玲珑谋西宫恨各类男主短篇合集颠!她在娱乐圈里搞抽象魂穿海贼世界让你攻略,没让你成为魔王白月光甄嬛来到大如传未读完的那本书一篇小虐文,敬请期待狗渣爹不哭,我骑猪来救全家了只怪我们太偏执你说你惹她干嘛,她是重生的啊!刺欲棠春女尊:奋赶权臣位,娇宠小云卿爱吃糖醋排骨的她我或许是我们穿越之我的财神竟是短命鬼修真界白月光手握舔狗师姐剧本张起灵!回头!进错房,嫁给八零最牛特种兵破产后,我养的校花成了我老板重生之无心魔女老爷!家主她又又又去搞事了!小可怜嫁首长:随军后被千娇万宠综影视之玥明星希七零:冷面民兵队长被作精拿捏了步步团宠:慵懒小娇花成为耀眼的一颗星星吧那些年的生活痕迹炮灰?呸!本宝偏做团宠万人迷!修仙百战穿圣甲李氏仙族,从灭门到飞升魂穿重生重燃江山美人梦月劫倾华:龙女的摆烂人生被打破原神:什么,要救的是芙卡洛斯失忆后我发现自己在柯学世界望你一世安好不正经炼金我的伯爵老父亲惨死重生后,渣男为我手撕白月光六零:小趴菜秒变朝阳群众她那么强,多几个爱慕者怎么了浮生醉酒回梦里重生年代:大佬她种田制霸商业圈快穿之半枝妍每个世界都有病娇哄骗单纯少年道本归兮重生之我在古代做厨子的那些日子崩铁:穿成星的妹妹,竟成为团宠
UU阅书搜藏榜:梦回九天君相逢商姝我,天才科学家,爆改海贼世界!首辅:我那一言不合就杀人的娘子快穿:拯救那个可怜落魄男人混源之体苟系统让我改造五毒俱全的亲戚们契约蜜恋:逸少的天价宠儿雷杰多的海贼家族碧海虫修恶毒女配的悠然生活独路不孤独穿成佐助,每天为哥哥伤透脑筋穿越年代:卷!从小山村开始穿书后,我拐走了反派白月光开局圣人,带着一群精灵遨游诸界尼姑山下天生凤命:家有团宠小锦鲤天选剩女昏不婚大鲁少年江湖行我的夫君是条傲娇大黑龙穿越甄嬛传眉庄只想嗑CP炮灰小庶女被读心后:被全家宠哭武战道之虫族机战王穿成霸总娇妻失败后,在恋综选夫祖魔穿越龙族,我在卡塞尔学院当卧底救命!和学姐谈恋爱真的太可怕了直播算命:你朋友她是恋爱脑脏玫瑰救命!穿书变寡妇,养育反派儿女不当校霸后,校花女主开始死缠烂打二叔的专宠溺爱小娇妻铠甲:向阳疯了,从铠一杀到铠三柯南:自带光环的愉悦犯先生甜撩!病娇反派每天在我怀里撒娇八岁小孩姐,我在改造综艺当大佬穿越成horror快穿之梦里繁花攻略至上穿越古代,特工王妃一顺百顺总裁追妻路漫漫暴躁小樱,莽穿木叶丁敏君仙塔尖尖重生发现仇人竟是穿书女七重神秘空间:我在修仙界逆袭超神学院:穿越,开局十二翼天主荒年不慌,姐带金手指住深山虽然有些屑,但是这个英灵使超强努力败家后老公成了首富
UU阅书最新小说:听懂国宝心声后,全院等我打假无职转生:剑舞魔导的誓约过往如月光穿成员外家傻大儿娶八房姨太太诸天动漫系统:无敌之旅秦时:开局就碾压,一路爽到统一我的大道在家乡从灵笼开始的诸天之旅火阎王东宫有刃天下第一:海棠别慌我是来帮你的新纪元守望者驭鬼行在求生游戏里捡了个男朋友千金复仇:渣父恶母请还债真千金归来:假千金罪无可恕无道亦无情红浊金屋辞:凤弈未央高达00:开局拥有SEED系统穿书后我变学霸双重进化:路人反派精分日记别叫我鬼差,我只是一名学生资本家大小姐被阴鸷军官强娶豪夺遮天之太古人皇冷戾帝王揽腰宠,贵妃靠献媚续命火影:穿越成为宇智波家的逆子无敌吞天剑帝一亩仙田百倍速,我从杂役苟成仙养崽续命:咸鱼姐和她的反派弟夺天命!穿成反派师尊以后,开始摆烂躺平贵族学院:黑玫瑰复仇守则四合院:饭盒?喂狗也不喂秦淮如快穿,深情男二又在茶言茶语了快穿之去小世界当芝麻小官战锤:赤色洪流2盗墓之他们理应活得很好被我养的小可怜强吻了姥家下乡签个到,虐得极品直叫饶在柯学世界守护最好的红叶原神:雷电将军的永恒综漫:为苦来兮苦献上美好的结束修仙吧,大佬他演技超群天剑奇侠传综影视氪金使我起飞在豪门文里靠沙雕爆红了精灵:还没有高考,你就是天王了英雄无敌之怒海狂涛没有金手指,凡人修仙全靠硬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