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的意识,沉浸在那片如同浩瀚星空的【家族天赋树】界面中。
这个界面,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整个天赋树,以“王氏家族”为主干,向上延伸出无数的分支。大部分分支都是灰色的,处于未激活状态。只有代表着王徽和他三个儿子的几个节点,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在界面的顶端,有两个数值在闪烁。
【家族声望:850】
【家族财富:1,250,000】
王秀明白,这应该就是他用来“加点”的资源。声望,是通过家族成员获得官位、名声、社会地位等方式积累的。财富,则是家族所有产业换算成的统一货币单位。
他将意念集中在长子王佑的那个光点上。
瞬间,一道信息流涌入他的脑海。
【姓名:王佑】
【身份:王氏第三代嫡长孙】
【当前状态:幼童】
【可激活天赋方向:政治系、军事系、文学系……】
下面罗列了数十个大类的天赋方向,每个大类下,又有无数个具体的天赋。
比如“政治系”下,就有“从龙之臣”、“治世能臣”、“权谋大家”、“封疆大吏”等不同的发展路线。
王秀看得眼花缭乱,但他的思路却非常清晰。
对于长子王佑,他的定位是家族的守护者,是政坛上的不倒翁。他不需要像他爷爷王缙那样,一鸣惊人,光芒万丈。他需要的是“稳”。
王秀仔细浏览着“政治系”的天赋。
他首先看到了一个名为“相位之才”的顶级天赋,需要消耗1000点声望和50万财富。这个天赋的说明是:【有极大概率官至宰相,权倾朝野】。
王秀只是看了一眼,就毫不犹豫地跳过了。
宰相?太危险了!
那句他操控着王缙临终前的告诫子孙的“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永远不要站到最高处”,言犹在耳。王家的家规第一条,就是“不涉储位,不争大宝”。虽然宰相不等于争大宝,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距离权力的旋涡太近,同样是高危职业。
他的目标是千年世家,不是昙花一现的宰相豪门。
他耐心地向下翻找,终于,一个不起眼的中级天赋,吸引了他的注意。
【天赋:中正平和】
【类型:政治系\/被动】
【消耗:100声望,10万财富】
【效果:拥有此天赋者,性格沉稳,行事周全,不易被情绪左右。在官场中,不易树敌,容易获得上级和同僚的信任,官运平顺,少有大起大落。】
就是这个!
这简直是为王佑量身定做的天赋!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稳稳当当地做官,熬资历,积攒人脉,成为朝堂上一棵谁也推不倒的常青树。这才是王家继承人最理想的状态。
“激活【中正平和】!”王秀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
瞬间,【家族声望】减少了100点,【家族财富】减少了10万。而代表王佑的那个光点,猛地亮了一下,光芒变得比之前稳定和厚重了许多。
加完这一点,王秀并没有停下。他又在众多辅助天赋里,为王佑挑选了两个。
【天赋:强身健体】
【类型:通用\/被动】
【消耗:50声望】
【效果:提升体质,减少生病的概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想在官场上熬得久,必须得有个好身体。这个必须点。
【天赋:过目不忘】
【类型:学习\/被动】
【消耗:100声望】
【效果:大幅提升记忆力。】
作为文官,读书是基本功。有了这个天赋,王佑在科举之路上,将会顺利得多。
“激活!”
为长子规划好未来后,王秀的意念,又移到了次子王策的光点上。
对于王策,他的定位是军中良将。
他直接点开了“军事系”天赋树。
与政治系的含蓄不同,军事系的天赋,充满了简单直接的武力味。
【天赋:封狼居胥】、【多多益善】、【文武双全】……
王秀的目标非常明确,他先锁定了一个初级天赋。
【天赋:武艺高超】
【类型:军事系\/被动】
【消耗:50声望,5万财富】
【效果:拥有此天赋者,包含对身强体壮天赋的概括,后续可升级扩展,后续路径多多。】
虽说王家有着祖辈的余荫,但他一旦从军,还是不会有太高的位分,大概率是冲锋陷阵一类,哪怕是军队的后勤,也有着丧命的危险,所以这个天赋必不可少,可以为他增加一些保命的底气。
至于后续,那就等到他真的从军后,观察他的后续发展再继续吧。
最后,是三子王谦。
他的定位是文化宗师,家族的清流和名望担当。
王秀在“文学系”和“学术系”里,为他精心挑选了两个核心天赋。
【天赋:文思泉涌】
【类型:文学系\/被动】
【消耗:150声望】
【效果:大幅提升文学创作能力,有较高概率成为一代文宗。】
【天赋:格物致知】
【类型:学术系\/被动】
【消耗:150声望】
【效果: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极高的领悟能力。】
王秀为他选择“格物致知”,是藏了私心的。他知道,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他希望王谦不仅能成为一个大文豪,还能在“科学”的领域,为这个时代,也为王家,埋下一颗超前的种子。
这,是为更遥远的未来,布下的闲棋。
王秀看着天赋树上,三个熠熠生辉,沿着不同轨迹延伸的光点,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老父亲般的欣慰笑容。
种子,已经种下。
当然,天赋不等于一切。从第二天开始,王徽(王秀)便开始了他“因材施教”的百年大计。
他为三个儿子,请了完全不同的老师。
给长子王佑请的,是当朝德高望重,最重品行修养的儒学大师。教导他为君之道,为臣之礼,教他中庸平和,行事周全。
给次子王策请的,则是王家的护院,由他们教导王策武艺,在平时也会和三子一同学习文化。
给三子王谦请的,是像李白那样的风流名士,教他诗词歌赋。同时,王徽还亲自带着他,去伊水庄园的窑厂和农田,让他亲手去接触那些工匠和农具,鼓励他去思考“为什么”。
三个孩子,在父亲精心设计的道路上,开始了他们截然不同的人生。
时间,就在这种平静而充实的规划中,又过去了几年。
大唐的年号,已经悄然变成了天宝。
那个曾经英明神武的皇帝李隆基,在长久的和平与享乐中,渐渐失去了进取之心。朝堂之上,一个口蜜腹剑的宰相,正在悄然崛起。
他的名字,叫李林甫。
盛世的阴影,已经开始浮现。
这一天,王徽正在书房里,考校三个儿子的功课,管家福伯却神色慌张地闯了进来。
“家主,不好了!宫里来人了!”
“何事惊慌?”王徽放下书,皱眉道。
“是……是圣上身边的杨贵妃娘娘派人来的!”福伯的声音都在发抖,“说是……说是李太白他……他出事了!”
王徽(王秀)心中猛地一沉。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他知道,李白那桀骜不驯的性子,终究不适合在那个华丽的牢笼里,最终他还是惹出了滔天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