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成了紫艽在云霞关行程中一项雷打不动的安排。
而莲心,这个起初只是为了避嫌和见证而存在的附带品,却在一次次课堂中,逐渐变得无法被忽视。
起初,紫艽对于辅导莲心,确实带着几分皇子对愚钝下人的无奈和一丝居高临下。
他觉得这小姑娘脑袋不太灵光,讲一遍听不懂,讲两遍还是迷糊,常常会问出一些让他哭笑不得的问题。
比如,在讲平均数时,苏芷举例说一队士兵五日内分别行走三十里、四十里、三十五里、四十五里、五十里,求平均每日行程。
紫艽迅速心算得出答案:“四十里。”
而莲心,则对着自己画满竖道的本子,愁眉苦脸地算了半天,然后抬起头,怯生生地问紫艽,
“殿下……
为什么要把他们走的路都加起来,再除以五呢?为什么不直接看谁走得最多,或者最少?”
紫艽当时被她这偏离核心的提问噎了一下,耐着性子解释,
“平均数是为了了解他们整体、通常的行进能力,而不是关注某个特别的个体。
比如调配粮草,我们需要知道他们一般每天走多远,而不是某一天走得特别快或特别慢。”
莲心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又低下头,嘴里还小声嘀咕:
“哦……要看一般啊……
可是一般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看着她那执着又茫然的模样,紫艽常常是又好气又好笑,有时甚至会忍不住用略带调侃的语气说她一句,
“你这脑袋瓜里,整天都在想些什么?”
每当这时,莲心就会立刻脸红到耳根,讷讷地不敢再问,但那眼神里除了羞愧,还带着一种不服输的倔强,下次依然会鼓起勇气提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紫艽渐渐发现,莲心虽然学得慢,理解能力也有限,但她身上有一种近乎固执的认真和努力。
他注意到,她那个小本子上,除了课堂笔记,旁边还画了许多只有她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小图,似乎是帮助她理解的独家秘籍。
有一次,他无意中瞥见,她在比例旁边画了一个小药杵和几个大小不一的药罐,旁边标注着“三七:红花 = 3:2”。
他还发现,每次课后,她并不会立刻离开,而是会找个安静的角落,一个人对着本子反复琢磨,手指在空气中比划着,直到把当天的内容勉强弄懂个七八分才罢休。
有两次,他因为处理事务回去得晚,还看到营区角落里有盏小灯笼亮着,凑近一看,竟是莲心借着微弱的光线,在石板上复习白天学过的算式。
更让紫艽有些动容的是,有一次他随口提了句若是能将各地粮仓的存粮与消耗用图表标示,管理起来便一目了然。
几天后,他竟在莲心整理他书案时,发现她用极其稚嫩的笔触,在一张废纸背面,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试图模仿苏芷那种柱状图的草图。
旁边还标注着殿下常服、礼服、骑射服等字样,柱子的高低代表着她记忆中他穿这些衣服的频率。
虽然这图表粗糙得可笑,数据也完全不准确,但那份将他随口一句话记在心里,并试图用新学的东西来应用的心思,却让紫艽怔愣了许久。
他开始意识到,这个看似笨拙的小宫女,并非真的愚不可及。
她只是成长的环境不同,接触的知识层面太低。
她的思维是直观的、具象的,对于抽象的逻辑和数字,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具体的方式去理解。
而她那股不轻易放弃的韧劲和纯粹的认真,反而显得格外珍贵。
一次课后,苏芷布置了一道稍复杂的题目,涉及多层逻辑推理。
紫艽轻松解出,而莲心则彻底陷入了迷茫,对着题目发了半个时辰的呆,却不敢再问,怕打扰殿下和苏姑娘讨论更高深的问题。
紫艽与苏芷讨论完毕,回头看到莲心那副样子,心中那点因她笨拙而生的无奈,彻底被一种温和的包容所取代。
他走到她身边,拿起她的本子,看了看她卡住的地方,声音不自觉地放柔了许多,
“哪里想不明白?”
莲心受宠若惊,指着题目中一个条件,“这里……这里说若A则b,后面又说非b,那……
那为什么不能是非A呢?奴婢想不通……”
紫艽看着她通红的眼眶和鼻尖,心里微软。
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两个圆圈,一个代表下雨,一个代表地湿。
“你看,”
他耐心地引导,“若下雨,则地湿,这句话对不对?”
莲心点头:“对。”
“那么,如果我们看到地没有湿,”
紫艽指着地湿那个圆圈外面,“我们能肯定没有下雨吗?”
莲心看着图,思考了一下,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不一定!可能……可能是别的原因让地没湿?比如……太阳晒干了?”
“没错!”
紫艽赞许地点点头,
“所以,若A则b成立时,我们只能由非b推出可能非A,但不能绝对肯定。
这就是逻辑上的陷阱。你刚才就是掉进这个陷阱里了。”
他用最生活化的例子,将她从抽象的符号中拉了出来。
莲心看着那两个简单的圆圈,一下子豁然开朗,笑得格外开心,
“奴婢明白了!谢谢殿下!殿下您讲得真清楚!”
看着她那纯粹由解决问题而带来的喜悦,看着她眼中毫不掩饰的感激和依赖,紫艽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他忽然觉得,教会这样一个努力又单纯的学生,比起他自己领悟一个高深定理,似乎更能带来一种独特的满足感和……温暖。
从那以后,紫艽对莲心的辅导变得更加自然而然,也更有耐心。
他不再觉得这是负担,反而开始享受这个过程。
他会刻意观察她理解困难的地方,尝试用不同的、更贴近她生活的方式去解释。
他发现,当她真正理解一个概念时,那双大眼睛会瞬间变得亮晶晶的,整个人都会焕发出一种充满生机的光彩,那模样,竟比他见过的许多珠宝还要动人。
而莲心,也敏锐地感觉到了殿下的变化。
殿下不再用那种带着些许无奈和调侃的语气说她笨,而是会真的停下来,想办法让她明白。
虽然他偶尔还是会因为她反应慢而轻轻叹气,但那叹气里没有了嫌弃,更像是一种……习惯性的纵容?
这种感觉让她倍受鼓舞,学习也更加卖力。
她不再仅仅是因为害怕完不成任务或怕被嘲笑而学,而是真的开始对这些能让她更靠近殿下思维世界的东西产生了兴趣。
她依然会闹笑话,比如试图用平均数来计算殿下一天要批多少份文书,结果算出来一个匪夷所思的数字。
但紫艽听到后,也只是无奈地摇头失笑,甚至觉得她这笨拙的尝试有种别样的可爱。
他甚至开始觉得,有这样一个活泼的存在在身边,为他这段充满算计与紧张的边关生活,平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和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