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洪世贤又邀请老西和其他军头上台,他们都表示愿意听从蒋澹宁总指挥的调遣,把自己手下的兵力,都划归到北上抗日联军里。
之后,无名应观众们要求,演奏了那天在讲台表演过的《精忠报国》和《出塞》。
自然是赢得了潮水般的喝彩。
刘华强本来觉得《赤伶》不符合誓师大会的气氛,没有安排。
谁知从文化界人士到三军将士,都强烈要求无名老师再唱《赤伶》。
沪上的刘华强无奈,只好让无名清唱。
上次和他合作过的锣鼓班,直接去了河北准备拍电影,这次没有带过来。
无名不愧是进化点都点在声带上的男人,就算没有伴奏,也把青衣、花旦、武生、花脸唱腔演绎得淋漓尽致。
台下的票友听得如痴如醉,很多人都跟着轻声哼唱。
到了最后,铜锤花脸的那段,更是整个八仙庵所有人万人跟唱。
收音机前听众也是跟着忘情的唱着:“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这一时刻,整个华夏都在跟着无名,成为一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戏子。
斧头帮和无名并未将这首《赤伶》据为己有,整个华夏有无数的戏曲名家、票友都在传唱这首歌,每次庙会、堂会,听众们都会要求演员唱一段《赤伶》!
哪怕是相声演员在天桥撂地,周围的看客也都要求他们来上一段。
戏腔一开口,必定是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群。
不管你唱的好不好,肯定是赢得一片满堂彩!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
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台上的无名手眼身法步,又恢复到了一名武将的杀伐果断气质。
手指着东北方,怒目圆瞪,杀气扑面而来。
台下无数的人跟着他,手指着东北方【杀他个干干净净】!
……
眼看快到中午了,很多人的肚子已经开始咕咕叫了,誓师大会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
这时身穿黑色太保服的精锐再次登台,他们站定后,八十只小云雀穿着精美的汉服走到了前面。
汉服,在这个时代,不能说是异类了,只能说是绝无仅有的!
除了古籍上偶有一些插图之外,人们在没有从别的地方看见过真正的汉服。
太平天国起义,为什么被称作长毛贼,为什么他们的官服像是戏服一样不伦不类。
就是因为他们本来是想恢复明朝的衣冠、发式,可是这些农民军,既没有家族传承,也没有古籍作参考。
只能抢几套戏班的戏服做样板,制作天王大臣的朝服,发型也干脆披散着。
现在,刘华强按照后世各大汉服大品牌的模版,让海男之家的顶级匠人,为这些孩子制作精品华服。
以明制衣冠为基础,既添加历朝历代汉服精华,又把后世对色彩的大胆运用、对制作工艺的提升,都运用到了这些小云雀的身上。
台下所有的文化界人士都惊呆了,不少对古籍和古画有研究的学者,站起身想跑近一些观看,却被缓过劲来的红军战士拦住。
“同志,现在正在表演最后一个节目!要想和演员们接触,可以等大会闭幕后。”
洪世贤走到话筒前,扫视了一遍台下所有人,朗声颂道:
“自盘古开天,三皇定国,五帝开疆。凡国遇大事,男,必在祀与戎泯躯祭国,即燹骨成丘
溢血江河。亦不可辱国之土,丧国之疆!
士,披肝沥胆;
将,寄身刀锋;
帅,槊血满袖;
王,利刃辉光!
吾,不分老幼尊卑,不分先后贵贱,必同心竭力,倾黄河之水,决东海之波,征胡虏之地,剿倭奴之穴,讨欺吾之寇,伐蛮夷之戮!
遂沧海横流,儿立身无愧!任尸覆边野,唯精魂可依!”
所有熟悉历史,甚至是看过古体小说的华夏人历史精神一振,这是檄文,这是讨贼檄文!
老祖宗出征前,都要写上这样一份檄文昭告天下、敬告天地。
文人墨客们的血液都快要燃烧起来,这才真正的是誓师大会啊,檄文一出就师出有名了!
“风!风!风!
大风!大风!大风!”
在斧头帮精锐的呐喊声中,一身黑色甲胄的无名再次上台。
人们看到是一个手持长槊,腰悬宝剑的古代大将。
威风凛凛,霸气十足!
“倭寇算什么?寡人要带大秦的铁骑,打下一片大大疆土!”
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精锐,举起长槊沉声说道: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身后的精锐也喊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无名用长槊一指西北军,西北军在前排老冯的带领下,齐声高喊:“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在西北军将士的怒吼中,八十名古装小云雀的清朗的童声响起了:
“玉盘玉盘,你为何悬于屋顶上?
玉盘玉盘,你为何白白送银光?
玉盘玉盘,你为何有时照耀有事藏?
有时瘦来,有时胖?”
台下观众只觉得这些童声夹在精锐和无名扮演的大将军之间,有种莫名的和谐。
似乎童声并没有削弱那段秦始皇的号令的杀气,反而更平添了一分责任与期望。
“从今以后,攻守异形了!寇可往,我亦可往!”
“传大汉天子令: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凡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凡我大汉子民,虽远必救!”
手中长槊一举,后面的精锐高呼:“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凡我大汉子民,虽远必救!”
长槊响台下一指,西北军和东北军将士,齐声高呼:“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凡我大汉子民,虽远必救!”
台上再次响起了孩子们的歌声:
“玉盘玉盘,你可曾装过喜时糖?
玉盘玉盘,你可曾见过别时泪长淌?
玉盘玉盘,你可曾听过百年故事千年唱?
长诗……逾万行”
文人方阵的田姓作曲家,忽然站起身。
“《洪武正韵》!是《洪武正韵》啊!”
周围的人都看着这个激动男人,他兴奋的对周围人大喊道:“童谣啊!最后一个都发【昂】的音,是洪武皇帝朱元璋,正是让人编写的《洪武正韵》啊!”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学究模样的人说道:“后生,你终于发现了!每当童谣开始前都是我华夏历代武功卓越的君王的霸气宣言。
而且你听出了吗?这童谣都谶语,都在暗之我华夏近百年的羞耻!
不,是自从蛮清入关以来,我炎黄子孙所受到的屈辱!
斧头帮是要用这战歌一般的童谣,和历代先贤激发我们血脉里的斗志!
好啊,不愧是海外华人选出的代表!
文韬武略、文治武功!
好,真好!”
说完不管年轻作曲家的继续追问,专管专心听歌。
长槊在地上一磕,无名眯着眼说道:“天可汗,要有天可汗的样子!我李世民的背后,有千千万万的大唐子民,如果他们敢战,那么长安城下,就是他们的墓地!”
台上的无名,抽出腰间的宝剑,目露杀气,对着台下将士号令道:“内外诸夷,凡敢称兵者,皆斩!”
这回,台下的士兵学会了,直接跟着台上的精锐们齐声高呼:“内外诸夷,凡敢称兵者,皆斩!”
“玉盘玉盘,心头光。
月光月光,亮汪汪。
玉盘玉盘,那孩子正抬头凝望。
请仙鹤来访直驾九天上!”
下面的的文化界人士,在下面数着:“秦汉唐,会不会有宋?还是直接到大明?”
那个山羊胡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老夫觉得不会,以斧头帮各位英雄好汉的脾气,但凡有认怂的,都被他们所不齿。
有宋一朝,两个皇帝被异族虏了去做什么【昏德公】、【重昏侯】,还不够丢人的!”
旁边一个文艺青年问道:“不是还有狄青、岳飞这样的名将吗?难道有他们在,宋朝还不值得歌颂的?”
山羊胡摇摇头:“面涅将军和岳元帅当然值得歌颂,君不见无名先生的一曲《精忠报国》唱的就是那些立志北伐,却无力回天的大宋将士吗?
值得歌颂的是他们,而整个大宋!不配!”
几句话说的周围的人心悦诚服。
果然如同这位老者所说,台上的无名对着台下所有人宣布道:“我大明一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台下的人也跟着高呼:“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哇~~”
山羊胡老人一下子就痛哭起来。
“我大明太刚烈了,无汉之和亲、唐之结盟、宋之纳贡、清之赔款!好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明虽亡,我华夏精神永存!”
年轻人轻抚老者说道:“您老看台上,大明真的亡了吗?”
“嗯?”
老者抬起头看向台上无名和那些穿着明制汉服的孩子,还有那些身穿黑色太保服的精干汉子。
“后生,你说得对!不仅大明没有亡!大秦、大汉、大唐都没有亡!”
年轻人开玩笑的说道:“老先生,我敢打赌,在无名先生的心中,亡的只有宋、元和蛮清!”
一句话就把老者逗笑了,他当然同意了。
大清有什么好歌颂的?
“玉盘玉盘,那天宫是否有答案?
玉盘玉盘,那大圣取经何时还?
玉盘玉盘,那孩子越过天山万重山?
漫漫……向星汉!”
果然正如年轻人预料,台上的无名念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台下的某位书法家兼诗人身躯一颤,又来……
好在无名下一句就放过了他。
之见台上的无名,轻抚宝剑说道:“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书法家有所不知,这后半句也是他说的。
“玉盘玉盘心头光。
月光月光亮汪汪。
玉盘玉盘,那孩子已拂去风霜。
为他揽星辰,带他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