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 103 章:熟悉户部规制,摸清账目脉络

他今日换了件浆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袖口磨出的毛边用细针线悄悄缝过,既不显刻意修补的痕迹,又透着小吏的拮据 —— 这是 “顾文远” 该有的样子。

值房的门虚掩着,墨苏推门进去时,王书吏正对着一盏残灯擦算盘。见他来,王书吏抬头笑骂:“你这老顾,倒比衙役来得还早!昨儿不是说你老娘还需汤药伺候?怎不多歇会儿?”

墨苏将食盒放在案上,揭开盖子,里面是两个白面馒头和一碟酱萝卜:“托您的福,家母这两日能下床了。想着衙门里忙,我早来些,能帮着整理整理前几日的案卷。” 他一边说,一边熟稔地拿起抹布,擦起旁边空置的案桌。抹布是他从家里带来的,边角绣着朵小小的海棠花 —— 这是他特意找针线娘绣的,寻常书吏家的妇人,总爱做些这样的小针线活。

王书吏接过馒头,咬了一大口:“还是你实诚。不像有些人,仗着跟赵主事沾点关系,整日里迟到早退,还敢在账目上动手脚。” 他压低声音,用筷子指了指对面靠窗的位置,“瞧见没?那张案桌空了三天了,原是李主事的文书刘青坐的。前儿个查账,查出他在军屯粮草的账上多写了两石米,被赵主事打发去库房搬书了。”

墨苏擦桌子的手顿了顿,故作惊讶:“还有这事?刘文书看着挺老实的啊。”

“老实?在户部这地方,老实人活不过三个月。” 王书吏嗤笑一声,凑近了些,“你刚回来不知道,这兵部司的账目,水深得能淹死人。明面上是军饷、军械、军屯三本账,暗地里啊,还有本‘影子账’,记的都是些见不得光的勾当 —— 比如哪个官员报了‘漂没’,实则把粮草运去自家庄子;又比如京里哪位大人借了军饷盖宅子,只在账上写个‘暂借’,却从没打算还。”

墨苏心中一动,手上却继续擦着桌子,语气带着几分好奇:“那这‘影子账’,谁管着?”

“还能是谁?赵主事呗。” 王书吏左右看了看,声音压得更低,“前儿个我起夜,瞧见赵主事从后院的小耳房出来,手里还拿着个紫檀木匣子,估摸着那影子账就藏在里头。那耳房的锁,是三簧的,钥匙只有赵主事和……” 他忽然住了口,端起茶杯喝了口,“不该说的别问,咱们这些小吏,守好自己的本分就成。”

墨苏点点头,不再追问,转而提起另一件事:“王大哥,我瞧着咱们每日抄的账,都要送到总账房去。这流程是怎么算的?我怕弄错了,耽误了公事。”

王书吏放下茶杯,掰着手指头数:“每月初五,各司把上月的账汇总到总账房;初十,左右侍郎带着各司主事去审账;十五,再把审定的账呈给尚书大人。不过兵部司特殊,军饷的账要额外送兵部复核,盖了‘兵部印’才能入总账。” 他指了指案头的一本蓝皮册子,“你看这个,是上月的军饷账,首页盖了两个印,一个是咱们户部的‘清吏司印’,另一个就是兵部的‘复核印’。少一个,这账都不算数。”

墨苏凑过去看,册子的纸是厚实的宣纸,边角用浆糊粘得整整齐齐,盖印的地方墨迹饱满,没有一丝晕染。他假装不经意地用手指碰了碰印泥的痕迹,心中记下 —— 这印泥里掺了朱砂,颜色比寻常印泥深些,且有淡淡的松烟味。

辰时一到,签押房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李顺打着哈欠走进来,看见墨苏,愣了一下:“顾兄,你今儿来得早啊。”

墨苏笑着起身:“刚回来,怕跟不上大伙儿的进度,早来些熟悉熟悉。对了,昨儿我抄的那笔军屯粮草的账,有几处数字没看明白,想请教你一下。”

李顺走到自己的案前坐下,接过墨苏递来的账册,皱着眉头看:“你这写的是什么?‘康熙五十年三月,山东军屯拨粮五百石’,这‘五百石’的‘石’字,你怎么写成‘担’了?咱们户部的账,都得用‘石’,不能用俗字。”

墨苏赶紧作揖:“是我糊涂了!在家歇了三个月,连规矩都忘了。多谢李兄提醒,我这就改。” 他拿起笔,故意放慢了写字的速度,眼角的余光却在观察李顺的笔 —— 那是一支紫毫笔,笔杆上刻着 “徽州程记” 四个字,写起字来笔锋偏硬,撇捺都带着棱角。

改完账册,墨苏又借着请教的由头,跟李顺聊起了赵主事的习惯。“李兄,我瞧着赵主事每天都要去后院几趟,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李顺的笔顿了顿,压低声音:“你别问那么多。赵主事去后院,是去见一个姓魏的师爷。那魏师爷是左侍郎徐大人的人,不领咱们户部的俸禄,却能随便进出后院的耳房。前儿个我路过耳房,听见里面有算盘声,估摸着是在核什么要紧的账。”

墨苏心中记下 “魏师爷” 这个名字,又问:“那赵主事一般什么时候去见魏师爷?我要是有急事找他,也好避开这个时候。”

“不一定,有时候辰时刚过就去,有时候午时才去。不过每次去,都要半个时辰才回来。” 李顺说着,忽然警惕地看了墨苏一眼,“你问这个做什么?”

墨苏赶紧摆手:“没什么,就是怕耽误了公事。你也知道,我刚回来,好多事都不懂。” 他拿起桌上的茶壶,给李顺倒了杯茶,“李兄,喝口茶歇会儿。这账册抄起来,眼睛都要花了。”

李顺接过茶杯,神色缓和了些:“可不是嘛。尤其是这几日,四爷要追缴欠款的风声越来越紧,赵主事催得也急,咱们都快熬不住了。”

一直到午时,墨苏都在忙着抄账、跑腿,偶尔跟同僚们闲聊几句,将户部的账目流转流程、人员关系悄悄记在心里。午时饭点,他跟着众人去衙门的伙房打饭,故意落在后面,等其他人都走了,才对伙房的老张说:“张大哥,我想麻烦你个事。我家母爱吃您做的酱肘子,能不能多给我装一块?我晚上带回家。”

老张是个热心人,笑着给墨苏多装了一块酱肘子:“你这孝子,行!拿去。不过你可得小心,别让赵主事看见。他最忌讳咱们把伙房的东西带回家。”

墨苏接过肘子,连连道谢:“您放心,我藏好了。” 他将肘子用油纸包好,揣在怀里,趁着没人注意,绕到后院的墙角。后院的墙根下种着几棵槐树,墨苏在第三棵槐树下停下,用脚拨开地上的落叶,露出一块松动的青砖。他将肘子放在青砖下,又用落叶盖好 —— 这是他跟糖伯约定的交接点,若是有不重要的信息,就放在这里。

下午,墨苏正在抄账,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他抬头望去,只见赵主事脸色铁青地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本账册,重重地摔在案上:“谁抄的这本军饷账?怎么把‘正白旗都统石文桂’的名字写成‘石文贵’了?”

众人都吓得不敢出声,墨苏赶紧起身:“大人,是我抄的。我…… 我眼神不好,把‘桂’字看错了。我这就改。”

赵主事瞪了墨苏一眼:“下次仔细点!这要是呈上去,咱们兵部司的人都得受牵连!” 他说完,转身走向内间,却没注意到,他腰间的一串钥匙,不小心掉在了地上。

墨苏的心跳瞬间加快,他假装去捡笔,弯腰将钥匙捡起,迅速用早就准备好的印泥,在一张废纸上拓下了三枚钥匙的印模 —— 一枚是铁皮柜的,一枚是内间门锁的,还有一枚是小铜锁的。那小铜锁的钥匙上刻着复杂的花纹,看起来像是定制的。

拓完印模,墨苏将钥匙悄悄放在赵主事的案边,然后拿起账册,故作慌乱地改起字来。没过多久,赵主事从内间出来,看见案边的钥匙,愣了一下,随手揣进了怀里,也没多问。

傍晚,墨苏下班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到西直门内的 “一盏秋” 茶馆。糖伯正在茶馆门口卖糖葫芦,见墨苏来,笑着问:“顾公子,要串糖葫芦吗?”

墨苏接过糖葫芦,将拓着印模的废纸悄悄塞给糖伯:“糖伯,这三枚钥匙的印模,你帮我交给戴主事。尤其是那枚小铜锁的,花纹很特殊,估计是定制的,得查清楚来历。还有,我听同僚说,户部有个姓魏的师爷,是左侍郎徐元梦的人,经常跟赵主事在后院的耳房见面,你也帮我查一下这个人的底细。”

糖伯接过废纸,不动声色地塞进怀里:“放心,我会尽快交给戴主事。你自己在户部要小心,别露了马脚。”

墨苏点点头,咬了口糖葫芦,甜中带酸的味道在嘴里散开。他抬头望向天边,夕阳正慢慢落下,将云层染成了红色。他知道,自己在户部的日子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要面对的,会是更危险的局面。

回到住处,墨苏将房门关紧,从床底下拿出一张宣纸,开始绘制户部的账目脉络图。他先在纸上画了一个表格,左边写着 “明账”,右边写着 “暗账”。明账下面又分了 “军饷账”“军械账”“军屯账”,每个账目后面都标注了汇总、审核、呈报的时间,以及需要加盖的印章。暗账下面只写了 “影子账”,备注着 “藏于后院耳房,由赵主事掌管,魏师爷参与核对”。

然后,他又在纸上画了几个人物头像,分别标注了 “赵主事”“魏师爷”“李顺”“王书吏”“刘青”,并用线条将他们连接起来,标注出彼此的关系 —— 赵主事是兵部司的临时主事,魏师爷是左侍郎徐元梦的人,与赵主事往来密切;李顺和王书吏是普通书吏,知道一些户部的内幕,但不敢多问;刘青因在账目上动手脚,被赵主事处罚。

画完脉络图,墨苏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和线条,深深吸了口气。他知道,要伪造出足以乱真的账目,不仅要摸清明账的流转流程,还要弄清楚暗账的内容,更要模仿赵主事、魏师爷等人的笔迹和书写习惯。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耐心。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墨苏赶紧将脉络图藏进床底下的暗格里,然后打开门,见是隔壁的张大妈。

张大妈手里拿着一碗饺子,笑着说:“文远,我刚包了饺子,给你端一碗过来。你娘的病好些了吗?”

墨苏接过饺子,连连道谢:“劳您费心了,家母好多了。您快进来坐。”

张大妈走进屋,打量了一下四周,叹着气说:“你这孩子,一个人在外头不容易。要是有什么难处,就跟大妈说,别自己扛着。”

墨苏笑着点头:“谢谢大妈。我现在在户部当差,虽然俸禄不多,但也能维持生计。等家母再好些,我就接她来京城住。”

送走张大妈,墨苏看着碗里的饺子,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他知道,自己在京城无依无靠,张大妈的关心是难得的温暖。但他也清楚,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不允许他有太多的牵绊。

他吃完饺子,将碗洗干净,然后坐在桌前,拿出白天抄错的账册,仔细研究赵主事的笔迹。赵主事的字是馆阁体,笔画工整,结构严谨,但在写 “石”“文”“桂” 这些字时,会有一些细微的习惯 —— 写 “石” 字时,横画会稍微向上倾斜;写 “文” 字时,撇捺会比其他笔画重一些;写 “桂” 字时,右边的 “圭” 字会写得略扁。

墨苏拿起笔,在废纸上模仿着赵主事的笔迹写字。一开始,写得还很生硬,但练了几十遍后,渐渐有了几分相似。他知道,要完全模仿得一模一样,还需要更多的练习。但他有信心,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成功。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墨苏还在灯下练习写字。桌上的蜡烛已经烧了一半,烛油滴在纸上,形成了一个个小小的圆点。他看着纸上渐渐成形的字迹,心中暗暗发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要完成戴主事交给的任务,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冤屈,更是为了那些被卷入夺嫡风波的无辜百姓。

夜深了,墨苏终于放下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阵凉风扑面而来。远处的街道上,偶尔传来几声梆子声,提醒着人们已是深夜。墨苏望着天边的明月,心中充满了坚定。他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但他会一步一步走下去,直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