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釜底抽薪,釜水欲沸
南方战事的胶着与朝堂上日益激烈的攻讦,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让苏云昭和夜明轩倍感压力。晋王党羽趁机大肆弹劾靖南侯“年老昏聩”、“贻误战机”,要求朝廷增派援军,甚至暗示应由晋王亲往督师。肃王虽未明着附和,但其门下御史也屡屡上书,忧心“国本动摇”,言辞恳切却暗藏机锋。
坤宁宫内,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
“靖南侯最新军报,叛军依托地形,避而不战,偶有接触也是骚扰为主,我军进退维谷,粮草消耗巨大。”夜明轩将一份奏报放在案上,眉宇间带着疲惫,“朝中要求增兵换将的呼声越来越高,长此以往,恐军心动摇,朝局不稳。”
卫霆怒道:“分明是有人暗中捣鬼!叛军岂能次次料敌先机?军中必有内应!当务之急是肃清内奸,而非临阵换将!”
苏云昭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内奸要查,但远水难救近火。对方的目的,就是以此消耗我们,拖住我们。我们不能一直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她抬起眼,凤眸中闪过一丝决断:“既然南方的火一时扑不灭,那我们就给他们来个釜底抽薪!”
“娘娘的意思是?”夜明轩和卫霆同时看向她。
“查!”苏云昭声音清冷,“查那些隐藏在叛军背后,提供钱粮、情报,甚至制造‘神迹’的外来势力!查他们在朝中的内应!更要查清楚,他们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
她看向一直静坐旁听的顾倾城:“顾楼主,听风楼在南方的网络,可能深挖下去?”
顾倾城微微颔首:“已经有些眉目。那些中原人行事谨慎,但并非无迹可寻。他们通过几家背景复杂的商号,向叛军输送物资。这几家商号,明面上的东家都与朝中几位官员,尤其是……晋王府,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往来。”她的话语点到即止,但意思已然明确。
苏云昭眼中寒光一闪,果然与晋王有关!但这背后,是否还有那只更深的黑手?
“不够。”苏云昭摇头,“这些间接证据,动不了晋王。我们需要更确凿的证据,或者……直接抓住那些中原人的首脑!”
她沉吟片刻,道:“本宫欲派一得力之人,秘密南下,不入军营,直插敌后,查明真相,若有机会,擒贼擒王!”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任务,深入叛乱腹地,孤立无援,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卫霆立刻抱拳:“臣愿往!”
“不可!”苏云昭断然拒绝,“卫将军,京城离不开你。你若离京,京畿兵权恐生变数。”她目光转向一旁沉默的秦悍,“秦将军,你曾随陛下远征,经验丰富,胆大心细,可愿担此重任?”
秦悍毫不犹豫,单膝跪地:“末将万死不辞!”
“好!”苏云昭扶起他,“本宫予你临机专断之权,可调动当地听风楼暗线配合。记住,你的任务不是杀敌,是查明真相,找到那只幕后黑手!必要时,可与靖南侯取得联系,但务必隐秘!”
“末将领命!”
秦悍领命后,当夜便带着一队精锐影卫,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京城,如同利箭般射向南疆迷雾。
就在秦悍南下的同时,苏云昭在朝堂上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意外的决定。
她没有同意增兵,也没有换将,而是以太子名义下旨,严厉申饬了靖南侯初战不利之过,罚俸一年,戴罪立功!同时,擢升朝中一位以刚正不阿着称、且与晋王素来不和的都察院副都御史为“南疆巡按使”,即日奔赴前线,名为“监察军务,安抚地方”,实为调查军中将官是否有通敌、怠战之行!
这一手,既暂时压下了朝中换将的呼声,表明朝廷对靖南侯依旧信任(至少表面如此),又将一颗钉子打入了南方军中,明面上是整顿军纪,暗地里则是配合秦悍的调查,并监视可能存在的内奸。
晋王党羽一时哑火,没想到苏云昭如此应对。
然而,幕后之人的手段,远不止于此。
数日后,一个更加惊人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京城悄然流传开来!
消息并非关于南方战事,而是直指皇宫大内!
传言有鼻子有眼地说,陛下并非重伤静养,而是早已在蓬莱驾崩!如今躺在乾元殿内的,根本就不是陛下,或者……是一具被妖邪附身的尸身!皇后苏云昭与成王夜明轩为了把持朝政,才秘不发丧,欺瞒天下!甚至,那皇陵近日的异动,乾元殿的“鬼祟”,都是因为这“妖尸”作祟,将给大夜带来灭顶之灾!
这流言恶毒至极,直指苏云昭和夜明轩执政的合法性,更是将皇陵的隐患公然揭开,瞬间引发了巨大的恐慌和猜疑!
“我就说陛下这么久不露面,必有蹊跷!”
“难道是皇后和成王……”
“皇陵异动是真的?那可怎么办?会不会波及京城?”
……
流言愈演愈烈,甚至有一些低级官员和宗室子弟,开始联名上书,要求面见陛下,以安天下之心!
压力,如同排山倒海般向苏云昭袭来。
“查!给本宫彻查流言源头!”坤宁宫内,苏云昭面罩寒霜,厉声下令。她知道,这是对手的又一记杀招,意在彻底搅乱朝局,动摇她的统治根基。
卫霆和影卫全力出动,很快查到流言最初是从几个市井混混口中传出,但追查下去,线索却指向了几家与肃王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茶楼酒肆!
“肃王!”夜明轩咬牙切齿,“这个老狐狸,终于忍不住跳出来了!”
苏云昭却相对冷静:“他这是看准了时机,火上浇油。即便我们查到他身上,他也可以推脱是下人妄言,治不了他的罪。当务之急,是如何平息流言,稳定人心。”
强行压制只会显得心虚。公开陛下“伤势”?且不说无法让所有人信服,皇陵下的隐患更是绝不能公之于众的绝密。
似乎陷入了死局。
就在苏云昭苦思对策之时,顾倾城再次来访,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建议。
“流言止于智者,但世人多愚昧。”顾倾城淡淡道,“既然他们想知道陛下的情况,那便让他们‘知道’。”
“顾楼主有何高见?”苏云昭问道。
“宫中可择一吉日,举行一场小范围的‘祈福法会’。”顾倾城道,“请不了大师出面,于乾元殿外设坛,为陛下祈福。法会当日,可让陛下‘现身’片刻。”
“现身?”苏云昭一怔。
“自然不是真的陛下。”顾倾城解释道,“只需在乾元殿露台,以珠帘相隔,设一御座,找一身形与陛下相似之人,穿戴冕服,端坐其中,露一背影或侧影即可。由不了大师施展些许……‘祥瑞’手段,制造些霞光、异香,足以迷惑大多数人。再严控参与人员,让他们出去后‘证实’陛下安好,流言不攻自破。”
这无疑是一场豪赌,一场巨大的欺骗。但眼下,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
苏云昭沉思良久,目光渐渐坚定。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好!就依顾楼主之言!”
一场精心策划的“祈福法会”迅速筹备。不了和尚虽然嘀咕着“出家人不打诳语”,但在苏云昭的请求和顾倾城的劝说下,还是答应配合。
然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只是权宜之计。南方的战火,朝堂的暗箭,皇陵的隐患,都并未解决。那只隐藏在最深处的黑手,依旧在暗中窥伺,等待着给予这艘风雨飘摇的帝国巨轮,致命一击。
釜底抽薪之计已出,但釜中之水,却已接近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