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坐落在南方的群山中,晨雾如轻纱般缠绕在山腰。
开放日这天,天还未亮,整个村子就已经苏醒。
苏寻衣站在杏花阁上,俯瞰着这个她一手打造的家园。
杏花阁依山而建,飞檐翘角,被盛放的杏花环绕,恰如其名。
从这里可以望见村子里错落有致的景致。
蜿蜒的食肆街飘着炊烟,美酒坊的伙计正在搬运酒坛,更远处,无边泳池在晨光中泛着粼粼波光,而山脚下的高尔夫场地绿草如茵,在群山环抱中格外醒目。
“娘,都准备妥当了。”二宝拾级而上,来到苏寻衣身边。
他今日穿着一件竹青色长衫,衬得身形越发挺拔。
苏寻衣回头,替儿子整了整衣领:“好。”
最先抵达杏花村的是镇上来的何赛花。
她乘着一顶轻便小轿,还未下轿就掀开帘子喊道:“寻衣妹子,你这杏花村可真是越来越气派了,搞这么大阵仗!”
何赛花今日特意穿了一件杏子红的罗裙,裙摆上绣着精致的图案,与漫山遍野的杏花相映成趣。
她跳下轿子,亲热地拉住苏寻衣的手:“我特意空着肚子来的,就等着尝尝你新酿的杏花酒呢。”
“少不了你的。”苏寻衣笑着指向食肆街,“今年新酿的杏花酒已经开封,就等着贵客品尝。”
接着,山道上驶来几辆装饰华美的马车。
温家兄弟到了。
温玉心今日穿着一件月白长衫,外罩一件淡青色比甲,显得温文儒雅。
他下马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深深吸了一口气:“这山间的空气,果然与京城不同。”
温玉清则是一身墨绿锦袍,他环顾四周,目光中透着赞赏:“妹子这杏花村,真可谓是世外桃源。”
“大哥,二哥,快请里面歇息。”苏寻衣迎上前。
温玉心微笑道:“我们打算在村里小住几日,好好领略这山中风光,今日就不与其他客人争抢了。
妹子你先忙,我和玉心去找妹夫。”
正说着,又一阵马蹄声传来,江南五大世家的车队也到了。
周少宸率先下车,他今日依旧是一身墨色长袍,但腰间的玉佩换成了与杏花相配的白玉。
他向苏寻衣拱手道:“周某久闻杏花村盛名,今日一见,果然如仙境一般。”
苏寻衣行礼:“周家主能来,是寻衣的荣幸。”
赵世连手持玉笛,一下车就被山间的景色吸引,当即即兴吹奏起来,笛声在山中回荡,惊起一群飞鸟。
王婉婉和玄清并肩而来,王婉婉一袭鹅黄衣裙,在杏花林中穿梭,宛如花中精灵。
她惊喜地指着半山腰的玫瑰园:“寻衣,才半年不见,那些玫瑰开得可真好啊!”
“哟,舍得回来杏花村了。”苏寻衣调侃王婉婉,这半年她也跟着玄清去了外面游历。
“说什么呢。”王婉婉娇嗔道。
随后是王家小姐王紫嫣,她身着淡粉罗裙,外罩一件绣着桃花的纱衣,步履轻盈如蝶。
紧随其后的是谢家公子谢琅,一袭蓝衫,手持折扇,风度翩翩。
“王小姐,谢公子。”苏寻衣见了礼。
两人也同时行礼,“苏掌柜,你这杏花村真是越来越美了,老远就闻到玫瑰香了。”
最后来的是陈家的陈书仪小姐。
她身着鹅黄衣裙,发间别着一朵新鲜的玫瑰,笑容温婉。
与她同来的还有陈家几位嫡系,几位小姐站在一起,恰似一幅江南美人图。
“书仪姐姐。”四宝蹦蹦跳跳地迎上去,“您来了,您可是答应要教我画玫瑰的。”
陈书仪摸摸她的头:“姐姐回头有空就教你。”
正当江南来的宾客们相互见礼时,村口又传来一阵马蹄声。
这次来的是一队北方的客商,为首的正是与苏寻衣合作多年的张掌柜。
“寻衣娘子,咱们可是日夜兼程赶来的!”张掌柜翻身下马,声音洪亮。
他身后跟着几位北方商人,个个风尘仆仆,显然是一路奔波。
这些北方客人一下马,便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不同于北地的粗犷豪迈,杏花村里小桥流水,白墙黛瓦,处处透着江南水乡的精致婉约。
尤其是那满园的玫瑰,在北方何曾见过这般繁花似锦的景象?
“这...…
这就是玫瑰?”一位姓李的北方商人蹲在一丛玫瑰前,小心翼翼地触碰着花瓣。
“在北方,我们见得花最多也就碗口大,还是绣球花。
这里的玫瑰竟有那么大一朵!”
张老板深深吸了一口气,陶醉道:“你们闻闻这香气,太香了!”
苏寻衣笑着迎上来:“各位远道而来,快请里面歇息。
二宝,带叔叔们去用些茶点。”
二宝应声上前,用标准的北方官话说道:“各位叔叔请随我来,准备了北方的杏仁茶和杏花村的玫瑰糕,各位尝尝可还合口味。”
北方客商们听到乡音,顿觉亲切,跟着二宝往村中走去。
“寻衣,这是我用你送的玫瑰染料找人绣的《百花图》,今日特地带来给你捧场。
你看看怎么样?”何赛花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说了这么一句。
苏寻衣打开锦盒,只见一幅绣品缓缓展开,上面用各种深浅不一的红色丝线绣出百种花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几朵娇艳欲滴的玫瑰。
“真不愧是江南第一绣娘的技法。”周少宸不知何时走了过来,由衷赞叹。
苏寻衣微微颔首:“周家主过奖。”
转头又对何赛花问道:“你去哪找的江南第一绣娘?”
何赛花神秘兮兮:“你别管,好看就完事了。”
日头渐高,宾客们也到得差不多了。
苏寻衣吩咐在杏花树下设宴,长长的餐桌摆在树下,桌上摆满了各色杏花制品。
杏仁玫瑰糕、杏花酱、杏花酒、杏花露,连茶水都是用玫瑰花瓣和杏花花瓣泡制的。
温玉心细细品了一口杏花酒,赞叹道:“这酒香而不艳,甜而不腻,当真是极品。”
周少宸接过话头:“确实,我在江南从未尝过这般滋味的杏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