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朝文熙三年,仲春。紫宸殿外的垂丝海棠开得如云似霞,殿内却弥漫着不同寻常的紧张与期盼——人皇明万苎已怀胎十月,今日正是临盆之日。文武百官齐聚殿外长廊,目光频频望向内殿方向,连素来沉稳的摄政长公主明万荌,也不时抬手整理衣袖,指尖难掩焦灼。自明万苎继位,明万荌便以长姐身份辅佐朝政,去年因明万苎有孕,朝中事务多由她暂掌,如今女帝临盆,关乎大明传承,满朝上下无不悬心。
忽有内侍快步跑出,声音带着激动的颤音:“恭喜长公主!陛下诞下四位公主,母女平安!”
此言一出,长廊瞬间沸腾。明万荌猛地起身,快步向内殿走去,刚至殿门便听见婴儿清脆的啼哭,此起彼伏,如春日里最鲜活的乐章。她步入内殿,见明万苎躺在床上,脸色虽苍白却带着笑意,身旁的锦被中,四个襁褓依次排开,小小的脸庞皱成一团,却格外惹人怜爱。
“姐姐,你看她们。”明万苎轻声唤道,眼中满是初为人母的温柔,“朕给她们取了名字,长女唤世春,次女世夏,三女世秋,四女世冬——愿她们如四季般顺遂,也愿我大明江山,如四季轮转般生生不息。”
明万荌走到床边,小心翼翼地触碰襁褓边缘,声音柔和:“名字极好,既透着生机,又藏着对江山的期许。陛下安心休养,朝中诸事有我,定不会让你分心。”
一月后,四位公主的满月庆典在宫中举行,六大域藩属使纷纷遣使前来祝贺,献上奇珍异宝。庆典之上,明万苎坐在御座上,怀中抱着长女明世春,目光扫过阶下文武百官,忽然开口:“朕自继位以来,幸得长姐辅佐,内安百姓,外抚属国,方能无后顾之忧。今朕诞下四女,需分心照料,而六大域政务繁杂,朕决意册封长姐明万荌为‘摄政长公主’,赐金印紫绶,代朕总揽朝政,直至朕能亲理庶务之日。”
话音落下,明万荌心中一震,忙出列躬身:“陛下,臣虽愿辅佐,却不敢受‘摄政’之位,恐有僭越之嫌。”
“姐姐此言差矣。”明万苎放下怀中的明世春,语气坚定,“你我一母同胞,自凤启年间便同心同德,你之才识、品行,百官信服,六大域属国亦认可。‘摄政’之位,非你莫属,这不是僭越,是为大明江山稳固,为四位公主将来能有一个太平盛世——你若推辞,便是不顾大明传承。”
阶下百官亦纷纷附和,兵部尚书出列道:“长公主多年辅佐陛下,处理政务条理分明,去年北漠部落异动,若非长公主当机立断调兵防备,恐生祸端。摄政之位,长公主实至名归!”户部尚书亦随之颔首:“域内赋税统筹、灾荒赈济,长公主皆亲力亲为,百姓多有称颂。有长公主摄政,臣等安心,天下百姓亦安心!”
明万荌见朝野一心,不再推辞,双膝跪地,双手接过内侍奉上的金印紫绶:“臣谢陛下信任!定当以大明江山为重,以天下百姓为念,恪尽职守,不敢有半分懈怠,待陛下痊愈亲政,便交还权柄,退居幕后!”
自此,明万荌正式以摄政长公主身份执掌朝政。她深知“摄政”非“擅权”,每日处理完政务后,都会将奏折整理成册,送至内殿请明万苎过目;遇有重大决策,如西极粮种推广、东海商路拓展等事,必亲至内殿与明万苎商议,从不独断。一次,南荒藩属使请求增加朝贡频次,以换取更多大明的医书,明万荌虽觉得可行,却仍特意询问明万苎:“陛下,南荒多瘟疫,医书确是急需之物,但增加朝贡恐加重其负担,不如改为‘以医换粮’——让他们每年送些南荒特产的药材,朕等则派太医前往授课,既不违其心意,又能切实帮到百姓,您看如何?”明万苎听后,笑着点头:“姐姐考虑周全,便依你之策。”
而内殿之中,明万苎虽在休养,却也未闲着,每日亲自教导四位公主辨识器物、聆听诗书。春日里,她会抱着四姐妹坐在窗前,指着庭院中的海棠说:“这是圣祖太祖母亲手栽种的树,你们将来长大了,也要像它一样,扎根土地,为大明遮风挡雨。”夏日里,她会给四姐妹讲太祖开国、真祖护疆的故事,教她们认“明”字的写法,告诉她们:“‘明’是日月同辉,是照亮天下,你们身为大明公主,心中要装着百姓,装着江山。”
文熙三年冬,第一场雪落时,明万苎已能下床理政。这日朝会,明万荌将摄政以来的政务清单呈至御案前,躬身道:“陛下,今六大域安稳,民生向好,臣恳请交还摄政权柄。”明万苎却笑着将清单推回:“姐姐不必急于交还,你我姐妹同心,共治江山,方能让大明更稳。再说,世春、世夏、世秋、世冬尚幼,将来教养之事,还需姐姐多费心——大明的传承,不仅要靠帝王,更要靠我们一家人,代代守护。”
明万荌抬头,见明万苎眼中满是信任与暖意,再看阶下百官脸上的认可,心中忽然明白:这大明江山的稳固,从不是一人之功,而是太祖到凤启先帝的坚守,是自己与妹妹的同心,更是将来四位小公主长大后,要继续扛起的责任。
殿外雪花纷飞,殿内烛火通明。明万苎握着明万荌的手,目光望向御座旁摆放的四张小摇篮——那里,明世春、明世夏、明世秋、明世冬正安然睡着,小小的呼吸声,与百官奏事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文熙年间最安稳、最鲜活的图景。而这份安稳与鲜活,终将随着四位公主的成长,随着姐妹二人的共治,在大明的史册上,写下又一段属于“女帝王朝”的璀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