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权威检测报告,被沈星澜谨慎地收了起来,如同藏起一把未出鞘的利剑。她听从了顾青舟的建议,只将报告的关键结论页提供给了望云酒店的林总监和“慢生活”平台的对接人。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林总监的回复更加热情,甚至主动提出可以考虑增加合作品类;平台方则迅速将“星火农园”列入了即将到来的线下助农活动的核心展示单位,宣传文案里悄然加入了“经权威机构检测,营养成分显着优于常规品种”的字眼,格调瞬间提升。
然而,这柄利剑的光芒,似乎还是透过缝隙,泄露了出去。
这天下午,一辆风尘仆仆的黑色轿车停在了沈星澜家院门外。车上下来两位老人,一位穿着朴素的中山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而充满探究欲,年纪约莫七十上下;另一位稍年轻些,戴着眼镜,提着一个小巧的冷藏箱和一个工具箱,一副研究员模样。
中山装老人自我介绍,声音洪亮:“请问,是沈星澜同志吗?我是省农科院的秦卫国。”
省农科院?沈星澜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看向站在菜畦旁的顾青舟。顾青舟似乎也有些意外,但很快恢复平静,对她微微点了点头。
“秦院长,您好,我是沈星澜。”她稳住心神,将两位客人请进院子。这位秦院长的名头,她隐约听过,是省内农业学界泰斗级的人物,专攻作物遗传育种。
秦卫国没有过多寒暄,目光如同精准的扫描仪,立刻就被院子里那些长势超乎寻常的蔬菜吸引了。他快步走到一株番茄前,俯下身,几乎是贴着果实观察,手指轻轻触摸着饱满光滑的果皮,又看了看旁边黄瓜藤上均匀分布的、几乎无畸形的小黄瓜。
“奇迹……简直是奇迹……”他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我在系统内几十年,没见过长势如此均衡、性状表达如此完美的露地栽培植株!小沈同志,这就是你那个‘实验种子’种出来的?”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沈星澜深吸一口气,知道此刻任何掩饰都是徒劳。她点头道:“是的,秦院长。不过更准确地说,是经过优化处理的秧苗。”
“优化处理?”秦卫国立刻抓住了关键词,目光炯炯地看向她,“什么样的优化处理?是物理方法?化学诱导?还是……生物技术?”他一连串的专业术语抛出来,语气急切。
沈星澜按照之前准备好的说辞,尽量平静地回答:“具体技术细节涉及合作方的知识产权,我不便透露太多。可以理解为一种综合性的生物激发技术,旨在激活作物自身潜能,增强抗逆性和品质。”
她将目光引向顾青舟:“这位是顾青舟顾技术员,他在这个项目中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持。”
秦卫国的目光立刻转向顾青舟,带着审视和探究。顾青舟坦然与之对视,微微欠身:“秦院长,久仰。”
“顾技术员?”秦卫国微微皱眉,似乎在记忆中搜索这个名字,但并无结果,“你是哪个单位毕业的?导师是?”
“晚辈才疏学浅,只是对农业有些个人兴趣和研究,并无显赫师承。”顾青舟回答得滴水不漏,语气不卑不亢。
秦卫国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并未深究,他的注意力很快又回到了蔬菜本身。“小沈同志,我冒昧前来,是因为看到了你们送检的那份报告。那份数据……太惊人了!这不仅仅是安全的问题,这是作物生理和营养强化的重大突破!我希望能取一些样本回去,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你看可以吗?”
他的态度诚恳而直接,带着科学家特有的执着。沈星澜无法拒绝,也无法用对付商业对手的那套说辞来应付这位明显只为求知而来的老学者。
她再次看向顾青舟,顾青舟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当然可以,秦院长。”沈星澜应允,“不过,还是希望您和您的单位能为我们暂时保密。”
“这个自然!科研伦理,我们懂!”秦卫国立刻保证,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
他带来的助手立刻行动起来,戴上无菌手套,使用专业的工具,小心翼翼地采集了番茄、黄瓜、萝卜的叶片、果实组织样本,还分别从沈星澜家后院和李叔的试验田里取了土壤样本,一一编号,放入冷藏箱。整个过程严谨、规范,与之前那个鬼鬼祟祟的黑影截然不同。
秦卫国本人则像个小学生一样,围着菜地不停打转,不时提出问题:“平时的水肥管理是怎么样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如何?”“有没有观察到任何异常的生长现象?”
沈星澜一一作答,尽量将灵泉的效果归结于“优化技术”带来的综合改善。秦卫国听得极其认真,时而点头,时而陷入沉思。
取样持续了近一个小时。临走时,秦卫国紧紧握住沈星澜的手,力道很大:“小沈同志,谢谢你!你这里,可能藏着一个能改变很多事情的钥匙!等我回去分析出初步结果,我们再详谈!希望能有合作的机会!”
送走秦院长的车,沈星澜感觉像是打了一场仗,身心俱疲。顾青舟走到她身边,看着车子离去的方向,缓缓道:“秦卫国是真正的学者,名声很好。他介入,不一定是坏事。”
“可他把‘实验种子’这件事坐实了。”沈星澜揉了揉眉心,“以后,我们恐怕要面对更多来自学术界的关注和追问。”
“危机也是转机。”顾青舟目光深远,“如果能与省农科院建立某种形式的合作,哪怕是挂个名,‘星火’的根基会牢固得多。‘丰泰’那种地头蛇,不敢轻易动国家科研单位关注的项目。”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有他们专业的分析和背书,将来无论你推出什么新品种,或者你的‘优化技术’取得什么进展,都会更有说服力。”
沈星澜明白他的意思。秦院长的到来,像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秘密可能被深究的风险,也提供了一个“洗白”和“上岸”的绝佳机会。将灵泉的效果,逐步引导、包装成一套看似合理的、可被部分解释的“农业优化技术”,或许是长远之计。
第一幕:合作深化与隐忧
与望云酒店的合作逐渐步入正轨。每周两次的配送雷打不动,品质稳定,让“云境”餐厅的几位主厨赞不绝口,甚至开始为这些食材量身定制特色菜单。林总监再次提出,希望将供应量提升百分之五十,并增加两种新的叶菜品种。
同时,“慢生活”平台的线下助农活动方案也最终确认。活动将在三周后于白云村举行,平台将组织几十位核心用户和媒体记者前来,“星火农园”被定为最重要的参观点和体验点。沈星澜需要准备现场讲解、农事体验和产品品鉴等一系列环节。
订单的增加和活动的临近,让沈星澜更加迫切地感到扩大产能的必要性。她加快了与村里其他意向农户的洽谈,但过程并不轻松。有了李叔家的成功范例,农户们的意愿强了,但提出的条件也多了起来,有人希望提高回收价,有人对严格的种植规范表示畏难。
沈星澜没有让步。她深知,品质是“星火”的生命线,尤其是在获得了高端市场和科研机构关注的当下,任何一环的疏漏都可能造成毁灭性打击。她宁缺毋滥,最终只新增了一户合作者,但确保了其可靠性和执行力。
然而,隐忧始终存在。李叔悄悄告诉她,最近夜里,他总觉得试验田附近似乎有人影晃动,但每次他出去查看,又什么都没发现。那种被窥视的感觉,挥之不去。
第二幕:对手的新招
“丰泰”公司果然没有坐以待毙。
他们不再使用下三滥的破坏手段,而是玩起了商业竞争的把戏。首先,他们通过渠道放出风声,质疑“星火农园”所谓的“实验种子”和“优化技术”是炒作概念,实际是使用了某种未被检测出的、对土壤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制剂。
接着,他们联合了几家本地的农产品合作社,推出了一个“优质乡土菜”品牌,主打“传统、自然、无添加”,价格比普通蔬菜高,但比“星火”低,明显是针对“星火”的中端市场,并且开始在“慢生活”平台上进行推广,分流了不少关注度。
更棘手的是,他们似乎打通了镇上的一些关系。一天,沈星澜接到通知,镇里要组织一次“规范农村电商经营”的突击检查,重点就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包装规范。
来检查的工作人员态度倒不算恶劣,但检查得极为细致,对包装上的每一个标识、宣传的每一句用语都反复核对,最后开出了一张整改通知单,理由是部分包装上使用了“最优”、“极品”等涉嫌违反广告法的绝对化用语,要求限期更换包装。
这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却足以恶心人,打乱沈星澜为线下活动准备物资的节奏,也分散了她的精力。
“他们在用合规的手段给你制造麻烦。”顾青舟一针见血,“让你疲于应付,无暇扩张。同时用价格战和舆论战,挤压你的市场空间。”
沈星澜感到一阵无力。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种打着合法旗号的骚扰,最是难缠。
第三幕:意外的盟友与空间的微光
就在沈星澜为应付检查和新竞争对手焦头烂额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打了进来。是秦卫国院长。
他的声音透过电话线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小沈同志!初步分析结果出来了!太令人震惊了!你那些作物样本里,不仅营养成分异常,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特殊的活性酶和信号分子,这些物质对作物抗逆、品质提升有明确的促进作用!这绝不是普通的育种或者栽培技术能达到的效果!”
沈星澜的心提了起来:“秦院长,那……”
“你放心!”秦卫国立刻说道,“数据我们会严格保密!我打电话来,是想正式邀请你,以‘星火农园’的名义,与我们农科院下属的一个特色作物研究所,建立一个联合观察研究点!我们不探究你的具体技术,只观察记录这些优化作物的全生长周期表现,分析其生理机制,这本身就是极具价值的科研课题!而且,有了这个名头,我看谁还敢乱嚼舌根,说你的东西有问题!”
联合研究点!沈星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一旦挂上省农科院合作单位的牌子,所有的质疑和污蔑,在官方权威面前,都将不攻自破!
她强压住激动,谨慎地问道:“秦院长,我们需要付出什么?资金?还是……”
“不用你们出钱!”秦卫国爽快地说,“我们出设备、出人、出技术,定期过来采样记录。你们只需要提供试验田和配合观察就行!成果共享,如果将来能从中提炼出可推广的技术模式,你们是首要合作方!”
这条件优厚得让人难以置信。沈星澜看向顾青舟,他脸上也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仿佛早已预料。
她不再犹豫:“秦院长,我们非常荣幸,愿意合作!”
挂断电话,沈星澜感觉压在心口的一块大石被搬开了。她看向顾青舟,眼神复杂:“你好像一点也不意外?”
顾青舟推了推眼镜:“秦院长是聪明人。他看到了价值,也看出了麻烦。建立合作研究点,既能满足他的科研需求,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你这个‘珍贵的样本来源’,是双赢。”
当晚,沈星澜再次进入灵泉空间。与往常不同的是,她感觉泉眼周围那一直存在的、被窥探的微弱感觉,似乎减弱了一些。是因为和省农科院建立了正式联系,让空间感知到了某种“安全”或者说“认可”吗?
她甚至隐约感觉到,泉眼涌出的水流,似乎比平时更活跃了一丝,周围雾气中的绿意也仿佛浓了一点点。是因为自己最近坚定地扩张和应对危机,心境有所提升,还是因为与外界的正式合作,反过来滋养了这方神秘的空间?
她不知道答案。但一种微弱的、充满希望的光,似乎在她心中,也在这空间里,悄然亮起。
前路依然挑战重重,商业对手的围剿并未停止,规模的扩张伴随管理难题,与顾青舟的关系依旧迷雾笼罩,灵泉的秘密仍是悬顶之剑。
但有了省农科院这块金字招牌,有了秦院长这位意外的盟友,沈星澜觉得,自己脚下的路,似乎坚实了许多。
她望向空间之外,仿佛能看到白云村沉睡的轮廓,以及远处“丰泰”公司所在镇子的方向。
战斗,还远未结束。但现在的她,手握更多的筹码,也有了更坚定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