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艇狼群的初战告捷,如同在深蓝的棋盘上又落下了一枚有力的棋子。但林晓的目光,早已越过那些运输船和驱逐舰,投向了海洋战场上真正的王者——航空母舰。击沉再多的辅助舰艇,也只是削弱其枝叶,唯有斩断其空中力量的根基,才能真正撼动日军的海权支柱。
这个念头并非凭空而来。随着“狩猎区”行动的持续,以及通过盟军共享的、虽然不再如“紫色”密码时期那般精准却依旧宝贵的情报分析,林晓敏锐地察觉到,日军为了弥补其主力舰队航母在珊瑚海和中途岛等战役中的损失,正越来越多地依赖那些由商船或军舰改造的轻型航母和护航航母,为前线的岛屿守军和运输船队提供有限的空中掩护。
这些“次级”航母,虽不如“翔鹤”“瑞鹤”那般强大,但它们的存在,就如同移动的前线机场,极大地限制了盟军潜艇和水面舰艇的活动自由,更是日军“岛屿防御链”战术的关键一环。
“我们必须把目标定得更高。”在一次仅有林晓、雷诺和查理参加的核心会议上,林晓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海图上一个代表日军护航航母的符号上,“干掉一艘这样的航母,其战略价值,远超击沉十艘运输船。它能为我们撕开一片广阔的、暂时安全的狩猎空域,能极大地鼓舞盟军士气,更能沉重打击日军的信心。”
查理吹了声口哨,眼神炽热:“航母?!好家伙!要是能把鬼子那几艘‘鹰’或者‘祥凤’级的玩意送进海底,那才叫过瘾!”他指的是日军的一些轻型航母型号。
雷诺则显得更为审慎,他盯着那航母符号周围的通常配置——往往有至少一两艘驱逐舰贴身护卫。“风险极高。航母是他们的眼珠子,护卫力量绝不会弱。而且其本身有一定航速,规避鱼雷的能力比笨重的运输船强得多。我们需要近乎完美的时机和位置。”
“所以这不再是一次简单的伏击或诱饵,”林晓的目光扫过两人,“这需要我们将迄今为止所有的能力——情报分析、海空协同、狼群战术,甚至一点点运气,都推到极限。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斩首’行动,目标,就是这些大洋上的‘伪王’。”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构想:
首先,依赖于更广泛的情报收集。不仅仅是破译电文,还要综合航空侦察、无线电测向、甚至日军俘虏的口供,交叉比对,找出这些护航航母活动的规律、其护航编队的典型配置以及可能的薄弱环节。
其次,利用“狩猎区”轮转制造的混乱和“狼群”战术的威慑,迫使日军在某些航线上不得不派出这些宝贵的空中掩护力量。他们要做的,就是等待那个护卫相对薄弱、航线相对固定、且环境(如天气、能见度)有利于隐蔽接敌的“完美”目标出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实施雷霆一击。这可能需要“海狼”与“海妖”的精准配合,从不同方向发起攻击,分散护航舰只的注意力;也可能需要查理的航空队进行佯动,吸引其舰载机或护航舰队的火力,为潜艇创造那稍纵即逝的攻击窗口。甚至,在极端情况下,需要考虑使用一些非常规手段。
“我们现有的鱼雷,对付大型航母或许力有未逮,但对付这些由商船底子改装的轻型航母和护航航母,只要命中要害,足够它们喝一壶的。”林晓分析道,“关键在于,如何突破其护航圈,将鱼雷送到它身上。”
会议结束后,“航母克星”的野望如同一颗种子,深植于三人心中。接下来的日子里,所有的侦察、所有的情报分析,都带上了寻找航母踪迹的明确目的。查理命令他的飞行员,在执行侦察任务时,格外注意那些拥有平直飞行甲板的独特舰影。雷诺和凯恩则在潜艇的战术推演中,加入了更多针对高价值、高防护目标的模拟攻击方案。
林晓则将自己关在作战室的时间更长了。他通过系统,反复调阅着关于日军各类轻型、护航航母的结构图、性能参数以及历史上的战损案例。他在寻找那个理论上最脆弱的命门。同时,他也开始审视自己手中那些尚未动用的“底牌”,那些系统商城里闪烁着诱人光芒却需要惊人代价、或可能带来不可控后果的“超时代”武器选项。用于攻击航母,似乎是一个足够说服自己动用“储备”的理由,但那随之而来的风险和技术暴露的可能,又让他犹豫不决。
机会,总是在不懈的等待和准备中悄然降临。数周后,一份由多方情报汇总分析出的报告被送到了林晓面前。报告指出,日军一艘名为“云鹰号”的护航航母(由豪华邮轮改装),在完成向特鲁克运送补充飞机和物资的任务后,将于近期单独返回本土进行维修保养,其护航兵力预计只有两艘老旧的驱逐舰。
“云鹰号……”林晓的手指在这行字上轻轻敲击着,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这艘船他知道,排水量不小,能搭载二三十架飞机,但航速相对较慢,装甲防护也远不如正规舰队航母。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看似风险可控,一旦成功则回报巨大的目标!
他立刻召集了雷诺和查理。
“目标出现了,‘云鹰号’。”林晓将情报推给他们,“航线大致明确,护航力量预计不强。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查理和雷诺迅速浏览着情报,呼吸都微微急促起来。
“干了!”查理一拍桌子,“好不容易等到个落单的!”
雷诺则依旧冷静:“情报确认了吗?会不会是陷阱?而且,即使只有两艘老旧驱逐舰,它们拼死保护航母的决心也不容小觑。”
“情报来源交叉验证过,可信度较高。但你的谨慎是对的,我们必须做好应对意外的预案。”林晓看向他们,“这次行动,代号‘猎鹰’。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将海空力量和可能出现的狼群配合,发挥到极致。”
作战室内,灯光再次亮至深夜。一张张海图被铺开,各种攻击方案被提出、讨论、优化乃至推翻。“猎鹰”行动的初步轮廓渐渐清晰,但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未知与风险。
林晓站在窗前,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心中涌动着难以平息的波澜。击沉航母,这是每一个海军军人,甚至是每一个与海洋为敌的战士的终极梦想之一。如今,这个机会似乎触手可及。然而,他深知,这将是一场豪赌,赌上的不仅是两艘潜艇和一支航空队,更是“东方旅”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声望和未来。
“航母克星……”他低声重复着这个充满野望的称号,眼神愈发坚定。无论成败,这一步,他们都必须迈出去。只有敢于仰望最高的山峰,才能有机会触摸到那片常人无法企及的天空。猎鹰,已经睁开了锐利的眼睛,寻找着最佳的下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