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赤岩上的最后一点残雪,在初春的暖阳下悄然消融。新夏河谷熬过了第一个、也是最为艰难的严冬。冻土开始变得松软,溪流解冻,带着碎冰的叮咚声欢快流淌。曾被厚厚积雪覆盖的荒原,显露出它原始的轮廓,以及…人类在其上刻下的、清晰而充满希望的印记。

站在赤岩半腰的了望点向下俯瞰,洪天佑胸中激荡着难以言喻的豪情与欣慰。与去年深秋初划地界时相比,河谷的景象已焕然一新!

曾经杂乱无章、仅靠草绳木橛划分的田埂间,数百座形态各异的居所拔地而起。靠近溪流、地势稍高的核心区域,变化最为显着:

整齐的“排子屋”数十栋以土坯砖为主体、木架为骨的房屋,如同接受检阅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几条新辟的、用碎石和夯土垫平的“街道”两侧。这些房屋大多呈长方形,屋顶由王石头木工组统一制作的桁条支撑,覆以厚厚的茅草(部分混合了孙老泥烧制的少量粗糙瓦片),墙壁是双层草筋土坯砖垒砌,中间填充干草碎屑保暖。虽仍显粗糙(泥墙未干透处颜色深一块浅一块,茅草屋顶也厚薄不均),但门窗齐整(木框嵌着篾匠编织的草帘或薄皮),烟囱(孙老泥的得意之作)里冒着缕缕青烟,宣告着一个个安稳的小家已然成型。这便是移民们过冬的堡垒,也是新夏最坚实的根基。

粗犷的“木骨泥舍” 在土坯房外围和地势稍偏处,则是更多“木骨泥舍”。它们以更粗的原木为框架,树枝编墙,内外糊上厚厚的河泥,屋顶同样是茅草。虽不如土坯房规整保暖,但建造更快,成本更低,同样能遮风避雨。许多移民正忙着在屋前屋后开辟小菜园,或用捡来的石头垒砌矮墙。

宏伟的公共食堂聚居地中心,一座格外显眼的巨大长条形建筑巍然矗立。它由粗壮的硬木为柱梁,墙体是厚达一尺的双层土坯砖,屋顶覆盖着最厚实的茅草层,并优先铺设了孙老泥烧制的第一批相对规整的瓦片以防雨雪压垮。巨大的木门敞开,里面是成排的原木长桌和条凳。此刻虽未到饭点,但已有妇女在里面忙碌,准备着全营的伙食。烟囱巨大,炊烟最为浓郁,食物的香气远远飘散,成为整个聚居地最温暖人心的地标。

坚固的仓储中心紧邻公共食堂,是几座同样由粗木和厚土坯建造的仓库。地基由赵三锤带领石匠精心铺设了页岩,墙体更高更厚,门窗较小且装有结实的木闩。仓库周围,还特意留出了防火的空地。里面分门别类地堆放着宝贵的粮食种子、越冬剩余的肉干、狩猎组新获的皮毛、采集的草药、以及最重要的——王石头木工组日夜赶制出的农具(木犁、耙)、工具(斧、锯、刨)和赵黑塔铁匠铺千辛万苦锻造出的第一批铁质工具(锄头、柴刀、少量铁钉)。

威严的议事厅在公共建筑群的最前方,背靠赤岩,一座相对独立、更为庄重的建筑已初具规模。它采用了更好的木料(部分来自“海鹞号”维修替换下的船材),地基更高,墙体更厚,门窗框架上甚至能看到王大山等巧匠尝试雕刻的简单云纹。屋顶虽仍是茅草为主,但关键部位覆盖了瓦片。门前留出一片平整的空地,竖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一面深蓝底色、绣着金色龙纹环绕赤岩图案的“夏”字旗在春风中猎猎招展!这里,便是新夏的行政与决策中心。

王石头与木工他们成了最忙碌的人。从最初的燧石锯、简易刨凿,到如今拥有相对趁手的木弓锯、各式刨刀、凿子、钻子,工具在实战中不断改良。建造房屋的桁架、门窗、屋脊、乃至议事厅的雕花门框,都出自他们布满老茧和木刺的双手。王石头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料要省着用!这根木头,少说能出三根椽子加两个门框!” 木屑堆成了小山,成了孩子们玩耍的“雪堆”。

李虎与孙老泥的建筑大军经历了严冬的考验,土坯砖和火炕技术被证明是生存的关键。开春后,孙老泥指挥的制砖窑日夜不息,一板板掺了更多草筋(增加韧性)的土坯被送入窑中闷烧。李虎则带着庞大的建筑队伍,如同辛勤的工蚁,按照福伯规划的蓝图,将一块块还带着窑温的土坯砖垒砌成墙。孙老泥盘炕的技术愈发娴熟,新起的房屋几乎家家都有连接着土坯墙烟道的火炕,成为抵御春寒的利器。议事厅的地基,由赵三锤带人用河滩巨石和糯米混合的简陋灰浆(尝试品)砌得异常稳固。

铁匠铺的炉火几乎未曾熄灭。硬木炭的稳定供应和张豹猎获的兽皮(用于鼓风皮囊的修补和替换)是基础。在经历了无数次矿石淬火失败、废铁回炉后,赵黑塔终于摸索出相对稳定的火候和淬火介质(尝试用动物油脂混合水)。虽然成品依旧粗糙,刃口容易崩卷,但至少,铁质的锄头、镐头、柴刀开始批量装备开荒队伍!那几枚用废铁反复锻打、勉强成型的铁钉,更是被王石头当作宝贝,用在了议事厅最关键的榫卯节点上。铁匠铺里传出的、有节奏的锻打声,成为新夏工业文明最原始也最有力的心跳。

张豹与狩猎\/采集的人,为数百人提供肉食和皮毛(衣物、修补材料)是巨大压力。开春后,动物活动增多,但竞争也更激烈。张豹带人深入更远的丛林,陷阱与弓箭并用,同时加大了对可食用根茎、野菜的采集。收获的皮毛第一时间送到皮匠处处理,肉食则优先保障工匠和开荒重劳力的伙食。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亮赤岩,公共食堂的巨大烟囱率先升起炊烟。妇女们开始忙碌,大锅熬煮的混合粥(谷物、肉干、野菜)香气弥漫。下工号(铜锣)敲响,劳累一夜的人们拖着疲惫却满足的身体涌向食堂,捧着热气腾腾的粥碗,围坐在长条木桌旁,边吃边交流着技术难题,或开着粗豪的玩笑。孩子们在桌下穿梭嬉闹,捡食掉落的饭粒。

日间,聚居区内外一片繁忙。壮劳力们在各自分配的田地里奋力开荒,挥舞着新得的铁锄木犁;工匠们在工区专注劳作;妇女们或在菜园忙碌,或在溪边浆洗衣物、处理皮张;老人们则坐在自家屋前,用粗糙的工具修补着渔网或编织草鞋,照看着幼童。鸡鸣犬吠(营地已开始尝试饲养少数从移民船上带来的家禽家畜)声夹杂其中,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垦殖图景。

傍晚,结束了一天劳作的人们,最大的慰藉便是回到自己那虽简陋却温暖的家中。土坯房内,火炕散发的余温驱散春寒。何氏给怀中的孩子喂着熬烂的米糊,看着炕沿上丈夫留下的唯一遗物——一枚磨得发亮的铜钱,眼中虽有哀伤,却更多是对未来的期冀。孙大柱则兴奋地向邻居比划着,如何在自家分到的草场上,用新学的法子挖引水沟,准备开春后圈养第一批山羊。

议事厅前的空地,则成了新夏的“精神广场”。傍晚时分,常有人自发聚集于此。林阿水会在这里,向新来的移民讲述洪公的事迹和新夏的法规;识字的年轻人会借着篝火的光亮,磕磕绊绊地念诵福伯编写的《新夏识字歌》;偶尔,赵铁鹰会在此宣布重要事项(如新的开荒区域划分),或由王石头、李虎等匠头发布招募令。那面在暮色中依然飘扬的“夏”字旗,成为所有人心中不灭的灯塔。

洪天佑从赤岩走下,步入这初具规模的聚居区。脚下的碎石路虽不平整,却已被踩踏得坚实。土坯墙的凉意透过布鞋传来,带着泥土特有的踏实感。他走过飘着饭香的公共食堂,看过仓库门前清点物资的福伯,在铁匠铺外感受那灼热的炉火气息,最后停在那面猎猎作响的“夏”字旗下。

他抚摸着议事厅粗糙但坚固的木柱,目光扫过那些在自家门前忙碌、脸上带着满足笑容的移民,扫过远处田埂上奋力挥舞锄头的身影,扫过赤岩下这片由窝棚、土房、公共建筑组成的、充满生机的聚居地…

这里没有雕梁画栋,没有朱门高墙。有的只是泥土、木头、茅草、汗水与坚韧不拔的信念。但正是这最原始的堆积,却构筑了新夏最坚实的基础,承载着“150亩田、500亩草场”的宏伟蓝图,孕育着“大洋洲日不落”的渺渺希望!

“福伯,” 洪天佑的声音带着春日的暖意,“通知下去,春耕大典,就在议事厅前举行!让所有新夏子民都来看看,他们亲手建起的家园!让这‘新夏初貌’,刻进每个人的骨子里!”

春风吹过河谷,带着泥土解冻的清新气息,也带着新夏蓬勃生长的力量,吹向更辽阔的荒原。赤岩无声,却已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蛮荒到家园的第一次华丽蜕变。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