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洛阳城郊,杜康酒厂的蒸馏车间里弥漫着浓郁的酒香。许辰跟着研学团走在参观通道上,透过玻璃看着不锈钢蒸馏塔缓缓运转——粉碎的高粱在发酵池里完成糖化,再被送入蒸馏塔,高温蒸汽将酒精度数提炼到60度以上,最后通过冷凝管变成清澈的高度酒,顺着管道流入储酒罐。
“传统发酵酒的酒精度最高只有15度左右,容易酸败,保存期短。”讲解员举着两杯酒对比,左边是浑浊的米酒,右边是清澈的高度白酒,“而蒸馏酒通过‘提醇去杂’,酒精度能达到50度以上,不仅口感更烈,还能长期保存,放得越久越香。”
许辰盯着蒸馏塔的冷凝装置,突然想起系统里的夏朝史料:夏朝初期,酿酒技术还停留在“谷物自然发酵”阶段,酿出的酒浑浊发酸,酒精度不足10度,别说长期保存,夏天放三天就会变质。史料里还记载了杜康的困境——他作为大禹手下的“酒正”(掌管酿酒的官员),多次因“酒品变质”被大禹问责,甚至差点被撤掉官职。
“要是让杜康看到蒸馏酿酒,他怕是能当场把自家的发酵缸全砸了!”许辰心里一动。系统立刻弹出杜康当前的时空坐标:此刻正是夏朝启元年,杜康在都城阳翟的酿酒作坊里,正对着一缸发酸的米酒发愁,大禹的使臣还在旁边催促“三日内必须酿出合格的酒,用于祭祀天地”。
“简直是完美的投射时机!”许辰快步走到车间角落,打开系统剪辑界面。为了让杜康能理解,他特意将现代蒸馏设备“本土化改造”:不锈钢蒸馏塔换成“陶土蒸馏罐”,电动加热改成“柴火加热”,冷凝管换成“竹管缠绕陶缸”,连控制温度的仪表都简化成“观察蒸汽密度的竹片”——所有材料都是夏朝能找到的陶、竹、木,核心原理却完全保留“蒸汽蒸馏、冷凝提醇”。
为了突出“降维打击”的效果,许辰在视频开头加了分屏对比:左边是杜康作坊里“浑浊发酸的米酒,三天变质”,右边是蒸馏酒“清澈透明,长期保存”,下方用甲骨文字体标注“古法酿糟,新法提醇,十里飘香”。解说词用夏朝口语化的短句,反复强调“柴火加热陶罐出蒸汽,竹管冷凝成好酒”,还特意插入“蒸馏步骤拆解”动画,把“发酵、蒸馏、冷凝、储存”四个环节做成简单易懂的示意图。
“定向投射到阳翟杜康酿酒作坊上空,目标人物锁定杜康,屏蔽使臣的干扰,确保他能专注看完全程。”许辰调整画面色调,使其带着古朴的土黄色,背景音乐换成了陶埙演奏的《大夏》曲调,“这样既符合夏朝的时代氛围,又能让杜康感受到‘天降祥瑞’的庄重感。”
【时空定位确认...投射通道稳定...视频信号传输中...投射成功!】
手机屏幕闪过一道琥珀色的光,视频文件瞬间消失。许辰望着车间里流淌的高度酒,仿佛能看到四千多年前的阳翟,那间简陋的酿酒作坊上空,正展开一块能改写中国酿酒史的巨大天幕。
***夏朝,阳翟都城,杜康的酿酒作坊。
杜康穿着粗麻布短衣,跪在地上,双手捧着一陶碗浑浊的米酒,脸色惨白。作坊里弥漫着酸味,十几个陶缸里的酒都已变质,酒液上漂浮着白色的霉点。大禹的使臣站在旁边,手里拿着青铜令牌,语气严厉:“杜康,三天后的祭天大典,陛下要用最好的酒祭祀天地。要是再酿不出合格的酒,你这‘酒正’的位置,怕是坐不稳了!”
杜康咬着牙,将碗里的米酒一饮而尽。酸涩的味道刺激着喉咙,他强忍着没吐出来——这已经是他这个月第五次酿酒失败了。夏朝的酿酒技术太原始,只能靠谷物自然发酵,一旦温度、湿度控制不好,酒就会酸败。尤其是夏天,高温让发酵过程加快,酒品变质的速度也更快。
“使臣大人,再给我三天时间,我一定能酿出好酒!”杜康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眼里满是不甘。他从少年时就跟着父亲学酿酒,一辈子都在和谷物、陶缸打交道,要是因为“酿不出好酒”被撤职,他还有什么颜面见列祖列宗?
使臣冷哼一声,转身就走:“陛下只给三天时间,你自己看着办!”
使臣走后,杜康瘫坐在陶缸旁,看着浑浊的酒液,心里像堵了块石头。作坊里的酿酒工匠也都低着头,没人敢说话——他们已经尝试了所有办法,换谷物、调水温、改发酵时间,可酿出的酒还是会变质。
就在这时,作坊上空突然亮起一道琥珀色的光芒,紧接着,一块巨大的天幕凭空铺开,将整个作坊都罩了进去。光芒里飘着细碎的酒雾,浓郁的酒香弥漫开来,比杜康酿过的任何一种酒都要醇厚。
“这是...天降祥瑞?”杜康猛地抬头,目光死死黏在天幕上。作坊里的工匠们吓得跪倒在地,以为是“神灵发怒”,只有杜康站着不动——他从那酒香里闻到了“好酒”的气息,那是他毕生追求的味道。
天幕里,首先出现的是“陶土蒸馏罐”的画面:工匠将发酵好的谷物倒入陶罐,盖上盖子,在罐底点燃柴火。随着温度升高,陶罐顶部的竹管开始冒出白色蒸汽,蒸汽顺着竹管流入装满冷水的陶缸,最后滴出清澈的液体,落入陶碗中。解说声(夏朝口语)缓缓响起:“谷物发酵成糟,柴火加热出汽,竹管冷凝成酒,此乃‘蒸馏提醇’之法,酒精度数倍增,清澈无杂,十里飘香。”
“蒸汽变酒?”杜康往前冲了两步,差点撞在陶缸上。他指着天幕里的冷凝竹管,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你们看!那蒸汽顺着竹管流进冷水缸,就变成了清酒!这法子...竟能让酒变清?”
天幕里的画面继续推进,出现了“酒精度对比”的场景:工匠用竹筒量出两碗酒,一碗是蒸馏酒,一碗是传统米酒。将点燃的干草分别放入两碗酒中,米酒里的火立刻熄灭,而蒸馏酒里的火却越烧越旺。解说声再次响起:“此酒度数高,可点燃,不易酸败,埋入地下保存,十年二十年依旧香醇。”
“能点燃?还能保存十年?”杜康倒吸一口凉气。他这辈子都在和“酒品变质”作斗争,要是真能让酒长期保存,别说祭祀天地,就是作为贡品送给周边部落,也能彰显夏朝的实力!
此时天幕里出现了“蒸馏步骤拆解”:第一步,将发酵好的谷物装入陶土蒸馏罐;第二步,用柴火加热,让罐内产生蒸汽;第三步,蒸汽通过竹管流入冷水缸,冷凝成酒;第四步,将冷凝后的酒装入陶坛,密封后埋入地下保存。每一步都配有简单的示意图,还用红色线条标注了“蒸汽流动的方向”。
“我看懂了!”杜康突然一拍大腿,眼里闪烁着光芒,“关键在‘蒸汽冷凝’!把发酵糟里的酒气蒸出来,再通过冷水变成液体,这样就能去掉杂质,提高度数!”
作坊里的工匠们也都抬起头,盯着天幕里的步骤,小声议论起来:“陶土罐、竹管、冷水缸,这些咱们都有啊!”“要是真能酿出这样的酒,咱们再也不用怕酒变质了!”
当天幕里出现“蒸馏酒用于祭祀”的场景——清澈的酒液倒入青铜礼器,酒香飘出十里,百官百姓都露出惊叹的表情时,杜康再也按捺不住,大喊一声:“快!把所有的发酵糟都搬出来,咱们现在就做蒸馏罐!”
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去搬陶土罐,有的去砍竹子制作冷凝管,有的去挑冷水,作坊里瞬间充满了干劲。使臣派来的随从看到这一幕,连忙跑回去禀报:“使臣大人,杜康那边突然忙活起来了,还说要做什么‘蒸馏罐’,好像有办法酿出好酒了!”
***三天后,祭天大典当天清晨。
杜康的酿酒作坊里,第一台陶土蒸馏罐终于完工。陶罐底部燃着柴火,罐内的发酵糟在高温下冒出白色蒸汽,蒸汽顺着竹管流入装满冷水的陶缸,最后滴出清澈的酒液,落入青铜酒樽中。
“成了!真的成了!”杜康捧着酒樽,激动得手都在抖。酒液清澈透明,没有一丝杂质,浓郁的酒香飘出作坊,连路过的百姓都忍不住驻足吸气:“这是什么香味?也太香了!”
使臣匆匆赶来,看到酒樽里的清酒,满脸怀疑:“杜康,这真是你酿的酒?怎么和以前不一样?”
杜康倒出一杯酒,递到使臣面前:“使臣大人,您尝尝便知。”
使臣接过酒杯,抿了一口。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带着浓郁的粮香,酒劲十足却不刺激,比以前的米酒好喝百倍。他眼睛一亮,连忙问道:“这酒叫什么名字?能保存多久?”
“此酒用‘蒸馏法’酿造,暂无名字。”杜康笑着说,“至于保存时间,天幕上说,密封埋入地下,十年二十年都不会变质,而且越放越香。”
使臣立刻带着酒赶往祭天现场。此时大禹正站在祭坛上,看着礼器里浑浊的米酒,脸色不悦。当使臣捧着青铜酒樽跑过来,浓郁的酒香飘到祭坛上时,大禹的眼睛瞬间亮了:“这是什么酒?好香!”
使臣将酒樽递给大禹,连忙解释:“陛下,这是杜康用‘天降之法’酿出的新酒,名为‘蒸馏酒’,清澈香醇,可长期保存。”
大禹倒出一杯酒,一饮而尽。辛辣的酒劲让他精神一振,连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他哈哈大笑:“好!好!此酒烈而不燥,香而不杂,正好用于祭祀天地!杜康立大功了!”
祭天大典上,当清澈的蒸馏酒倒入青铜礼器,酒香飘出数里,在场的百官百姓都惊叹不已。大禹当场下旨:“封杜康为‘酒祖’,掌管全国酿酒之事,责令其将‘蒸馏酿酒法’传遍天下,让百姓都能喝上好酒!”
***半月后,杜康的酿酒作坊扩建了十倍。他按照天幕里的方法,制作了十台陶土蒸馏罐,日夜不停地酿造蒸馏酒。还特意挑选了一批聪明的工匠,教他们制作蒸馏设备和酿酒工艺,然后派往全国各地的部落,推广蒸馏酿酒法。
“杜康大人,这是今天酿的酒。”工匠捧着一坛酒走过来,脸上满是自豪,“按您的吩咐,密封后埋入地下,等过几年再挖出来,肯定更香醇。”
杜康接过酒坛,拍了拍上面的封泥,心里却在琢磨着更长远的事:“咱们能不能改良一下蒸馏罐?比如在罐内加一层陶土隔板,让蒸汽更均匀?还有,发酵的谷物除了高粱,能不能用大米、小米试试?”
工匠们立刻点头:“我们早就琢磨过了!已经画好改良图纸,明天就能做出来!”
很快,改良后的蒸馏罐试酿成功。加了陶土隔板后,蒸汽分布更均匀,酒精度数稳定在55度左右,口感更醇厚。用大米、小米酿造的蒸馏酒也各有特色,有的清甜,有的浓郁,深受百姓喜爱。
消息传到周边部落,部落首领们纷纷派人来阳翟,求购蒸馏酒和酿酒设备。甚至连远方的东夷部落,都带着珍贵的玉石来交换蒸馏酒。夏朝的酿酒业不仅解决了“酒品变质”的难题,还成了对外交流的“名片”,为夏朝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和声望。
***一月后,大禹在宫中设宴,宴请百官。宴席上,所有的酒都是杜康酿造的蒸馏酒。百官们喝着清醇的美酒,纷纷称赞:“此酒乃天降祥瑞,多亏了杜康大人,咱们才能喝上这么好的酒!”
大禹举起酒杯,对杜康说:“杜康,你用‘天降之法’改良酿酒工艺,不仅解决了祭祀用酒的难题,还为国家带来了声望。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杜康站起身,躬身行礼:“陛下,臣不求赏赐。只希望能将‘蒸馏酿酒法’不断改良,让天下百姓都能喝上好酒,让夏朝的酒香飘遍四方。”
大禹哈哈大笑:“好!有志气!朕就准你在全国建立‘酒坊’,专门研究和推广酿酒工艺。从今往后,夏朝的酒,要成为天下最好的酒!”
当天晚上,杜康回到酿酒作坊,看着运转的蒸馏罐,心里满是感慨。他想起天幕里的画面,想起蒸馏酒带来的改变,突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他拿起一支竹笔,在陶片上写下“蒸馏提醇,十里飘香”八个字,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酿酒工艺传承下去,让后世子孙都能感受到酒的魅力。
***现代,许辰的书房里。
许辰盯着系统界面上的“夏朝酿酒技术革新报告”,嘴角忍不住上扬。报告里详细记录了蒸馏酿酒法在夏朝的推广过程:从阳翟的第一台陶土蒸馏罐,到全国各地的酒坊,再到对外交流的“酒文化名片”,甚至还记载了大禹因为“蒸馏酒”而对杜康更加信任,让他参与国家祭祀之事。
“叮!”系统提示音响起:
【检测到蒸馏酿酒法在夏朝成功推广,解决“酒品变质”难题,提升酒品质量与保存时间,推动酒文化发展,促进部落交流,信仰值+!】
【奖励“夏朝陶土蒸馏罐迷你模型”一套,含陶土罐、竹制冷凝管、陶缸,按原比例缩小,可模拟蒸馏过程,还原度99%。】
许辰点击领取,一个古朴的木盒出现在桌上。打开木盒,迷你蒸馏罐栩栩如生:陶土罐上还留着柴火熏烤的痕迹,竹制冷凝管缠绕在陶缸上,甚至还配有一小包发酵好的高粱。他按照天幕里的步骤,点燃迷你柴火(电子仿真火焰),看着“蒸汽”顺着竹管流入陶缸,最后滴出“迷你酒液”(清水模拟),仿佛能看到四千多年前,杜康站在陶土蒸馏罐前,看着清酒流出时的激动表情。
许辰掏出手机,拍了张迷你蒸馏罐的照片,配文:“从浑浊发酸的米酒,到清澈香醇的蒸馏酒,酿酒工艺的每一次革新,都是人类对‘美味’的追求。当杜康看到蒸汽冷凝成酒,当大禹在祭天现场闻到十里酒香,当蒸馏酒成为夏朝的‘文化名片’——这就是科技的力量,能让简单的谷物变成‘琼浆玉液’,让平凡的日子充满醇厚的味道。”
发完朋友圈,许辰又开始琢磨下一次的投射内容。他翻着系统列表,目光停在了“秦始皇”的名字上——秦朝的冶铁技术还停留在“块炼铁”阶段,铁产量低,质量差,无法大规模制造铁器,导致秦军的装备仍以青铜器为主。若是把现代高炉冶铁的技术投射过去,让秦始皇看到“高温炼精铁”,不仅能提升铁产量,还能让秦军的装备全面升级,说不定还能加速秦朝的统一进程。
“就这么定了!”许辰握紧拳头,打开高炉冶铁的科普视频,“下一次,让秦朝尝尝‘精铁’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