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政府的全球欢呼,如同遥远星系的背景噪音,被广寒宫核心区域厚重的舱壁和更沉重的现实隔绝在外。林海的研究室内,只有“方舟之心”散热系统低沉的嗡鸣,以及他自己因极度专注而压抑的呼吸声。他的世界缩小到了主光幕上那片由奇异符号和复杂数学模型构成的领域——那是他从“观察者”元信息更深层、此前一直无法完全破解的加密子集中,剥离出的最后,也是最核心的数据包。
全球为预测轨迹的精确命中而狂欢,但林海深知,那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尖角。真正致命的,是隐藏在水下的庞大山体。元信息中那些最晦涩、最受保护的部分,必然包含着“观察者”真正的意图、它们的技术内核,或者……更可怕的东西。
破解工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他尝试了所有已知的解密方法,甚至动用了“方舟之心”部分算力进行暴力穷举,但那数据包如同一个浑然一体的黑曜石球,光滑致密,找不到任何切入点。疲惫和挫败感如同月面的严寒,侵蚀着他的意志。他感觉自己像是在用指甲刮擦恒星的外壳。
转机,再次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准备向艾莉丝求助,看看能否从脑域矩阵或默斯的残骸中寻找灵感时(尽管后者希望渺茫),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了研究室角落一个被遗忘的旧物——张老留下的一个古朴的、非电子的星盘模型。那是张老早年用于直观教学的工具,上面刻划着古老的星座和经纬线。
一个荒诞的念头闪过林海的脑海。元信息的加密方式超越了人类现有的数学体系,那么,其密钥是否也可能隐藏在某种……更古老、更象征性的系统中?张老生前不止一次强调过“数学与宇宙美学”的统一性,他的弦论手稿中也充满了几何直觉与数学严谨的结合。
他拿起那个星盘,冰冷的黄铜触感让他精神微微一振。他并非要依靠星盘本身占卜,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思维媒介,一种打破纯逻辑僵局的“撬棍”。
他将星盘放在控制台旁,目光在古老的刻痕与光幕上冰冷的加密数据之间来回移动。他回想着张老手稿中那些关于“宇宙谐振”、“信息在时空结构中的烙印”的玄奥描述,尝试以一种近乎直觉的、非线性的方式去“感受”那个加密数据包。
他不再试图强行破解,而是像调节收音机频率一样,细微地调整着自己的思维模式,试图与那加密结构背后可能存在的“设计逻辑”产生共鸣。他想象自己不是在解一道数学题,而是在解读一首用宇宙规律写就的诗歌,密钥就隐藏在诗歌的韵律、隐喻和结构中。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研究室内的光线自动调节着,模拟着地球上的昼夜交替。林海维持着这种半冥想的状态,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这完全违背了他作为科学家所受的训练,更像是一种……玄学。
然而,就在他精神即将耗尽,准备放弃这徒劳的尝试时——
光幕上,那纹丝不动的加密数据包,突然极其轻微地闪烁了一下!
不是数据变化,而是视觉显示上的一个微小扰动,仿佛他的视网膜或者显示系统出现了瞬间的故障。
林海猛地坐直身体,心脏狂跳。他死死盯住那个位置,集中全部精神,维持着那种玄妙的“共鸣”状态。
又一下闪烁!
这一次,他看清了,不是故障!是加密结构本身,在某种难以言喻的层面上,对他的“关注”产生了回应!仿佛它需要的不是暴力破解,而是正确的……“频率”?
他立刻将全部心神沉入这种状态,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捕捉着那加密数据包每一丝最细微的“波动”。他不再思考,只是感受,引导。
渐渐地,那坚固的黑曜石球表面,开始浮现出极其细微的、如同水面油膜般的虹彩。虹彩流转,凝聚,最终在数据包的核心区域,勾勒出了一个坐标。
不是一个,而是一组。
它们并非传统的空间坐标,而是以一种林海从未见过的、融合了时空曲率、量子态概率云以及某种非欧几里得几何的复合形式呈现。它们像是一串用宇宙本身的语言书写的密码。
林海屏住呼吸,用颤抖的双手,将这组加密坐标输入“方舟之心”的星图模拟系统。
系统经过数秒的延迟运算(这组坐标的复杂程度超出了常规处理能力),最终在庞大的星图上,标记出了三个点。
第一个点,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一个编号为c-3174、富含稀有金属和氦-3同位素的小行星。其轨道参数被精确标注,甚至预测了其在特定时间窗口内的自转轴指向。
第二个点,位于土卫六(泰坦)的甲烷海洋深处,一个坐标指向了其南极区域冰壳下的某个特定热液喷口附近,那里被认为是寻找地外生命迹象的热门区域。
第三个点……让林海的血液几乎冻结。
它不在太阳系边缘,不在奥尔特云。
它指向了月球本身。
更精确地说,它指向了月球背面,SpA盆地中心偏东约十七公里处的一个坐标,其深度……标注为月面下三点七公里!
这个坐标,与之前脑域矩阵幻像中显示的那个镶嵌在月球内部的、疑似“信标”或“接口”的多维几何结构的核心位置,几乎完全重合!
这三个坐标,风格一致,加密方式同源,显然来自同一个信息源。它们像是一份……清单?一份“观察者”留下的、关于太阳系内某些关键地点的标记?
林海的大脑飞速运转。
小行星c-3174?那里有什么特殊?丰富的资源?还是……隐藏的装置?
土卫六的热液喷口?与生命起源有关?还是某种极端环境下的技术试验场?
而月球内部的坐标……这证实了幻像并非虚妄!那里确实存在某种东西,一个被“观察者”特意标记出来的结构!
它们标记这些地点是为了什么?资源采集?科学观测?还是……这些地点本身,就是某种庞大系统的一部分?像是一个分布式网络的节点?
一个更可怕的推测浮现:这组坐标,是否是一份……“收割”清单?或者是一份“遗产”清单,指示着“观察者”文明留在太阳系的、未被“静默之潮”摧毁的宝贵资产?抑或是……一份“武器”部署图?
他立刻将这惊人的发现,通过最高加密信道,发送给了陈锋、艾莉丝、萨米尔和雷震。他没有附带任何解读,只是客观地呈现了坐标数据和其来源。
信息发出后,研究室陷入了死寂。林海靠在椅背上,望着星图上那三个被高亮标记的点,尤其是那个刺眼的、位于月球内部的点。
全球在为预测了“观察者”的轨迹而欢呼。
但他们不知道,“观察者”或许在更早之前,就已经到访过,甚至……改造过他们的家园。
他们更不知道,敌人寻找的目标,可能一直就藏在他们的眼皮底下,甚至……脚下。
这组加密坐标,像一把冰冷的钥匙,插入了他认知的锁孔。
转动它,打开的会是宝藏,还是潘多拉魔盒?
林海不知道。
他只知道,人类对这场即将到来的星际博弈的认知,从这一刻起,被彻底颠覆了。
他们不仅是在防御外来的入侵。
他们更是在探索一个早已被“播种”或“标记”过的、充满未知陷阱与秘密的……自家后院。
而那个埋在月球内部三点七公里深处的秘密,或许将决定所有人最终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