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里克?德马泰奥出站后,比他的队友哈马莱宁领先约五秒钟,而科斯基宁出站后,比我落后约零点九秒。
虽然他仍在我身后,但通过这次进站换胎,他成功缩小了与我的差距。
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想向车队抱怨,觉得自己处于领先位置,应该得到更优的战术安排。
但当我意识到自己已经与汤米拉开了约1.2秒的差距,并且这个差距保持得十分稳定时,便打消了抱怨的念头,对这个结果感到颇为满意。
总体而言,我们在第二阶段的比赛相对平稳。
车队在第三十九圈召回了汤米,我则在第四十圈进站,这次出站后,我比队友领先了大约三秒钟。
不知为何,在这条赛道上,采用“晚进站策略”似乎成了各车队的共识。
我实在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按理说,在如此炎热的赛道上,轮胎升温应该很容易才对,但几乎所有车队都采用了类似的策略。
或许车队的战术分析师们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但我对此却毫无头绪。
此时的比赛排名如下:恩里克?德马泰奥、马蒂?哈马莱宁、彼得?卡明斯基、维克托?哈特曼、尤里?卡萨莱宁、张骋、汤米?科斯基宁和马丁?韦弗。
我们目前在第六和第七的位置表现良好,但马丁?韦弗驾驶着红牛赛车正在快速逼近,伊万?特里波利和法比安?施密特驾驶的丰田赛车也紧随其后。
我原本希望汤米能够跟上我的节奏,利用我的尾流保持领先优势,但没想到,他不仅没有追上来,反而逐渐掉队,陷入了身后赛车的包围之中。
但我不能为了等他而减速,因此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全力加速前进,为车队争取一个第六名的好成绩,同时默默祈祷汤米能够守住第七名。
即便守不住,至少也要保住第八名,这样我们两辆赛车都能获得积分。
然而最终,汤米?科斯基宁没能抵挡住身后的攻势,名次下滑至第八。
比赛结束时,他仅领先伊万?特里波利不到一秒钟,险些与积分失之交臂。
说到积分,2008年巴林大奖赛的积分情况如下:
1. 恩里克?德马泰奥 — 巴西 — 法拉利车队 —10 分
2. 马蒂亚斯?哈马莱宁 — 芬兰 — 法拉利车队 —8 分
3. 彼得?卡明斯基 — 波兰 — 宝马索伯车队 —6 分
4. 维克托?哈特曼 — 德国 — 宝马索伯车队 —5 分
5. 尤里?卡萨莱宁 — 芬兰 — 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 —4 分
6. 张骋 — 中国 — 威廉姆斯 - 丰田车队 —3 分
7. 马丁?韦弗 — 澳大利亚 — 红牛 - 雷诺车队 —2 分
8. 汤米?科斯基宁 — 芬兰 — 威廉姆斯 - 丰田车队 —1 分
因此,在前两场比赛遗憾退赛之后,恩里克?德马泰奥终于在巴林国际赛道上迎来了本赛季的首场胜利,成功复刻了他去年在此地的辉煌表现。
同样,在安东尼?哈里森本赛季首战大放异彩之后,马蒂?哈马莱宁凭借本场比赛的出色发挥,目前以19分的成绩登上了总冠军积分榜榜首。
与此同时,宝马车队的彼得?卡明斯基从杆位出发,最终登上领奖台。
这个结果或许并非他的预期,但却帮助宝马索伯车队在车队积分榜上跃居首位,与法拉利车队同积29分。
由于哈里森未能得分,迈凯伦车队的排名下滑至第三。
而威廉姆斯车队目前积18分,其中11分来自我的贡献,7分来自科斯基宁。
我深知,这样的好成绩不可能一直延续下去,但此刻,我们与顶级车队的距离,比与中游车队更近,这种感觉简直妙不可言。
其他方面,由于雷诺车队的阿尔瓦雷斯在澳大利亚站获得第四名,并且在之后的比赛中也有争夺积分的亮眼表现,雷诺车队目前在积分榜上排名第五,积5分;丰田车队和红牛车队均积3分;红牛二队积2分;而本田车队、印度力量车队和超级亚久里车队则尚未取得积分。
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赛季,尤其是在积分榜前列,我们已经见证了来自北美、欧洲和南美的冠军车手,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车队。
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充分彰显了一级方程式赛车日益国际化的特质。
不过,与此同时,如果再有其他车手赢得比赛,最有可能的还是欧洲车手。
实际上,除了目前的冠军车手,如果法拉利、迈凯伦和宝马索伯车队能保持现有表现水平(但考虑到一级方程式赛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几乎不太可能),尤里?卡萨莱宁、彼得?卡明斯基和维克托?哈特曼是仅有的几位有望夺冠的车手。
虽然这话听起来有些狂妄,但如果今年有非欧洲车手能够赢得比赛,那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我。
我知道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如果不算已经赢得过比赛的安东尼?哈里森和恩里克?德马泰奥,我是排名最高的非欧洲车手。
当然,像红牛的马丁?韦弗、雷诺的菲利佩?亚尼克、本田的鲁道夫?贡萨尔维斯和超级亚久里的田中春树这样的车手,也许会用实力证明我是错的,但说实话,他们中任何一个人赢得比赛的可能性,似乎都比我更小。
我热爱一级方程式赛车所取得的进步,也欣赏这项赛事在“梦幻60”计划中展现出的雄心壮志,尽管我对这个计划能否真正实现心存疑虑。
但一级方程式赛车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车手的多样性。
巴西的赛车英雄们都去了哪里?
阿根廷的下一个胡安?曼纽尔?方吉奥何时才会出现?
自乔迪?谢克特之后,南非的下一位F1车手又在何方?
中国何时才能迎来第一位真正的本土F1车手(因为我虽然是中国人,在F1也代表着中国出战,但是我从小生活在摩纳哥,所以迫切希望中国能有一位真正的本土F1车手)?
我们已经有过美国和加拿大的世界冠军,但墨西哥呢?
一级方程式赛车如今发展得有声有色,但它完全可以更上一层楼,我迫切希望自己能成为推动这一积极变革的一份子。
说真的,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看到娜塔莎成为俄罗斯的首位一级方程式赛车手,或者时隔多年,又一位女性F1车手。
不过,也不全是坏消息,随着安东尼?哈里森和恩里克?德马泰奥都成为总冠军的有力争夺者,我们或许有望见证自1997年雅克?维伦纽夫之后,首位来自美洲的世界冠军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