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产业链的现实很冷酷:凡是替代成本高、替代周期长的产品,都会让供应方在谈判桌上握有分量。
随着我国产品在技术性能上的持续领先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一些原本喊得最响的遏制派在商界压力和市场需求的挤压下,不得不转变策略,派出代表团来“探讨深入合作的可能性”,以期在新一轮全球产业格局中保持竞争优势。
这与过去我国尚未掌握光刻机技术时局面截然不同——那时西方凭借技术垄断地位,谈判始终掌握主动,合作也多停留在浅层阶段。
根据他们对华国情况的了解,既然“苍穹x1”已经作为产品对外销售,这就意味着他们自己已经开始使用“苍穹x2”了。同时,“苍穹x3”很可能正在准备或已经进入量产阶段;而“苍穹x4”则应该已经完成测试并取得成功,至于“苍穹x5”,目前还处于提案阶段。
首先上门的,是对着华国管控最严、叫得最响的灯塔国。
灯塔国代表团一行人抵达后,很快落座于谈判桌前。他们一改往日高高在上的姿态,态度谦和,语气诚恳地说道:“我们期待未来双方能够携手共进,‘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灯塔国的这番“诚恳”态度,在场的华国代表心里都清楚——这绝非真心示好,而是形势所迫。
过去的浅层合作尚且可以容忍,但如今,随着华国技术的飞速进步,合作节奏已被牢牢掌控,灯塔国明显感受到压力,开始不得不调整策略,主动寻求更深入、更紧密的合作,以求在新格局中维持一席之地。
他们嘴上说着“合作共赢”,心里盘算的却是如何在技术与市场的缝隙中重新夺回主动权。
然而,随着“苍穹”系列的迭代速度不断加快,技术代差已不是一两年的问题,而是一个完整时代的落差。
在这种背景下,哪怕灯塔国的代表团笑得再和气,背后那份焦急与无奈,依旧透过礼节性的寒暄渗了出来。
但是,也未必所有局面都会因为技术优势而完全逆转。
哪怕华国已经占据绝对主动权,习惯性的弱势思维仍可能让一些人下意识地收敛锋芒——这次谈判,华国并未派出姜蕴宁这样的重量级人物,而是派去了一位资深但名气稍逊的技术专家汪书伟。
没想到,汪书伟因“习惯性弱势”的心理,几乎在关键时刻做出了过度让步。他担心破坏合作关系,表现得过于妥协,结果无意间放弃了许多本该坚守的筹码。
灯塔国代表见状,明显感受到汪书伟的退让,变得更加得寸进尺,继续推动提出更为苛刻的条件。
就在汪书伟几乎开口松口时,宋承泽果断开口道:“当前议题内容复杂,建议暂时休会,大家回去梳理一下思路,待会儿带着更清晰的方案再聚。”
灯塔国代表一开始拒绝了中断请求,试图乘胜追击,继续施压:“我们正处于谈判的关键阶段,不宜轻易中断,合作细节越早敲定越好。”
但宋承泽态度坚定,目光如炬:“理解各方急切的心情,但谈判需要建立在充分准备和理性思考之上。此刻暂停,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双方利益,确保后续讨论更具成效。请大家理解,这不仅是对各位的尊重,更是对合作未来的负责。”
在他的坚决表态下,灯塔国代表最终不得不接受了中断的提议,会议才得以进入短暂的中场休息。
回到休息室内,宋承泽目光如炬,直视汪书伟:“汪教授,这里是我们的主场。姜蕴宁专家和无数科研人员辛苦拼搏,才换来今天的优势。请问,你究竟是要代表华国坚定扞卫利益,还是继续沿用那套旧有的软弱思维,将我们辛苦争取的成果拱手让人?”
宋承泽心底却更加沉重,他深知,这不仅仅是利益的得失,更关乎国家的尊严与未来——若让步过度,无异于卖国,断送华国的战略优势。
休息室内顿时静默无声。
代表团的其他成员也感受到气氛的紧张,屏息凝视。
汪书伟冷冷回应:“我作为这次代表团的技术顾问,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宋外交官,您毕竟不是技术出身,对于某些技术细节不了解,也能理解。”
谈判在中断前已远超“苍穹x1”合作升级,双方深入讨论了技术共享、产能扩展,甚至市场分配等敏感细节。更为棘手的是,灯塔国代表团试探性地提出了“苍穹x2”的合作意向,意图借此打开更广阔的谈判空间,而汪书伟并未明确拒绝,令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苍穹x2’的战略意义你难道不明白吗?”宋承泽语气凝重。
面对对方提出的苛刻条件,汪书伟心中挣扎。出于对合作关系的顾虑和多年习惯性的弱势思维,他几乎被对方的说辞说服:
放宽“苍穹x1”核心技术的保密限制,允许灯塔国获得更多详细资料;
在“苍穹x1”升级版的生产与市场份额上做出过度让步;
甚至考虑允许对方参与“苍穹x2”的合作。
“这只是战略性让步,”汪书伟试图说服自己,“提供产品并非损失,反而能借此占据更大市场,从长远来看可能带来更多利益。”
宋承泽没想到,这样的话竟然会从一个技术专家口中说出。回想当初寸步不让的姜蕴宁,如今却是恨不得拱手让人的汪书伟,他心中五味杂陈。
他依然试图劝说:“我们现在处于优势地位,不应该轻易让步这么多。”
汪书伟却坚定地回应:“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即使我们是优势一方,也不能学西方那些仗势欺人的做法,合作必须讲究礼节和分寸。”
正当这时,姜蕴宁推门而入,恰好听见这句话,忍不住轻笑出声:“那不如就让汪教授做主,把核心技术送给灯塔国好了?”
她曾听闻外界流传有些所谓的“教授”鼓吹销毁核武器,以换取灯塔国的“信任”——当时她只当是无稽之谈,甚至怀疑那是别有用心的抹黑。今日亲眼所见,才深知世间荒诞,竟有人甘愿自降身份,任人宰割。
只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汪书伟听到这话,脸色瞬间涨红,喉咙紧缩,胸膛里的怒火翻涌,却被理智死死压制。
他正欲转身怒斥,却迎上那年轻女子似笑非笑的目光,仿佛一道无形的压力,让他哑口无言。
是她——
“华国光刻机之母”的姜蕴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