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沿着蜿蜒小径拾级而上,耳畔忽闻一阵清越鸟鸣,又有潺潺溪水之声隐约传来。
他抬头望去,但见山势高耸,云雾缭绕,不知这生机盎然的声响源自何处。
正自疑惑间,忽见半山腰处竟豁然开朗,现出一片平坦开阔之地。
此地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奇石罗列,更有许多不知名的珍禽异兽栖息其间,雾气飘摇宛若人间仙境,与山外的险恶江湖判若两个世界。
杨锦沿石阶步入这世外桃源,只见前方山壁上赫然现出一处洞府,门上以古篆刻着四个大字——“空灵仙府”。
杨锦见状,嘴角微露一丝苦笑,此地景色固然幽美,灵气亦远超寻常,确是一处难得的洞天福地、修炼圣境。
然而竟以“仙府”自居,可见这长生门主追求长生、妄图得道成仙的执念之深。
他信步而入,洞内竟别有洞天,显然已深入山腹。
但见幽谷通幽,两旁古木参天,奇花异草散发阵阵幽香。
然而,行不多远,一股浓烈而熟悉的血腥气味扑鼻而来。
杨锦心中一凛,循味而去,赫然发现前方竟也有一处血池!
其大小、布置,竟与血魔洞中所见一般无二,显然亦是用于那邪异无比的“换血”之术。
只是此刻池中空空,并无人在。
杨锦压下心中惊疑,继续前行。
前方出现一间石室,门楣上刻着“蛊室”二字。
刚一靠近,他便感到一丝极其熟悉的气息。
步入其中,只见石台之上供奉着两个金光灿灿、绘制着繁复虫纹的陶瓷宝瓶。
杨锦瞳孔一缩——这正是当日鬼婆婆被夺走的那两只“圣蛊鼎”!
蛊室之旁,竟是一处“阅剑台”。
台上整整齐齐陈列着近百把寒光四射的宝剑,剑身流转森然寒气,显非凡品。
再往前去,更是雕梁画栋,陈列着无数古玩玉器、名家字画,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这长生门积累之富,令人咋舌。
杨锦无暇细看这些珍宝,径直向前。
前方一道厚重的石门挡住了去路,门上亦刻着“空灵洞府”四字。
杨锦绕着石门仔细探查,却找不到任何机关枢纽。
正当他凝运内力,准备以无锋剑强行破门之时,那石门竟无声无息地自行缓缓开启!
门内是一处极为宽敞宏大的石室,四壁点着长明灯,将室内照得一片通明。
石壁之上,雕刻满了无数深奥诡异的符文,并插着许多样式奇古的阵旗,共同构成一个庞大而森严的阵法。
石室尽头的高台上,供奉着一尊极其诡异的雕像——人头兽身,面目狰狞,一双铜铃般的巨眼圆睁,怒视着殿中,散发着令人心悸的邪异威压。
雕像座下,是八只巨大的石刻蟾蜍,蟾口大张,分别对着八个方向,隐隐构成一个吸取灵气的法阵,似乎正将整个空灵山的灵气汇聚而来,滋养着那尊雕像。
雕像之下,一位须发皆白、眉长及尺、身着洁净白色道袍的老者,正闭目盘膝,安然打坐。
他气息绵长,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却又透着一股深不可测的威严。
而静立在一旁,束手恭立的,正是长生门门主黄振虎。
此时他见到杨锦闯入,脸上竟无大殿中的半分慌乱,反而微微躬身,对那打坐老者低声道:
“师父,他来了。”
杨锦心中一震!
此人竟是黄振虎的师父,那岂非就是传说中那位精研周易、智慧超群的天才!
能以七块长生诀残片为基,破解其中奥秘,从而窥得无上修行之法。
武功臻至化境、并精通延年益寿之术的武林高人!
传闻他已活过三个甲子,早已不理门内俗务,一心钻研道法,已至顿悟飞升的边缘。
而他身旁的弟子黄振虎,近年来却痴迷女色权柄,耐不住清修之苦,早已放弃修道之心,只求益寿延年,永享富贵。
此刻,杨锦持剑立于这灵气充沛的洞府之中,面对这历届两位长生门的门主。
他握紧无锋剑,正要上前,那打坐的老者却并未睁眼,缓缓开口道:
“虎儿,师傅近几日顿觉得道之境,有所得悟。
这枯寂洞府,清苦修行,证道飞升之路,你可有意学习?”
黄振虎连忙躬身,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卑与畏惧:
“师父明鉴,弟子……弟子实在耐不住这份清苦,也……也无师父您老人家那般通天慧根。”
老者闻言,坦然一叹:
“既无此心,便留在这红尘俗世,做个地上的‘逍遥仙’吧。”
说罢,他才缓缓转向杨锦的方向,虽未睁眼,却仿佛已将来人看得一清二楚:
“年轻人,能寻至我这空灵仙府,亦是你的造化。
老夫念你年幼无知,又与长生诀似有缘法,今日不欲为难于你,速速下山去吧。”
黄振虎急道:“师父!这……”
老者伸手阻止了他的话。
杨锦目光坚定,无锋剑遥指前方,声音清朗却掷地有声:
“这么多年来,长生门为祸江湖,恶行累累。
此门不除,武林永无宁日,也难向天下人交代!”
老者闻言,竟发出一阵低沉的笑声,笑声中带着一丝漠然与嘲讽:
“江湖纷争,弱肉强食,自古皆然。
打着替天行道、为民请命的旗号,不过是可笑的自欺欺人。
人心本恶,与禽兽何异?
难道仅凭你们‘天’字号那套迂腐、虚妄的理念,就能教化众生,涤荡乾坤?
真是幼稚!”
杨锦听得眉头紧锁,“天字号道家”?
他从未听过此种说法,世间道门虽有正邪之分,却何来“天字”一说?
老者见他面露疑惑,却也不屑解释,语气转冷:
“既然不听良言相劝,那便……留下受死吧。”
话音未落,杨锦骤然感到一股庞大无比、宛若天威的恐怖气息自老者身上爆发开来!
那气息凝实厚重,瞬间将整个石室笼罩,更如泰山压顶般向他碾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