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汹涌,叛影初现
占领外围岛屿,如同在宇文皓精心构建的千礁界防线上撕开了一道血口。远征舰队依据夜玄宸派人送回的新水道图与敌情概要,开始谨慎地向礁群内部推进。主力战舰凭借射程优势,与隐匿于各岛礁的蓬莱守军进行激烈的远程对攻,炮弹与巨石在空中交错,轰鸣声震耳欲聋。
夜玄宸率领的锋矢营则固守已占领的岛屿,并将其命名为“前锋岛”。他们以岛屿为依托,不断派出小股精锐,清剿周边小岛上的残敌,拔除隐藏的弩炮阵地和祭坛,一步步压缩着蓬莱的防御空间。
然而,宇文皓的抵抗远比预想的更为顽强和诡异。蓬莱守军熟悉每一处暗礁、每一条水道,他们利用复杂的地形,神出鬼没,时而集中火力突击舰队侧翼,时而派遣水性极佳的死士潜泳破坏船底。那些被驱策的海兽虽因部分控制祭坛被毁而变得有些狂乱,但依旧在某种更高层级的力量影响下,不时对舰队发起亡命冲击。
战事陷入了胶着。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夜色降临,海风带来了白日的硝烟与血腥。前锋岛上,临时搭建的营寨中灯火通明,巡逻的士兵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漆黑的海面与丛林,不敢有丝毫松懈。
中军大帐内,夜玄宸正与几名将领以及精通机关、医药的随行人员商议军情。摊开在粗糙木桌上的海图,又多了几处新标注的敌方据点与危险水道。
“陛下,根据今日探查,通往主岛的核心水道有三条,皆被敌军重兵封锁,且布满了暗桩、水雷以及那种能喷吐毒液的珊瑚虫礁。”秦悍指着海图,面露难色,“强攻任何一条,恐怕损失都会极大。”
“舰队补给消耗速度超过预期,尤其是火油与箭矢。”另一名负责后勤的将领补充道,“伤员也在增加,虽随军太医竭力救治,但岛上湿热,部分伤员伤口开始溃烂,医药渐显不足。”
压力如同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远征军虽初战告捷,但若不能尽快打开通往主岛的局面,一旦补给耗尽或士气受挫,后果不堪设想。
夜玄宸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深知,宇文皓就是要用这种消耗战,拖垮他们。
“那些操控海兽与布置幻雾的祭坛,其符文与手法,与中原乃至已知的西域、南洋流派皆不相同。”随行的钦天监老博士,一位研究异闻古籍的学者,捻着胡须沉吟道,“老臣怀疑,这或许与传说中的‘墟’有关。”
“墟?”夜玄宸目光一凝。这个字眼,他在皇室秘藏的一些最古老的典籍中见过只言片语,通常与混沌、归寂、异力等概念联系在一起,语焉不详。
“是,陛下。”老博士神色凝重,“据某些孤本记载,‘墟’并非实体,更像是一种……力量的源头或者维度,与我们所处的现世规则迥异。若能引动‘墟’力,便可施展种种不可思议之诡术。前朝余孽宇文皓,或许便是得到了某种引动‘墟’力的法门,方能驾驭海兽、布设迷阵。”
帐内一时寂静。若真如此,他们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叛军,更是一种近乎未知的、诡异的力量体系。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陛下,巡哨士兵在岛屿西侧礁石滩,发现一名昏迷的渔民打扮之人!”侍卫入帐禀报。
众人皆是一怔。在这远离航路、战火纷飞的蓬莱外围,怎会出现普通渔民?
“带进来,小心检查。”夜玄宸下令。
很快,两名士兵抬着一个昏迷不醒、衣衫褴褛的男子进来。随行太医立刻上前检查。
“陛下,此人身体虚弱,有长期饥饿劳碌之象,身上多为旧伤,并无武器,也无修炼内力的痕迹,确似普通渔民。”太医回禀,“他是力竭昏迷,并无大碍。”
夜玄宸走到近前,仔细观察。此人面色黧黑,手掌粗糙,确与常年劳作的渔民无异。但其眉宇间,却隐隐带着一丝不同于寻常百姓的坚韧。
“弄醒他。”
太医施以银针,片刻后,那男子悠悠转醒。他先是茫然地看了看四周,待看到夜玄宸及其身后甲胄鲜明的将领时,眼中瞬间爆发出激动与难以置信的神色,挣扎着想要爬起行礼。
“草……草民阿礁,拜见……拜见天朝皇帝陛下!”他声音沙哑,带着浓重的当地口音,却说着字正腔圆的中原官话。
“你认得朕?”夜玄宸不动声色地问。
“草民……草民曾在多年前,于津门港远远瞻仰过陛下仪仗。”阿礁伏在地上,声音哽咽,“陛下,求陛下救救蓬莱岛上的百姓吧!”
此言一出,帐内众人皆惊。
“细细说来。”夜玄宸示意侍卫给他喂了些水。
阿礁缓过气,悲愤地叙述起来。他自称是蓬莱主岛上的原住民渔民世家,世代居住于此。前朝覆灭后,宇文皓率残部抵达蓬莱,以武力镇压了岛上原本的部族,将他们视为奴仆,强迫他们服劳役、献祭品,用以建造宫殿、布置机关、驯养海兽。
“那宇文皓自称‘圣主’,行事残暴,动辄以活人祭祀那所谓的‘圣坛’(很可能就是引动墟力的祭坛),岛上百姓苦不堪言,敢怒不敢言!”阿礁眼中满是恐惧与仇恨,“草民一家……一家老小,皆因未能按时缴纳渔获,被……被投入海中喂了海兽!”他泣不成声。
“你是如何逃出来的?”
“草民熟悉一条隐秘的水道,是祖辈传下,用以躲避风浪的,连宇文皓也不知道。近日听闻天朝王师前来征讨,草民便冒死潜水,想方设法逃出,就是想给王师报信,引路!”阿礁抬起头,眼中燃烧着希望的火焰,“陛下,草民愿为向导,带王师穿过一条秘密水道,直插蓬莱主岛腹地!只求陛下铲除国贼,还我蓬莱百姓安宁!”
他叩首不止。
帐内众人面面相觑,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若此人所说属实,远征军面临的僵局将瞬间打破!
但,这未免太过巧合。谁能保证这不是宇文皓的苦肉计?
卫霆(通过传讯系统得知此事)立刻传来警示:“陛下,此人之言不可轻信!或许是宇文皓派来的奸细,意图引我军入瓮!”
秦悍也低声道:“陛下,防人之心不可无。末将观此人,虽看似普通渔民,但能在如此严密封锁下逃出,本身就不寻常。”
夜玄宸凝视着伏地不起的阿礁,目光深邃,仿佛要穿透他的皮囊,看清其内心真实想法。龙气微微感应,此人身上并无修炼者的气息波动,情绪中的悲愤与渴望也似乎不似作伪。
但宇文皓诡计多端,岂会留下如此明显的漏洞?
“你说你熟知秘密水道,可能绘出图来?”夜玄宸缓缓开口。
“能!草民能画!”阿礁连忙点头。
士兵拿来纸笔,阿礁趴在地上,颤抖着手,却异常清晰地绘制出了一条曲折的水道路线,其中标注了几处极其隐蔽的入口和需要避开的暗流区,与远征军目前掌握的海图有不少出入,却又巧妙地连接了几处已知的安全点,看起来颇具可信度。
“陛下,此图……似乎有些道理。”老博士看着草图,沉吟道,“这几处暗流,确与古籍记载的某些水文现象吻合。”
夜玄宸沉默片刻,忽然问道:“你既世代居住蓬莱,可知岛上有一处名为‘归墟之眼’的地方?”
这是他从未对外人提及,仅在少数几卷提及“墟”之力的皇室秘典中看到的古老称谓,连崔琰也未必知晓。
阿礁愣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茫然,随即努力回忆道:“归墟之眼……草民未曾听过此名。不过,岛中央圣坛所在的山谷深处,有一处深不见底的寒潭,终年笼罩黑雾,潭水冰冷刺骨,连羽毛都会沉底。宇文皓严禁任何人靠近,称其为‘圣潭’。不知……是否与陛下所说之处有关?”
夜玄宸眼中精光一闪而逝。寒潭、黑雾、沉羽……这些特征,与秘典中对“归墟之眼”伴生现象的记载,确有几分相似!
这增加了阿礁话语的可信度,但依旧无法完全排除这是宇文皓精心设计的陷阱——一个连细节都考虑周全的陷阱。
“将他带下去,好生看管,给予饮食。”夜玄宸下令。
阿礁被带走后,帐内陷入激烈的争论。
一部分将领认为机不可失,当立即组织精锐,由阿礁引路,奇袭主岛。另一部分则以卫霆为首,坚决反对,认为风险太大,一旦中伏,主力舰队将失去皇帝指挥,后果不堪设想。
夜玄宸抬手,止住了众人的争论。
“真与假,一试便知。”他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但朕,不会将全军命运,系于一个来历不明之人之手。”
他走到沙盘前,目光锐利。
“秦悍,你即刻从锋矢营及影卫中,挑选二十名最精锐、最擅长潜伏与水战的好手,组成斥候队。由你亲自带领,随那阿礁,按他所绘路线,潜入探查。”
“臣领命!”秦悍肃然应道。
“记住,你们的任务不是战斗,是确认水道真实性,探查主岛沿岸防御虚实,尤其是那‘圣潭’所在区域。若遇危险,立刻撤回,不得恋战。”夜玄宸叮嘱,“朕给你们两天时间。两天后,无论成败,必须返回。届时,以红色信号弹为号,若遇险,则发射绿色。”
“遵旨!”
“同时,”夜玄宸看向其他将领,“舰队明日拂晓,对三条主水道同时发起佯攻,声势要大,吸引敌军注意力,为斥候队创造机会。”
“是!”
命令迅速下达。秦悍立刻前去挑选人手,进行准备。舰队也开始调整部署,准备明日的大规模佯动。
夜玄宸独自走出大帐,海风带着凉意吹拂着他的面颊。他望向主岛方向,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礁石与迷雾。
阿礁的出现,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这或许是打破僵局的关键,也可能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在赌。赌的是阿礁对宇文皓的仇恨是真,赌的是自己对细节的洞察无误,赌的是大夜将士的忠诚与能力。
而远在蓬莱主岛,那座依托山势修建、风格诡谲的黑色宫殿深处,身披暗紫长袍的宇文皓,正通过一面氤氲着雾气的水镜,看着前锋岛上隐约的灯火。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一切尽在掌握中的笑意。
“鱼饵已撒下,就看你这条真龙,敢不敢咬钩了……我的好侄儿。”
暗流,在夜色与礁石的交错下,愈发汹涌。信任与怀疑,机会与陷阱,在这海外孤岛交织,即将引爆决定命运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