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深吸一口气,起身点燃了更多的烛火,让书房变得明亮起来。他知道,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无论还有多少困难,我都要带领革新派为陈凡争取公正。”李大人低声自语,随后便开始整理桌上的资料,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经过李大人连日来不辞辛劳地奔走劝说,那些原本在刘尚书威胁下动摇的革新派官员,终于被他的诚意与坚定信念所打动,重新坚定了支持陈凡的决心。这日,他们依照约定,再次齐聚在那座隐秘府邸。府邸四周静谧无声,唯有院内的松柏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众人踏入正厅,厅内烛火通明,一张宽大的圆桌置于中央,桌上早已摆满了笔墨纸砚。李大人站在桌前,神色庄重,目光扫过每一位官员,说道:“诸位大人,如今我们再次相聚于此,便是要为陈凡在朝堂上的辩护全力以赴。陈凡的发明对国家的益处有目共睹,我们绝不能让他蒙冤受屈。”
官员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神情。赵铭率先开口:“李大人说得极是,我近日收集到了不少资料,证明陈凡所发明的农耕器具大大提高了农田的产量。在一些偏远乡村,百姓们使用之后,收成比以往增加了两成有余。”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一叠纸张,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详细的数据和村民的证言。
孙正也紧接着说道:“我也有所收获。陈凡对工坊生产流程的改进,使得各类器物的制作效率大幅提升,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增加了不少对外出口,为国家带来了可观的财富。这是各地工坊呈上来的报告。”他将手中厚厚的一沓文件放在桌上,纸张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其他官员也纷纷响应,各自分享着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有的提到陈凡发明的水利设施,让干旱地区的农田得到了有效的灌溉;有的说起陈凡对商业运输工具的改良,降低了物流成本,促进了贸易繁荣。一时间,正厅内讨论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非凡。
李大人一边倾听,一边仔细记录着关键信息。待众人发言完毕,他说道:“诸位大人收集的资料都至关重要,这些都是我们为陈凡辩护的有力武器。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完善,使其更具说服力。”
于是,官员们纷纷围坐在桌旁,开始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他们时而低声讨论,时而奋笔疾书,将零散的信息梳理成清晰的脉络。烛光在他们脸上跳跃,映出专注而严肃的神情。
经过一番紧张的整理,辩护内容已具雏形。然而,众人深知,刘尚书等人必定会在朝堂上百般刁难,因此还需制定详细的应对策略。
李大人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刘尚书等人定会以陈凡的发明违背祖制为由进行反驳,我们需从祖制的本意出发,阐述陈凡的发明实则是顺应时代发展,对祖制的合理创新,而非违背。”
赵铭点头表示赞同:“李大人所言极是。此外,我们还应提前预想他们可能提出的其他质疑,比如发明对传统行业的冲击。我们要准备好应对之策,说明这种冲击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升级和发展。”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应对策略。他们设想了刘尚书等人可能提出的刁钻问题,并一一商讨出了回答方案,确保在朝堂上能够应对自如。
随着讨论的深入,天色渐亮,晨曦透过窗户洒在众人身上。经过一夜的努力,辩护内容和应对策略都已准备妥当。官员们虽然面容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自信与期待。
李大人看着众人,欣慰地说道:“诸位大人,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如今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相信在朝堂上,我们定能为陈凡洗清冤屈。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刘尚书等人必定也会有所准备。这场朝堂之争,必将异常激烈。”
官员们纷纷握紧拳头,齐声说道:“我们团结一心,定能胜出!”声音在正厅内回荡,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革新派团结一心,准备在朝堂上为陈凡展开辩护,但刘尚书等人必定也会有所准备,这场朝堂之争究竟谁能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