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板车在寂静的钢铁坟场中行驶了将近两个小时,将废料场的喧嚣远远抛在身后。罗奇刻意绕开了几条已知的主要路径,沿着干涸的河床和被巨型残骸遮蔽的阴影地带前行。越是深入,周遭的环境就越是荒凉,人类活动的痕迹也愈发稀少,只剩下风沙侵蚀金属的呜咽,以及结构应力释放时偶尔传来的、令人牙酸的呻吟。
他的目标明确——二区与三区模糊的交界地带。那里环境更复杂,风险更高,但也意味着更少的眼线和可能未被发掘的“宝藏”。
终于,在一片由某艘大型星际货舰断裂的船体形成的巨大阴影下,他找到了理想的地点。
那是一个被几块扭曲的舰体装甲板和坍塌的支撑结构半掩埋的入口,巧妙地隐藏在一个不起眼的斜坡下方。若不仔细观察,只会以为这是一堆无用的废墟。罗奇关闭板车引擎,谨慎地靠近,手中的辐射与结构稳定性探测器发出细微的滴滴声,显示数值在安全范围内。
他拔出腰间的切割焊枪,小心地清理掉入口处纠缠的金属线和脆化的隔热材料,一个仅容一人弯腰通过的缝隙显露出来。一股混合着陈年油污和冰冷金属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打开头盔上的照明灯,光束刺破了内部的黑暗。
里面空间比他预想的要大。主体似乎是一个小型运输舰的破损货舱,结构出人意料地稳固,穹顶由几根粗壮的合金骨架支撑,虽然布满锈迹,但依然坚挺。空间足够容纳他的“幽影潜行者”以及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区域。最妙的是,头顶厚重的残骸层和周围散布的金属垃圾,构成了天然的物理和信号屏蔽层。
“就是这里了。”罗奇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舱室内产生轻微的回响。
他没有浪费时间,立刻开始工作。首先是将悬浮板车上的物资一一搬运进来。然后,他开始清理环境,将散落的碎片归拢到角落,用找到的还算完整的金属板加固了几个看起来稍显薄弱的结构点。
他在入口内部安装了第一个简易预警装置——几根几乎看不见的高强度金属丝,连接着一个小型震动传感器。任何试图进入的物体一旦触碰到这些丝线,他随身携带的接收器就会发出警报。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垃圾星的夜空没有太多星光,只有两颗颜色暗淡的卫星投下清冷的光辉,透过残骸的缝隙,在舱室内洒下斑驳的光斑。
罗奇没有生火,只是就着水壶吃了些压缩口粮。他靠坐在冰冷的舱壁上,听着外面风势渐起,刮过金属缝隙发出的、如同鬼魂呜咽般的声音。
这里没有废料场的嘈杂,没有老疤审视的目光,没有其他拾荒者觊觎的眼神。只有绝对的寂静,以及一种掌控了自己领域的、原始的安心感。
这个由钢铁残骸构筑的巢穴,冰冷、粗糙、一无所有。但对他而言,这里意味着安全,意味着隐秘,意味着他可以不受打扰地继续他那项伟大的工程——让“幽影”重生。
他闭上眼,开始在心里规划如何将这里改造得更加宜居和实用。工作区、生活区、物资储备区……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将“幽影”的核心部件,安全地转移至此。
在这片被遗忘的废墟之中,一个属于“幽灵”的巢穴,悄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