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链施压”如同一柄重锤,将蔡孝乾(“张先生”)的心理防线砸得摇摇欲坠。谷正文看着眼前这位面色惨白、冷汗淋漓、精神濒临崩溃的对手,知道火候已到。但他并未急于求成,给予最后一击。他深知,对付这种盘根错节的地下组织,仅仅撬开一个人的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利用其内部的裂痕,分而治之,才能将战果最大化。
他果断改变了策略,下达了新的指令:“将四人分开关押!断绝一切可能的联系!审讯同步进行,但侧重点不同。我要他们每个人,在绝对的孤立和压力下,说出自己的故事。”
命令迅速执行。蔡孝乾被单独押回重刑犯牢房,在绝对的黑暗与寂静中,承受着恐惧与未知的煎熬。而他的三名核心下属——“老刀”(财务联络)、“陈太太”(交通联络)和“老李”(宣传组织)——则被分别带入了三间布置相似的、阴冷压抑的审讯室。
谷正文坐镇中央指挥室,通过监听设备,同时监控着三间审讯室的进展。他手下的审讯专家们,根据他的指示,采取了不同的攻心策略:
对“老刀”:审讯官重点攻其“利”。他们摊开了从安全屋搜出的账本和汇票存根,厉声质问巨额经费的来源、流向以及经手人。暗示其问题严重,但若主动交代,或可视为被胁迫参与,有从宽可能。审讯官不断强调:“蔡孝乾自己生活奢靡,挥霍的都是你们辛苦筹措的血汗钱!你替他扛着,值吗?”
对“陈太太”:审讯官则攻其“情”与“惧”。他们展示了她与蔡孝乾秘密接头的照片,语气相对“缓和”地分析利害关系,强调她可能只是被利用、被蒙蔽,家庭子女尚在,若顽抗到底,将牵连家人。同时,又暗示蔡孝乾可能早已交代,将责任推给她。
对“老李”:审讯官攻其“名”与“理”。他们拿出搜出的宣传材料和微缩胶卷,斥责其“执迷不悟”、“为虎作伥”,试图从意识形态上瓦解其信念,同时暗示其组织已被彻底渗透,抵抗毫无意义。
三管齐下,在绝对的隔离和高压下,效果开始显现。
最先出现松动的是负责财务的“老刀”。他长期经手大量资金,对蔡孝乾的奢靡生活本就心存不满,自身对信仰的坚定程度也相对较弱。在审讯官持续不断的、关于“钱财来去”、“个人退路”的追问和威逼利诱下,他的精神防线逐渐崩溃。他无法解释清楚所有资金的明细,又害怕被当成主犯严惩。
经过数小时的拉锯战,在极度疲惫和恐惧中,“老刀”的心理防线出现了一道裂缝。为了自保,他初步交代了一些相对边缘的信息:他吞吞吐吐地承认了自己负责的部分经费转移渠道(如通过香港某商号洗钱),提到了几个用于接收和分发经费的低层级、非核心的联络点(如某个作为中转站的杂货铺、某个用于藏匿资金的仓库地址),并含糊地指认了另外两名负责具体运送资金的下线人员(并非核心领导层)。
这些信息,虽然并未触及组织的真正核心机密和最高领导人,但却像第一块被抽动的砖石,动摇了整个防线的根基。它证实了保密局侦查方向的正确性,提供了可供立即抓捕和进一步深挖的线索,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堡垒可以从内部攻破”!
谷正文在指挥室里,听着“老刀”断断续续的供述,脸上露出了冰冷的满意神色。他立刻下令:“根据‘老刀’的供词,立即行动!抓捕那两名下线,查封杂货铺和仓库!动作要快,要隐蔽!”
他同时指示对“老刀”的审讯官:“很好!继续施压,但暂时不要逼得太紧。给他一点‘希望’,让他觉得合作有用。下一步,要他详细交代与蔡孝乾的资金往来细节,以及他所知道的、蔡孝乾的其他秘密关系。”
“老刀”的初步崩溃,如同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虽然蔡孝乾和“陈太太”、“老李”尚未开口,但隔离审讯的策略已经奏效。谷正文手中有了新的筹码,他可以利用“老刀”的供词,去恐吓、讹诈其他三人,制造更大的猜疑和恐慌。
“把‘老刀’已经合作的消息,巧妙地‘泄露’给‘陈太太’和‘老李’。”谷正文冷笑着下令,“让他们猜猜,他们的‘同志’,都说了些什么?”
阴毒的离间计,开始上演。下一步,将是利用恐惧和猜疑,彻底摧毁这个濒临崩溃的团体,撬开所有秘密的保险箱。而这场审讯的每一个进展,都如同投向水面的巨石,其激起的涟漪,正迅速朝着城市另一端、那盏在静默中苦苦支撑的孤灯蔓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