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上的字还没散。
姜小葵盯着那几个烧出来的痕迹,手指抠进土里,把边缘的浮沙拨开。字是“你来晚了”,笔画歪得像被风吹过,可她知道这不是风干的。
她回头看了一眼石屋。塌了半边墙,门框歪在那儿,像一张打哈欠的嘴。小林还在里面,靠着柱子坐着,脸白得发青。
她走进去,从怀里掏出药粉布袋。袋子底朝上一抖,灰烬落下来,在地上拼出半个“器”字。她没动,等了几息,灰没再变。
她把布袋翻过来,手指顺着底面摩挲。刚才浮现的那句话又出现了:“见形于影,藏锋于尘。器非器,人为刃。”
她念了一遍,声音压得很低。
“这话说得跟绕口令一样。”
她把布袋收好,坐到小林旁边。铜匣贴着肋骨,凉飕飕的。她摸出青铜碎片,它表面还有层白霜,正一点点化开。
她想起洞里的画面——黑袍人跪成一圈,坑里飘着石头,上面的纹路和碎片一模一样。他们喊的是“归墟启,万邪归宗”。
那时候碎片烫得吓人。
她低头看小林。他呼吸短促,额头滚烫。她伸手探了探他的脉,跳得乱七八糟。
“要是你能醒,我现在就能问你一句,听不听得懂这种鬼话。”
没人回答。
她站起来,走到墙边,用锅铲尖在地上划。先是画了个圆圈,带放射线的,像太阳。然后是螺旋,最后是两道交叉的线。
她刚画完,碎片突然热了一下。
她愣住,重新画。这次先画螺旋,再画放射,最后交叉。碎片没反应。
她改顺序。放射,螺旋,交错。
刚落下最后一笔,碎片猛地一震,温度直往上蹿。
她盯着地上的三组图案,脑子里通了一下。
“原来是这么排的。”
她转身从铜匣里翻出那张残符。符纸已经烧过一次,只剩焦边。她把它放在地上,又倒了些药粉在上面。
粉末沾到符灰,颜色变了。
她蹲下来看,发现灰和粉混在一起,显出了三个小点,排成三角。
她抬头,看向远处的山脊。三点连线,指向西北方。
“那边有东西。”
她把符纸收起来,回到小林身边。这次她没检查伤,也没喂水,而是把碎片按在他胸口。
一秒,两秒。
碎片只是温着,没别的动静。
她收回手,自言自语:“看来不是谁都能碰这玩意儿。”
她站起身,走到门口,望向石林方向。风卷着沙粒打在脸上,有点疼。天边云越堆越厚,颜色发暗。
她忽然想到角落里那个符号——两把刀交叉,外头多了一圈波纹。
那是天机阁的标记,但被人改过。
她记得守门弟子腰牌上的图案,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线条。这个不一样,像是故意加了一圈涟漪。
“有人先来过。”
她眯起眼。如果真是天机阁的人,为什么没带走东西?为什么只留下个符号?
她又想到沙地上的字——“你来晚了”。
不是威胁,也不是挑衅。更像是一句通知。
她心里有了数。
敌人早就布局,可能比她早几年,甚至更久。那块碎片,那个洞,那把断刀……都不是偶然。
她低头看手里的锅铲。铲面坑坑洼洼,是上次炒星辰时烧的。她用袖子擦了擦,金属反光映出她右眼尾的痣。
那颗痣今天有点痒。
她没管,把锅铲别回腰间。
“现在不是想谁来过的时候。”她低声说,“问题是接下来去哪儿。”
她走回屋里,背起小林。动作很稳,没晃他一下。铜匣夹在两人之间,硌得慌,但她没调整。
她走出石屋,站在风口。
西北方是山,山后是荒原,再过去就是传说中的归墟裂谷。地图上没人敢标那里,修真界都说那地方吞人。
可三组图案指的就是那个方向。
她又摸了摸碎片。它现在温顺得很,像块普通铜片。
“你要真是钥匙,就得让我打开点什么。”
她往前走了一步。
脚下的沙地突然震动。
她站住,没回头。
烟又冒了出来,黑的,扭了几圈,往天上飘。她看着它升到一半,突然散开,变成四个字:
“你不该来。”
她冷笑:“我都来了,你说晚了?”
烟散了,地上没留痕迹。
她继续走。
走了几步,碎片突然冷了一下。
她停下,把它拿出来。表面又结了层霜,比上次薄。
她盯着它,忽然明白了什么。
“它怕我。”
她咧了下嘴。
“一个快醒的东西,怕一块破铜片。说明这块破铜片,真能把它重新按回去。”
她把碎片塞进怀里,紧贴心口。
“所以我不去找法宝。”她低声说,“我是去补一道快要裂开的天。”
她迈步往前走。
风更大了,吹得她衣角啪啪响。小林在她背上动了一下,哼了一声,没醒。
她没说话,只是把手抬高,扶了扶他的肩膀,确保不会滑下去。
前方沙丘起伏,看不到路。
她从腰间抽出锅铲,在空中划了一下。
铲尖对着西北。
“这次,不等人带路了。”
她抬脚踩进沙里。
一步,两步。
第三步刚落下,脚下地面突然塌陷。
她身子一斜,锅铲往旁边一撑,整个人借力跳开。
沙坑在她刚才站的地方张开嘴,深不见底。
她喘了口气,低头看坑。
黑的,像被火烧过一样。
她没退,反而蹲下,用手抓了把沙。
沙粒粗糙,带着一股铁锈味。
她撒手,沙落进坑里,没声音。
她站起身,把锅铲重新系好。
风从背后吹来,卷着沙打在腿上。
她往前看。
沙丘后面,一道模糊的影子一闪而过。
她没追。
只是把手按在胸口,确认碎片还在。
它现在很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