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得桦等一行人到达首都机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夜空如同墨染一般深沉,机场跑道上的灯光连成一片,像是散落的星子,指引着一架架飞机有序降落。
这个时间段的首都机场不像白天那样人声鼎沸,大厅里偶尔有行李箱轮子滚过地面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通道两侧的广告牌亮着冷白色的光,映出行人略显疲惫的面容。
尽管旅客不多,但还是有几位眼尖的记者认出了他们。
三位天王——刘得桦、章雪友和国富成并肩走着,尽管低调地戴着帽子和口罩,但那份从容的气场和熟悉的身影仍逃不过媒体的眼睛。
记者们迅速围拢过来,话筒和录音设备几乎要递到他们面前,问题接连不断:
“刘先生,这次突然来北京是有什么工作安排吗?”
“章老师,今年春晚会不会有您的节目?”
“国富成先生,可以透露一下接下来的计划吗?”
他们三人没有停下脚步,但依然礼貌地回应。
刘得桦微笑着摆手:“这次主要是来见见朋友,放松一下。”
章雪友则风趣地接话:“是啊,年底了,总得喘口气吧?”
国富成只是点头,并不多言。
他们一边回答,一边熟练地为几位守候的粉丝签名、合照,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丝毫没有引起拥堵。
旅客中有人举起手机拍照,但也只是远远地看着,没有人上前打扰。
刘得桦从大衣口袋掏出手机,长按开机键。
屏幕亮起后,一连串的通知声轻轻响起,他略一滑动,找到贺凡的号码拨了出去。
贺凡此时仍在央视大楼的办公室里忙碌。
临近年关,春晚的筹备工作进入最紧张的阶段,他每天都要协调节目排练、舞台设计、灯光音响等等大小事务。
窗外的北京城早已夜深人静,但他的办公室灯还亮着。桌上摊着流程表、剧本和分镜草图,旁边还放着一杯早已凉透的咖啡。
忙完当天的事情之后,他并没有休息,而是打开笔记本电脑,争分夺秒地写起《哈利波特》的下一部稿子。
m国出版社催得很紧,这部小说如今已火遍全球,第三部刚刚上市就销售一空,各种语言的翻译版本也在紧张筹备中。
尤其是中文版,由南湖出版社出版,沈雯丽前两天还打电话来说,预计最快下周就能在全国书店上架。
而更早之前完成的《封神演义》,则交给了人民教育出版社。
这家出版社历史悠久、资源雄厚,在教育部旗下素有权威地位。
沈雯丽极力推荐合作,认为这样的经典作品应当由最具实力的平台来发行。
贺凡自己也觉得妥当,毕竟《神封演义》不同于童话或魔幻题材,它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学性,更需要专业的出版社来运作。
就在他沉浸在文档中时,手机突然响起。他伸手拿过电话,看到是刘得桦的来电,嘴角不由扬起。
“小凡,是我,我们已经下飞机了,你在干什么?”刘得桦的声音从听筒中传来,背景里还有些许机场广播的回音。
贺凡用肩膀夹着手机,一边保存文件一边回答:“桦哥,我已经派了车去接你们。他是我的司机,叫林成,开的是xx牌的黑色商务车,车牌号我发你。酒店我也订好了,贵宾楼,都安排妥了。你们今晚先好好休息,明天我让林成接你们来台里。”
“行,那就明天见!不打扰你忙了。”
“好,一路顺利。”
挂掉电话后,贺凡把林成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照片通过彩信发给了刘得桦。短短几秒后,对方回复了一个“收到”。
刘得桦把手机屏幕转向章、郭二人:“搞定了,车就在外面,我们走吧。”
三人于是向着出口方向走去,步调轻松而默契。
他们合作多年,彼此之间无需多言,一举一动都自然呼应。
通道尽头,一个身穿深色西装、手持名牌的男士正静立等候。
牌子上写的是“林成”二字,并非三位中任何一人的名字,可见其用心。既避免了粉丝围观,又能让刘得桦他们一眼认出。
林成见到三人走近,稍稍点头致意,并不多说,主动接过行李引领他们走向停车场。
车门拉开,内部宽敞明亮,座椅是真皮材质,车帘也已拉起,充分保护了隐私。
“请各位系好安全带,我们预计四十分钟左右到达酒店。”林成的声音平稳而可靠。
发车后,他给贺凡发去消息:“人已接到,正前往贵宾楼。”
车辆驶入机场高速,窗外的灯光不断流淌,北京城的夜景在窗外徐徐展开。
刘得桦靠在座椅上,拿出手机刷新闻。果然,不到半小时,他们抵达北京的消息已经登上了娱乐版头条。
网友们纷纷猜测三人此行的目的,大多数人认定他们是为春晚而来:“不然怎么会这么巧同时现身?”
“今年春晚是不是要搞大事?”
“四大天王重聚?”
刘得桦笑着把手机递给章雪友:“你看,现在的人都成精了,我们一句没多说,他们全猜到了。”
章雪友瞥了一眼,笑说:“这时间段一起来,换我我也这么猜。不过没关系,反正明天就知道了。”
郭富成也凑过来看,点头补充:“其实被猜到也无所谓,反而增加期待感。”
刘得桦忽然想起什么,说道:“要不要给阿名打个电话?到了他的地盘,总该说一声。”
章雪友表示同意:“你打吧。”
电话只响了两声就被接起。
“阿名,是我们,到北京了。出来聚聚?”
李名在那头似乎有些惊讶,但很快回应:“你们现在在哪?”
“在去贵宾楼的车上、来不来?”
“等我。”
简短几句,通话结束。
刘得桦收起手机:“他来。”
车厢内气氛更暖了几分。
四位老朋友多年来各忙各的,能聚在一起的机会越来越少,此次能借工作重逢,大家都心有期待。
到达贵宾楼,林成帮他们把行李送至预定好的总统套房后便礼貌告辞。
三人刚整理片刻,门铃就响了。
刘得桦开门,正是李名。他一身休闲打扮,看起来是匆匆赶来的。
“够快的啊!”刘得桦笑着捶了一下他的肩膀。
“你们来,我能不快吗?”李名也笑了。
四人坐在客厅沙发上,先是聊了聊近况,音乐、电影、家庭,话题不断转换,笑声屡屡传出。随后自然聊到此次来京的主要目的——春晚。
刘得桦切入正题:“说实话,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具体要演什么。小凡只说了有节目,但内容一点没透露。阿名,你在北京有没有听说什么内部消息?”
李名摇摇头:“我虽然常在北京,但春晚内容保密得很,我也没多打听。贺凡没跟你们说吗?”
章雪友接话:“他就是神秘兮兮的,只让我们放心,说已经安排好了。”
郭富成沉吟道:“或许是想给我们一个惊喜?”
刘得桦挑眉:“惊喜?我可是怕惊喜变成惊吓啊。”说罢自己先笑起来。
大家也都笑了。李名说:“别担心,小凡做事靠谱。他既然邀你们来,肯定有他的道理。”
“其实也不是真的担心,”刘得桦向后靠了靠,“只是好奇罢了。毕竟我们四个能同台,机会太难得了。”
“是啊,”李名感叹,“上一次一起登台是什么时候?我都快记不清了。”
四人沉默片刻,仿佛都在回忆过往的辉煌时光。
那时他们年轻,梦想更近,观众的欢呼声如山呼海啸。
如今虽各自成就非凡,但能再次聚首,仍令人心潮澎湃。
“算了,既然小凡要保密,我们就等明天吧。”刘得桦最终说道。
“对,反正明天彩排就都知道了。”章雪友附和。
刘得桦忽然看向李名,笑道:“你明天也要工作吧?那今晚还敢喝两杯吗?”
李名也笑:“你们还没吃饭?”
“飞机餐哪算吃饭啊?”
“走,我请客,楼下餐厅应该还没打烊。”
四人起身一同走出房间。
走廊灯光柔和,地毯吸音,他们的谈笑声渐渐远去。
对于明天的期待,对于友情的珍惜,对于舞台的渴望,都在这个夜晚悄然发酵。
而此刻的贺凡,刚刚收到林成“客人已安全送达”的消息。
他合上电脑,望向窗外。
北京城的灯火依旧璀璨,一场属于四位天舞台的重逢,正在静静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