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喜庆余温尚存,张彬与陈雪便踏上了返回第七研究所的归程。探亲之旅圆满顺利,情感得以安顿,但张彬清楚,他的主战场始终在那遍布图纸、仪器与金属气息的研究所。
回来后的第二天,他刚刚处理完积压的部分项目文件,钱所长便派人来叫他去办公室。走进那间熟悉的办公室,张彬发现除了钱所长,沙发上还坐着一位陌生人。
此人约莫四十岁年纪,穿着普通的深蓝色中山装,身形消瘦,面容平凡,属于扔进人海便难以辨认的类型。但他坐在那里,腰背自然挺直,眼神平静无波,看向张彬时,却带着一种仿佛能穿透表象的审视力。张彬九转不灭体第四重的敏锐感知,能隐约察觉到对方体内气血凝练,显然也非寻常人物。
“张彬同志,来了。”钱所长神色比往常更为严肃,他指了指那位陌生人,“这位是林同志,有重要事项与你谈。”说完,钱所长对林同志微微颔首,竟主动起身离开了自己的办公室,并轻轻带上了门。
室内只剩下两人。林同志没有起身,只是伸手示意张彬在对面坐下。他的动作简洁精准,没有一丝多余。
“张彬同志,”林同志开口,声音平直,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份量,“根据你自进入第七研究所以来的表现,包括在‘算筹’项目、新型能源电池预研、外骨骼助力系统以及相关理论探索中展现出的卓越能力、坚定立场与巨大潜力,经过多层审议与严格筛选,现正式征询你个人意见,是否愿意加入国家一项高度机密的人才储备与培养计划——‘雏鹰’计划。”
“雏鹰……”张彬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神色不变,静待下文。
林同志继续阐述,语速平稳:“该计划旨在选拔并培养一批根正苗红、具备顶尖专业素养与战略思维的青年人才,作为未来国家核心科技与战略领域的骨干储备。加入计划,意味着你将接受更严格的纪律约束,承担远超当前密级的重大任务,面临更高强度的挑战与压力。”
他略微停顿,目光如炬,锁定张彬的双眼:“同时,你也将获得接触更核心科技动态、调动更广泛研究资源、得到国家层面更大力度的支持与保护的资格。你的才华,将拥有一个更广阔、也更危险的舞台。”
张彬没有立刻回答。他脑海中瞬间闪过“南天门计划”的加密笔记,闪过那些尚停留在理论或实验室阶段的前沿构想。这个“雏鹰”计划,不正是一个将他脑中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逐步、合理、可控地转化为国家实力的绝佳渠道吗?更严格的纪律和更重的任务,本就是意料之中。而更核心的接触与更大力度的支持,正是他所需。
“我接受。”张彬声音沉稳,没有任何犹豫。
“很好。”林同志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这是加入计划需要签署的保密协议,等级为‘绝密·核心’。”
张彬接过文件,快速而仔细地阅读。条款极其严苛,明确了终身保密义务、限制接触人员范围、接受特定审查与安排等。他拿起钢笔,在指定位置签下自己的名字,笔锋稳健。
林同志收起签好的协议,神色依旧严肃:“你的代号暂定为‘青鸾’。具体任务指令、联络方式及后续安排,会通过安全渠道另行通知。‘雏鹰’并非温室,首次集体任务或适应性培训预计将在近期启动,做好准备。”
他站起身,向张彬伸出右手:“欢迎加入,张彬同志。希望你能如雏鹰展翅,不负期待。”
张彬与之握手,感受到对方手掌传来的稳定力量:“必当尽力。”
林同志离开后,钱所长才重新回到办公室。他看着张彬,目光复杂,有骄傲,有期许,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都谈妥了?”钱所长问。
“是,所长。”张彬点头。
钱所长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研究所的景色,缓缓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更高的天空意味着更大的风浪。记住,无论飞多远,七所始终是你的一个家。凡事,慎之又慎。”
“我明白,谢谢所长。”张彬能感受到钱所长话语中的分量与关怀。
离开所长办公室,张彬回到自己的房间。他拿出加密笔记本,在“南天门计划”总纲下方,慎重地添上一行字:
“已入选‘雏鹰’计划。此为国家层面之人才通道,纪律更严,任务更重,然平台更高,资源更广。乃逐步输出先进理念、撬动现实科技树之关键支点。需善用此身份,审慎布局,步步为营。”
他意识到,从这一刻起,他的舞台不再局限于第七研究所,他的视野必须投向更宏大的格局。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加密通讯技术(可防止当前20年监听技术)】
一套基于复杂非线性算法和动态密钥管理,远超当前时代水平的数字加密原理与技术细节涌入脑海。其设计之精妙,足以在理论上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抵御未来二十年内可能出现的任何监听与破译手段。
张彬心中一动。这项技术,不正适用于“雏鹰”计划成员之间,或者与上级联络人之间的安全通信吗?或许,这签到所得,本身就是为适应新的身份和任务而准备。
他将这项技术的核心原理与算法框架,作为加入“雏鹰”后的第一个“理论贡献”雏形,默默记下,等待合适的时机提出。雏鹰已初啼,更广阔的天空与更强劲的气流,正在前方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