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伏,天气又闷又热。
一个多月没下雨,地里的活儿就更辛苦了,抗旱、锄草、追肥,一样不能落。
就在这酷热难当的时候,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来。
陈卫东写的那篇关于地震前兆的文章,竟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虽然署名在前面加上了“沈省图安县白河公社党委学习小组”,文章也经过了修改,但知情人都知道,这核心内容就是出自陈卫东之手!
县委震动了,公社王书记更是脸上有光,在各种会议上都把这事挂在嘴边……
然而,在这巨大的荣誉之间,陈卫东本人得到的具体好处反而是最少的。
王书记心里过意不去,觉得亏待了人才。
为了补偿,也为了真正把陈卫东这样有文化、有觉悟的年轻人吸收进组织,他力排众议,直接给了陈卫东一个极其珍贵的‘入党积极分子’名额,并要亲自做他的介绍人!
这消息传到秀山屯,再次引起一番震动。
入党在这年代是极其光荣和严肃的事儿,一个大队一年也未必有一个名额,审查极其严格!
这意味着组织上的高度信任,也是未来提干的重要阶梯。
陈卫东心情却有些复杂。
高兴肯定是有的,但更多的是担忧!
他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比如暗中照顾沈家,甚至和沈清如产生了感情)在这个年代是冒着很大风险的,一旦在入党审查中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他内心深处对于过多的政治活动并不热衷。
但他也清楚,拥有了党员身份,他能更好地为秀山屯做事,能更有力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穷苦百姓。
同时,王书记的赏识和力挺,也是一份沉甸甸的人情!
他了解到这个时代入党的过程比较漫长,至少需要一两年培养考察,等到那时,时代的风向或许已有所不同……
思虑再三,他最终还是下定主意,表示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接受组织考验!
陈卫东的名声,随着文章的发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也彻底走出了秀山屯,成了白河公社乃至图安县的热点人物。
甚至县委领导开会时,都会偶尔提到“白河公社那个发现地震规律的知青”……
日子在忙碌和喧嚣中继续着。
陈卫东的新院子快要完工了,门窗安上了,炕也砌好了,只等泥坯干透就能搬进去了!
他看着即将建成的家,心里也充满了期待!
就在这时,沈柏儒和苏宛贞夫妇,在一个傍晚,突然来到小院找陈卫东。
他们的脸上带着焦虑和不安!
“卫东,有件事……不知道能不能请你帮个忙?”沈柏儒搓着手,样子很是为难。
“沈老师,您说,只要我能办到!”陈卫东赶紧让他们坐下。
苏宛贞叹了口气,说道,“是我们以前的一个老同事,姓吴,叫吴曼青,是个搞农业研究的教授!”
“她是和我们一起下放到咱们公社的,但在最偏远的青山大队……”
“前两天,一个来学习养蜂的青山大队知青,偷偷告诉我们,吴教授在那里过得……很不好!”
“她性子直,得罪了大队干部,每天都被派最重的活,住最破的棚子,饭都吃不饱,还经常被批斗,病得很重……眼看就要……就要活不下去了……”
沈柏儒也接话道,“我们……我们知道这事难办,也怕连累你!”
“可是……实在是……唉……”
他说不下去了,声音有些哽咽。
这时,沈清如也走了过来,听到父母的话,她眼中含泪,上前一步,情不自禁地拉住陈卫东的手,用祈求的眼神看着他。
她知道陈卫东现在有这个能力,他认识公社领导,名声也大,只是……干预这种事儿的风险确实很大!
陈卫东反手握住她微凉的手,感受着她眼中的担忧和期望。
他看着眼前这三位他在乎的人,又想到那位素未谋面,正在苦难中挣扎的学者,几乎没有犹豫的点头应下。
“沈老师,苏老师,清如,你们别急!”
他语气沉稳地说道,“这事我知道了……我得想想办法!”
“起码都是一个公社的,总不能眼看着人……”
“我先想办法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通过公社,以调动工作或者交流学习的名义,把人先弄到咱们屯来!”
“毕竟……咱们屯子现在正需要农业技术员,不是吗?”
说完还朝三人眨了眨眼睛,安慰的露出微笑。
他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沈家三人瞬间看到了希望。
沈清如抓着他的手更紧了,这个男人真的愿意为了她去冒险!
想到这里她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却带着笑……
“呦,怎么还哭了……”
陈卫东赶忙掏出一块手绢给她擦眼泪。
沈清如这才发现父母还在旁边,羞涩的夺过手绢,躲到苏宛贞身边。
沈柏儒见事情似乎有转机,忙问道,“卫东,你有什么计划?会不会有危险?”
苏宛贞也忙跟着说道,“对啊!你现在刚被定下入党积极分子。这个节骨眼上,做这件事,风险太大了!”
“也是我们没有考虑周全,一着急就着急忙慌的过来给你添麻烦了……”
“嗐,什么麻不麻烦的!我确实有个关于农业的副业计划,正愁找不到专业的人请教呢?”
陈卫东认真的说道。
“卫东,你快说说!别让我爹娘担心了……”
沈清如也急切的询问起来。
“果树嫁接技术!”
陈卫东抛出他早就规划的项目,这个项目原本计划在明年开春进行的!
只是鉴于现在情况紧急,也只能提前启动了。
正好吴曼青教授是农林方面的专家,这件事做起来就更有把握了!
“果树嫁接?你还懂这些方面的知识?”
沈柏儒惊讶了,他算的上是博览群书,也只是听说过,对这些一窍不通!
陈卫东才多大年纪?读过几本书?为什么懂得知识这么庞杂!?
而且好多东西并不是浅显的知道,而是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这个年轻人,他越来越看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