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湄南河的季风带来了丰沛的雨水,也带走了半年的艰辛与期盼。当金色的阳光再次毫无保留地洒向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时,映入眼帘的,已是一派令人心潮澎湃的景象——无边无际的金色稻浪,在微风中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散发出诱人的谷物芬芳。
这半年,是新唐村(垦殖社内部已习惯以此自称)所有人用血汗浇灌的半年。从清理荒地、开挖沟渠,到播种、施肥、除草、除虫,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全社上下的心力。李金唐那源自系统的 **“热带农业进阶”** 知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指导社员们进行精细的田间管理,合理利用有限的草木灰和河泥作为肥料,及时疏导排水,防治病虫害。那些从北吕宋带来的**高产水稻种子**,在这片肥沃的冲积土上,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
开镰的日子,是整个新唐村的节日!
天刚蒙蒙亮,几乎所有能动弹的社员都来到了田边,男女老幼,手持镰刀,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和激动。李金唐站在田埂上,看着这片由他们亲手创造的金色海洋,心中感慨万千。他接过周明海递来的一把磨得锃亮的镰刀,深吸一口气,朗声道:
“开镰!收咱们自己的粮食!”
“收粮喽!”
欢呼声震天动地,人们如同潮水般涌入稻田。锋利的镰刀划过,成片的稻禾被割下,捆扎,然后由健壮的劳力一担担地挑往村中特意平整出来的、坚硬的打谷场。
打谷、扬场、晾晒……整个村落都沉浸在忙碌与喜悦之中。孩童们在堆积如山的稻谷旁嬉戏,老人们坐在荫凉处,看着眼前这做梦都不敢想的丰收景象,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泪光。空气中弥漫着新稻特有的清香,这是希望的味道,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
经过连续数日的紧张收割和称量统计,最终的成果被呈报到了李金唐面前。
周明海拿着账本,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声音洪亮地向围拢过来的核心成员和村民代表宣布:
“社长!各位乡亲!我们成功了!首批开垦的 **3000亩水稻,平均亩产达到400斤!总产量超过120万斤!**”
“哇!”
现场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声,随即转化为震耳欲聋的欢呼!许多人相拥而泣,这不仅仅是数字,这是他们活下去、并且能活得更好的铁证!
李金唐强行压下心中的澎湃,迅速计算着。新唐村现有约一万人口,按成年壮劳力每日一斤半、老弱妇孺递减的口粮标准,**每月粮食消耗大约在10万斤左右。这120万斤稻谷,意味着即便扣除来年的种子,也足够全村人吃上整整一年还有富余!**
“我们做到了!我们真的做到了!”苏望海激动地扶着眼睛,喃喃自语。王豹用力挥舞着拳头,咧开嘴大笑,连肩膀的旧伤似乎都不疼了。
李金唐举起双手,示意大家安静。他目光炯炯地扫过每一张兴奋的面孔,用尽全身力气,向所有社员宣告:
“乡亲们!从今天起,我们**新唐村,正式实现粮食自给!** 我们不用再担心饿肚子了!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新的土地上,种出了养活我们自己的粮食!”
“万岁!”
“李社长万岁!”
“新唐村万岁!”
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久久回荡在湄南河畔。
丰收的喜悦过后,是更为现实的规划。李金唐召集了村民大会,在打谷场旁的空地上,面对黑压压的、情绪高涨的社员们,他提出了接下来的关键决策。
“乡亲们,粮食够了,但我们不能就此满足!”李金唐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大家看看我们身上穿的衣服,用的工具,还有我们紧缺的药品!我们还需要很多东西来改善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村子变得更坚固,让我们的孩子能健康长大!”
他指着那堆积如山的稻谷:“我们收获了120万斤粮食,留下口粮和种子,我们还有**超过60万斤的富余!** 我提议,将这些富余的粮食,拿出一大部分,运往曼谷销售,换取我们急需的资金!”
台下响起一阵议论声。粮食是命根子,要卖掉这么多,一些老成持重的人不免有些犹豫。
李金唐理解他们的顾虑,继续说道:“我知道,大家舍不得。但这些粮食放在仓库里,除了预防万一,并不能变成我们急需的犁铧、铁钉、布料,更不能变成救命的药材!曼谷是暹罗最繁华的地方,那里有市场,有商人。我们用粮食换回资金,可以:
第一,**购买更多、更好的农具**,开垦更多的荒地,让明年的收成更好!
第二,**购买药品**,建立我们自己的医务所,让生病的人能得到医治!
第三,**购买建筑材料**,逐步把我们住的窝棚,变成能遮风挡雨的砖瓦房!
第四,**购买布匹、食盐等生活必需品**,改善大家的生活!”
他每说一条,社员们的眼睛就更亮一分。是啊,粮食不能当工具用,不能当药吃。换成钱,才能盘活整个村子。
“而且,”李金唐加重了语气,指向村外那片长势良好的橡胶林,“我们的橡胶苗已经成活,预计一年后就可以开始试割胶。到时候,我们需要资金购买加工设备,需要打通销售的渠道。现在用粮食换来的钱,也是为橡胶产业做准备!这是我们未来长久的生财之道!”
这番话,彻底打消了人们的疑虑。用眼前的富余,换取长远的发展和当下的急需,这笔账,谁都算得明白。
“同意社长的决定!”
“卖粮!换钱!买工具买药!”
“对!我们听社长的!”
民意沸腾,一致通过。
会议结束后,新唐村再次忙碌起来。人们小心地将最好的稻谷进行晾晒、去杂,准备装袋。周明海开始联系陈振邦会长,商议粮食运输和销售的细节。王豹则组织保安队,规划前往曼谷的路线和安保措施。
与此同时,人们走过那片郁郁葱葱的橡胶林时,眼神中更多了一份期待。那两百株幼苗,在社员的精心照料下,已然适应了这里的土壤和气候,亭亭玉立。它们与金黄的稻谷一起,构成了新唐村脚下坚实、未来可期的生动图景。
粮食满仓,人心安定。新唐村这艘航船,在经历了惊涛骇浪之后,终于凭借着自身的努力,驶入了第一个平静而富饶的港湾,并且储备了足够的动力,向着更广阔的海洋进发。
(成功实现粮食自给,势力稳定性和发展潜力大幅提升。目前文明点 **9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