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送走众人,独自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眉头紧锁。他深知,赵太师和大皇子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场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悄然酝酿。而朝堂上那些态度复杂的中立官员,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该如何应对这重重危机,陈凡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窗外的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寒意,仿佛预示着未来的艰难险阻。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陈凡坚毅的脸上。他早早便起身,精心整理好水利改革相关的账目和文件,将它们仔细地装入一个木匣之中。每一份文件,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也承载着他自证清白的希望。
踏入朝堂,陈凡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如芒在背,有敌意,有审视,也有期待。他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到朝堂中央,先是向皇帝恭敬地行了一礼,而后挺直身躯,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陛下,诸位大人,昨日臣仓促之间未能详尽说明,今日,臣愿将水利改革之事的每一个细节,都毫无保留地呈于诸位面前。”
皇帝微微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陈凡,朕且听你说。”
陈凡定了定神,开始详细阐述起来:“此次水利改革,关乎民生,意义重大。在物资采购方面,臣皆是按照市价,与各地信誉良好的商家进行交易,每一笔款项都有详细记录。”说着,他打开木匣,拿出一叠账目,呈给一旁的太监,由太监转呈给皇帝。“这些账目,清楚地记录了每一次采购的时间、地点、数量以及价格,诸位大人尽可细细查验。”
接着,陈凡又说道:“人员管理上,臣选拔的皆是有经验、有能力之人,且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监督与考核。改革的规划,是为了疏通河道、加固堤坝,使周边农田免受水患之苦,长远来看,更是为了增加朝廷赋税,增强国力。”他一边说着,一边展开一幅水利改革的规划图,上面详细标注着各个工程的位置、进度以及预期效果。
大皇子在一旁听得不耐烦,冷哼一声道:“陈凡,你不过是在狡辩罢了,这些账目和规划,焉知不是你事先伪造好的?”
陈凡目光坚定地看向大皇子:“大皇子此言差矣,若账目是伪造,又怎经得起细细核查?况且,参与此次水利改革的诸多人员,皆可作证。”
这时,朝中一位正直的官员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陈大人所言之改革规划,臣也曾有所了解,确是利国利民之举。且陈大人一向行事谨慎,奉公守法,此次之事,恐有蹊跷。”
紧接着,又有几位官员纷纷附和:“陛下,臣等也认为应详查此事,不可轻信无端指责。”
朝堂上顿时分成了两派,支持陈凡的官员与大皇子及保守派官员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支持陈凡的官员们言辞恳切,从水利改革的实际意义出发,力证陈凡的清白;而大皇子和保守派官员则依旧咬住所谓的“谋反”不放,言辞激烈地指责陈凡。
大皇子涨红了脸,大声说道:“陈凡意图扩充势力,其心可诛,诸位莫要被他蒙蔽!”
一位支持陈凡的官员反驳道:“大皇子,说话需有真凭实据,若无确凿证据,怎能随意给陈大人扣上谋反的罪名?”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朝堂上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争吵声在空旷的朝堂内回荡。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目光在两派官员之间来回扫视,脸色阴晴不定。
陈凡看着这激烈争论的场面,心中明白,虽然有正直官员为自己说话,但局势依旧严峻。大皇子和保守派官员显然不会轻易罢休,他们必定还会想尽办法来打压自己。这场风波,远未平息。自己能否彻底洗清嫌疑,摆脱这场危机,仍是未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