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蕴宁并不靠硬碰硬,每一次出手都精准克制。她避其锋芒、取其破绽,更多是用判断、反应和节奏掌控在博弈,技巧一旦拿捏到位,即使面对比她高大健壮的对手,也暂时稳住节奏,不落下风。
有人低声感叹:“姜工是真练过啊,动作干净,重心稳,不靠力气硬拼。”
另一人点头:“反应快、节奏准,一看就不是花架子那种。”
当然,大家心里也明白——对练的安保同事还是留了力的。要是真刀真枪地干起来,那这场对抗恐怕早就结束了,场面也不会这么体面。但正因为有这样的技巧做底,哪怕在对方有意放水的前提下,姜工依旧能撑起这场对抗,且不落下风,本身就不简单。
点到即止。
短暂交手后,两人彼此点了点头,心照不宣地收了动作。
“真遇上危险,姜工可得小心点。”对练的安保同事语气还算温和地提醒。
姜蕴宁呼了口气,轻笑一声:“放心,我所有训练里,跑步是练得最勤的。”
她这话一出口,周围顿时响起一阵轻笑。
“姜工真实在,科研人连逃生方案都想得周到。”
“这才是技术人的智慧,”另一人笑着接道,“打不过没关系,跑得快才是关键!”
姜蕴宁摆摆手,转身回到训练区,俯身继续完成未做完的体能训练。动作依旧干净利落,气息也未见紊乱。仿佛刚才那场对抗,不过是她晨练流程中的一道热身程序。
训练结束后,姜蕴宁回到宿舍,简单冲洗了一下,换上干净衣服。
刚推门出来,就在走廊尽头看见了迎面走来的许念。
“姜工早啊。”许念先开口,语气轻快。
“早啊,许工……学姐。”姜蕴宁笑了笑,声音里带了点俏皮。
许念一挑眉:“咦?”她居然知道!
“我看过你的资料。”姜蕴宁耸耸肩。
这就是过目不忘的好处。
许念一愣,随即笑出声来:“如果按入学年份,我是你学姐;但如果按毕业时间的话……你才是我姐,大大的姐,能力明显高一截的姐。”
两人相视一笑,并肩朝实验楼走去。
在莫清文和姜蕴宁的安排下,原研究所的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首先承担了现有设备的改造任务。目标很明确——缓解小规模量产阶段的技术瓶颈,提升稳定性与精度控制能力,为下一阶段赢得喘息空间。
他们面对的,是一台几年前引进、原本用于研发验证的中阶平台。架构并不算落后,但当时采购时为节省成本,只配了部分模块,不具备完整的高通量生产能力。系统耦合复杂,接口协议混乱,部分零件型号在国内没有现成替代,热漂移控制算法仍停留在早期版本,适配能力有限。
第一次电测试刚开始,曝光平台一移动,数据界面立刻弹出多组异常警报。
“Z轴跳动超限……主轴响应迟滞……”
大家一看这情况,心里都在嘀咕:这玩意改了还能用吗?
周工站在测试台前,扫了一眼屏幕,果断下令:“先别动光源。平台模型重建,从控制链开始,咱们自己拟一套误差补偿逻辑。”
姜蕴宁站在一旁点头。
她很清楚,这台设备撑不起大规模量产,只能达到勉强可接受的小规模量产标准,足以满足当前的生产需求。
但除了争取这个窗口期,她更看重的是借助这台设备跑通关键算法和硬件响应,挖掘边界性能数据,为下一代光刻机设计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她追求的,不只是眼前的量产,更是在为未来打造一个稳固的验证平台。
改造备用平台总共耗时三周,虽然比预期多出一周,但已经是奇迹。
改造任务刚刚告一段落,虽然测试报告还在整理中,但工程师们已初步确认了设备的潜力和不足。伴随着改造平台的稳定运行,这批工程师整建制转入“晨曦”项目,与新招募的八人核心技术团队汇合,开始着手下一代国产光刻机的架构设计。
许多人在改造阶段就已经意识到:现有系统存在的局限性无法通过简单修补解决,必须从根本进行重构和全新设计。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姜蕴宁迅速行动,召集了“晨曦”项目的第一次全体技术会议,拉开了新阶段的序幕。
会议室不大,桌上摊着几张放大的系统架构草图和白板推演图。窗帘拉着,投影仪的蓝光打在墙面上,空气中还弥漫着昨晚调试时留下的淡淡咖啡香。
所有人严肃认真地盯着前方。
姜蕴宁站在白板前,黑色记号笔在手,语气平静而明确。
“今天是‘晨曦’项目团队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大家要明确,我们做的不是现有设备的简单升级,而是从系统架构层面彻底推倒重来,重新设计整个光刻机的核心架构。”
“‘系统架构层面彻底推倒重来’意味着不再是简单的升级或零部件替换,而是从设计理念、功能划分、模块协作等根本层面重新规划,实现一台真正‘国产自主’的新一代光刻机。”
她在白板上写下八个字:
多轴耦合,实时建模。
现场一静,不少人下意识坐直了些。
不愧是姜工程师,一上来就直指整个系统的天花板。
这两项,是光刻机最核心、最复杂的技术难点之一。尤其在国外高端设备中,这套“运动控制系统”——特别是平台控制与实时误差补偿模块——堪称命门级机密。别说源码,就连技术原理都从未对外泄露过半分。
姜蕴宁扫视了一圈,在白板下方补了两行简要注解:
多轴耦合:多个运动部件之间互相牵制,控制时不能只顾一个。
实时建模:系统边运行边“自我监控”,及时修正偏差。
她停顿了一下,抬笔勾画出一个简化的示意图。
【备注:举个简单例子:想象你玩一辆复杂的遥控车,它有很多轮子和关节,你每动一下方向盘,车身的其他部分也会跟着动,这就是多轴耦合。实时建模则像车里有个聪明的电脑,随时观察车的动作,马上帮你调整,让车子跑得更快、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