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六年学制
自称为【政】的少年,在第三年,便从稷下学宫消失
再未有出现过
..
韩非多方打听,最后得知
【政】原名赵政,是秦国给赵国的质子
他今年不来上学,是因为……他要回去秦国,当少年的秦王
..
十三岁的秦王啊……
原来……政,只有十三岁啊……
..
韩非想起,那时的【政】,嗓音稚嫩,与他吹牛
“若有一日,我为大王,我要叫车同轨!书同文!”
“若有一日,我为大王,凡人与修士、富贵与寒门,再无阶级!”
“若有一日……我要请韩非,当我相国!”
韩非想起那个,自己眼中小小孩童,与自己吹过的牛
他如今,已是少年秦王
韩非……仍然还是韩国的破落贵族
..
别人,都以十三岁的秦王,而津津乐道
只有韩非……很担心他
..
十三岁的少年,十三岁的大王
终究,只会沦为权臣的傀儡……
韩非想要帮助他,却……无能为力
在稷下学宫,韩非仅仅只是一名优秀学子
在韩国,韩非只是一脉破落贵族……
……
..
转眼数年过去
韩非留在稷下学宫,任一门博士
而当年的赵政,已经拥有许多传说
更是成为了,小说家话本之中……常客……
——
秦王政,单名为【政】
关于【政】,神州有许多流言
有人说他叫做赵政,是赵姬与赵人私通,所生
有人说他叫做吕政,是赵姬与吕不韦偷情,所生
也有人说,他是秦异人与赵姬所生,应该叫做嬴政
..
他十三岁即位,拜吕不韦为仲父
国家政事,皆由吕不韦把持
小说家话本之中,将他称作傀儡君王
成为坊间笑谈
..
他二十一岁,亲政
传说那日,吕不韦正在朝堂发号施令
政,缓缓走来
他的身边,有鹰狼护道
咸阳城的云层,因为他的呼吸,而有所律动
他身后,跟随着三十六鹰卫与七十二狼卫
肃清朝堂
凡有不从,当场斩杀
..
那日,政,甚至未有亲自动手
仅仅是一八零八鹰狼卫,便将朝堂肃清
不从者……死
从者,跪伏
..
那日,大秦朝臣、权臣
齐齐跪地,山呼——大王!
……
..
后来,没有费去几年
秦国,便成为神州诸国口中——强秦
有人说,秦王政,残暴
有人说,秦王政,狠辣
有人说,秦王政,是吕不韦或者赵人,与赵姬生出的野种
有人……
..
诸国,用最恶毒的语言抨击秦王政
诸国,编写最令人难堪的故事,羞辱他
诸国儒生,写了许多故事与‘史’
抹黑他、编排他、侮辱他……
却始终不可否认——他的强大
所有人族,都在抨击秦王政的残忍与暴虐
却从来没有人族,抨击他的能力与作为
哪怕是那些儒生,也不会编出他行为不端的故事
因为……没有人会相信,秦王政在残暴以外,会有任何缺点
..
当然,除了贱儒们
..
便连周室如今的‘天子’,都未必有人知道名讳
春秋诸侯之国,几十上百之数
各国国主,姓名谁又记得?
唯有强秦之主,世人皆知
..
他,单名——政
..
周室有天子,春秋有百国,百国有七雄
其中可有一人,可比秦王政?
妇弱皆知,孩童亦识?
——
自从,【政】离开稷下学宫
韩非每过一旬,便能够听到他的传闻
韩非从前所认识的【政】,在稷下学宫,无比低调
除了韩非与荀子、庄子,便再没有人知道
若是他想,他便是当年的稷下学宫,历届大比
第一人
..
他那时年纪,明明就只是一个孩子
可每当韩非想起当年,稷下学宫历届大比之日
政,看向那些争夺排名的学子之时
他眼中神色,就像是成年大人
他看着那些‘弱小孩童’做些孩童嬉戏,还偏要争抢第一
眼神之中,只有滑稽
……
..
后来,韩非听闻
那个叫做阿房的女子,离开了政
听闻,他性情日益暴虐
韩非想起当年的政,心中不信
便偷偷去了一次秦国……
……
..
那日的咸阳城中,韩非游走许久
只见凡人乐业安居,满城笑颜
更见修士对凡人礼敬,互不干预
..
更有甚之
咸阳城中修士,不使灵石交易,而用凡人金银
韩非扮成游商,从一修士口中得知
在秦国,凡人与修士……
车同轨,书同文
度、量与衡,一统
韩非又有听说,这是秦王政,以商鞅之法制,以天下一统之决心
为这秦国,树立的规矩!
..
后来,韩非回去稷下学宫
他在荀子门前,跪了一夜
荀子,一声未吭
..
韩非,决定弃儒从法
学秦之商鞅
韩非,愿意为他所见那日的大秦,付出许多
..
韩非所见大秦
修士礼遇凡人,灵石与金银称价
整座咸阳城,只有一种文字,秦字
韩非坚信
咸阳城中景象,便是神州该有的未来
亦是人族未来
——
秦王政,抚摸着【和氏璧】,对着雏鹰与幼狼虚影唠叨
“韩非不知,他那日来到大秦,孤便知晓。”
“孤以为,他见到那日的咸阳城,便会与孤叙旧。”
“孤……低估了他的骄傲……”
——
后来的韩非,从稷下学宫请辞
回到了韩国
他想要改变韩国,想要改变自己的祖国
韩非以为……自己满腹学识,更有极高修为
尤其,自己是在天下第一的稷下学宫毕业
韩王,定然能够将自己奉为上宾
..
韩非,欲以法制
强韩国
韩非认为,自己在韩都新郑,定然能够有所作为!
当日之秦国咸阳,便是后来的韩国新郑!
韩非出发之时……对此无比相信
直到几年以后……
——
咸阳宫中的秦王政,摸着【和氏璧】
笑着说
“后来啊,孤那日批奏批累,正想要休息。”
“看见身旁,有些‘杂书’,就翻看了几眼。”
..
“哈哈哈哈啊哈!”
“孤,一眼便有认出,那是韩非所作学问。”
“《孤愤》、《五蠹》、《内储说》、《外储说》、《说林》、《说难》……”
“如此才华,比当年商鞅,青出于蓝。”
“韩非,是我大秦,最需要的人才!”
“孤却好奇,如此才华斐然的着作,应该都是各国秘政,为何会沦落成为杂书?”
“孤,叫来李斯。”
“李斯那时回答,令孤啼笑皆非。”
“哈哈哈哈!”
“如此天妒之才!在韩国却不得志!”
“哈哈哈哈哈!”
..
“孤在那时,便欲请韩非,修改商鞅法制,使我大秦更强。”
“孤,去到韩国。”
“却发生了……更加令人啼笑的事情……”
——
神州正史记载
多年以前,秦王政亲率大军奔赴黄河以南,压境七雄之——韩国
韩废王亲率满国贵族,对秦王政乞降
韩废王言:秦国尚在养精蓄锐,攻韩会有损耗
韩废王,试与秦王商量
割十城以换退兵
秦王政言:孤要韩非,韩非来,兵则退
..
韩废王环顾左右贵族贵室,询问韩非何人?
更是使韩国宗师,术法神通盖满全国,满国招榜
..
也才过了盏茶时间,城中缓缓走出一人
他轻袍如雪,缓步如云
他来到秦军之前,对秦王政施以大礼
——
那日,韩非孤身而来
孤身面对,秦王政的压城大军
..
韩非:“政,好久不见。”
秦王政:“韩非,好久不见。”
..
秦王政:“你可愿意来到大秦,以法治我大秦?”
韩非环视左右,却发现身边没人
他又看向了身后好远,才见到了那些韩国贵族
“政,对不起。”
“如今的我,毫无作为。”
“还不配……与你并肩。”
“更不配……做你的臣子……”
..
秦王政:“好,孤,等你。”
..
韩非对秦王,再施一礼
便兀自遁走远去
他遁走的方向,是齐鲁之地,是稷下学宫……
——
咸阳宫中的秦王政,将【和氏璧】收回袖中
淡笑道
“他从来,都那么骄傲。”
“只有那么骄傲的人,才与孤,最合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