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之夜的尝试失败,让京城中的两人陷入了更深的沉寂与专注。他们不再将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玄学,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现实的博弈中。
就在月圆之夜过去不到五天,一道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如同惊雷般炸响了死气沉沉的朝堂!
捷报!北境大捷!
信使浑身浴血,冲入金銮殿,声音嘶哑却充满激动地禀报:
“陛下!北境大捷!凌风将军携摄政王密令,联合‘隐麟’义士,于三日前深夜,奇袭戎狄位于狼牙谷的粮草大营!火烧连营三百里,戎狄数十万大军粮草尽毁!同时,我军主力趁敌后方大乱,于野狐岭设伏,大破戎狄先锋部队,斩敌三万,俘获无数!戎狄主力已仓皇北撤三百里,云州之围已解!北境危局,暂缓!”
满朝文武,瞬间哗然!
皇帝萧墨琰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成王萧墨宇更是脸色煞白,手中的玉笏几乎捏碎!
这怎么可能?!萧墨珩明明被软禁在王府,他是如何传递命令?凌风又是如何拿到密令?“隐麟”怎么会相助?狼牙谷的粮草囤积点极其隐秘,他们是如何得知?!
无数疑问瞬间充斥了所有人的脑海。
但捷报就是捷报,战功就是战功!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好!好!好!”皇帝连说三个好字,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仿佛之前的猜忌与软禁从未发生,“摄政王虽身在病榻,仍心系社稷,运筹帷幄,立此不世奇功!实乃我大梁之幸!传朕旨意,犒赏三军!为摄政王记首功!”
他绝口不提软禁之事,反而将功劳大半归到了萧墨珩头上。这是帝王心术,既然无法压制,那就顺势拉拢,将这份泼天功劳与皇恩浩荡绑定在一起。
成王在一旁,气得几乎吐血!他苦心经营,排除异己,眼看就要彻底掌控北境军权,却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场大胜彻底打乱!凌风不仅没死,还立下如此大功!萧墨珩的威望,必将借此战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他完了!他多年的谋划,眼看就要付诸东流!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京城。
百姓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摄政王萧墨珩的“疯王”之名,在这一刻,彻底被“战神”、“护国柱石”的光环所取代。
丞相府,玉尘院。
当萧墨珩(陆雪瑶身)听到严嬷嬷带来的消息时,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松弛。他走到窗边,望着北方的天空,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她……做到了。”他低声说道,心中五味杂陈。那个占据了他身体的女人,竟然真的在如此绝境下,凭借着他的旧部和一份来自神秘组织的信任,硬生生扭转了战局!
这份魄力,这份决断,让他这个真正的萧墨珩,都感到一丝敬佩。
但同时,一股更强烈的紧迫感也随之而来。北境危机暂解,萧墨珩(或者说,是“他”)的声望如日中天,皇帝的态度必然改变。那么接下来,京城的摊牌,恐怕就要开始了。成王绝不会坐以待毙!
他必须尽快拿到更多的主动权!那块玉佩,那句偈语……“因果自渡”,到底什么是他们需要渡的“因果”?
摄政王府。
当捷报传来时,陆雪瑶(萧墨珩身)正“虚弱”地靠在榻上,听着太医絮絮叨叨的嘱咐。听到凌云(已秘密返回)激动地禀报后,她只是微微睁开了眼睛,眸中深处闪过一丝如释重负,随即又恢复了那副病恹恹的样子。
“知道了。”她声音微弱地应了一声,仿佛这惊天捷报与她无关。
只有她自己知道,掌心因为紧张而渗出的冷汗。这一步,她赌赢了!凭借萧墨珩留下的底蕴和她自己的判断,她撬动了整个战局!
御林军的包围虽然没有立刻撤去,但守卫的态度明显恭敬了许多。皇帝赏赐的药材、补品如流水般送入王府。
但陆雪瑶(萧墨珩身)心中没有丝毫放松。她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成王的反扑,皇帝的猜忌,都不会因为一场胜利而消失。她必须利用这来之不易的优势,尽快稳定内部,揪出内奸,并……找到回家的路。
北境大捷的消息,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成王萧墨宇的脸上。他不仅失去了对北境军务的掌控,更在朝堂和民间的声望一落千丈。往日依附他的官员开始动摇,皇帝看他的眼神也充满了审视与不满。
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悬崖边上。萧墨珩声望正隆,一旦他伤势“好转”重掌大权,第一个要清算的,就是他成王!
他不能坐以待毙!
“王爷,如今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啊!”幕僚忧心忡忡,“摄政王立此大功,陛下态度已然转变,陆文渊那个老狐狸更是见风使舵,我们……我们是否该暂避锋芒?”
“避?往哪里避?”成王眼神赤红,状若疯魔,“萧墨珩那个疯子会放过我吗?他不会!从他回京没死成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只能活一个!”
他猛地站起身,在书房内焦躁地踱步:“北境之事,我们功亏一篑!但京城,还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只要萧墨珩死了,死无对证,那些墙头草自然会倒向我们!到时候,北境的功劳,也可以是我们运筹帷幄的结果!”
“王爷的意思是……”幕僚心中升起一股寒意。
“不能再等了!必须在他‘康复’之前,彻底解决他!”成王脸上闪过一丝疯狂的杀意,“御林军里还有我们的人。王府被围,是他最虚弱的时候!这是唯一的机会!”
他压低了声音,对幕僚和一旁的影煞首领吩咐道:“听着,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