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要跟谢大人出海?!”
国公府正厅,一声惊雷般的怒吼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
国公爷林铮一掌拍在黄花梨茶几上,震得茶盏叮当乱跳,胡子气得直抖,指着林晏的手指都在发颤:
“胡闹!简直是胡闹!海上是什么地方?那是龙王爷的饭桌!风浪无情,刀剑无眼!你一个金尊玉贵的小少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去凑什么热闹?!不行!想都别想!”
国公夫人更是吓得脸色发白,一把抓住林晏的胳膊,声音都带了哭腔:
“我的儿啊!你这是要剜娘的心肝吗?那汪洋大海,是能随便去的?听说还有吃人的生番,起红毛大疮的瘴气!你…你要是…呸呸呸!娘不许你去!说什么也不许!”
连一向沉稳的大哥林珩也沉了脸,眉头拧成了疙瘩:
“晏儿,莫要任性!谢大人肩负皇命,此行凶险异常,非同儿戏!你留在京城,安分守己,就是对谢大人最大的帮助了!”
林晏被爹娘的怒火和兄长的严厉包围,像只被围剿的小兽。
他梗着脖子,小脸绷得紧紧的,毫不退缩地迎着父亲喷火的目光:
“爹!娘!大哥!这不是任性!这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事!儿子也想为国分忧,为百姓谋福!为陛下寻回神物,解万民饥馑!这难道不是大丈夫该为吗?!”
“大丈夫?”林铮气得发笑,“你连鸡都没杀过,还大丈夫?海上的风浪比十个国公府都大!”
“我在云州也管过几千只鸡鸭!还帮着救灾!”
林晏立刻反驳,声音拔高,“我能照顾谢大人!我还会和工匠说话!跟海客打交道!船队都是朝廷精锐!谢大人武功高强,定能护我周全!我自己也会加倍小心!绝不乱跑!”
他拍着胸脯保证,眼神亮得惊人。
“不行就是不行!”林铮斩钉截铁,毫无转圜余地,“这事没得商量!”
---
长乐宫里,气氛压抑。林贵妃眼圈通红,拿着丝帕不住地拭泪,看着跪在下首的弟弟,声音哽咽:
“晏儿…你非要吓死姐姐不成?那海上…多危险啊!万一…万一有个闪失…你让姐姐怎么活?陛下…”
她泪眼婆娑地望向旁边悠闲剥着荔枝的承平帝,“您快说说他!他从小就没吃过苦,哪里受得了海上的颠簸风浪!求陛下收回成命吧!”
承平帝慢条斯理地将一颗晶莹剔透的荔枝肉送入口中,享受着那清甜的滋味,这才抬眼看向梗着脖子跪得笔直的林晏,又看看哭成泪人的贵妃,叹了口气:
“爱妃啊,晏儿不是小孩子了。”
他擦了擦手,语气带着点帝王的豁达和不易察觉的看戏心态,“男儿志在四方,想出去闯闯,见见世面,是好事。谢卿沉稳持重,有他在,朕也放心些。”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晏倔强的小脸上,话锋一转:
“不过,跟着出海,总得有个名目。嗯……”
他沉吟片刻,“这样吧,加授林晏为‘随行劝农使’,秩同六品,协助谢卿处理船队与寻种相关庶务。也算人尽其才了。”
一个彻头彻尾的虚衔,但有了这层官皮,堵家里的嘴就名正言顺了。
“陛下!”林贵妃急了。
“好了。”承平帝摆摆手,示意贵妃不必再说,又拿起一颗荔枝,“孩子大了,总要放出去飞飞。晏儿,记住,万事听谢大人的,不得擅专。平安回来,朕重重有赏。”
林晏眼睛一亮,立刻叩头:“谢陛下隆恩!臣定当谨记!”
有了皇帝舅舅这面大旗,他心里底气更足了!
---
回到国公府,林晏发现家里的“围剿”升级了。
国公夫人直接搬到了他院里的厢房住下,美其名曰“照顾”,实则是严防死守。
国公爷更是下了死命令,不许他踏出院门半步,连谢府都不让去了!
林晏被困在方寸之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软磨硬泡,哭天抢地,把“大义牌”、“能力牌”、“安全牌”翻来覆去地打,他娘就是捂着心口掉眼泪,他爹冷着脸不为所动。
眼看离船队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林晏彻底豁出去了。
这日傍晚,趁着看守的小厮换班松懈的空档,林晏猫着腰,熟门熟路地翻过国公府后院的矮墙,一溜烟跑到了谢府。
他熟门熟路地摸进谢霄的书房,果然见人还在灯下看海图。
“呜呜!”
林晏像颗小炮弹似的冲过去,一把抱住谢霄的胳膊,整个人挂在他身上,开始新一轮的软磨硬泡,“你就带我去嘛!求求你了!我保证乖乖待在船上!一步都不乱跑!我帮你记账!帮你管人!帮你试吃新找到的果子!没有我在,谁给你解闷?谁晚上给你暖被窝?你忍心看我一个人孤零零在京城,天天担惊受怕吗?”
他仰着小脸,眨巴着大眼睛,努力挤出几滴鳄鱼的眼泪。
谢霄被他晃得没法看图纸,眉头紧锁,试图抽出手臂:
“海上凶险,非你能想象。乖乖留在京城,等我回来。”
“我不!”
林晏抱得更紧,开始耍无赖,“你要是不带我去,我就……我就自己雇条小船偷偷跟着!到时候风浪一来,船翻了,被海盗抓走了,你就再也见不到我了!呜呜呜……你就忍心看我自己去送死吗?”
他一边假哭,一边偷瞄谢霄的脸色,还不忘祭出杀手锏,“而且皇帝舅舅都封我当‘劝农使’了!圣旨都下了!你不带我就是抗旨!”
谢霄看着他唱作俱佳的表演,额角突突直跳。
听到“自己雇船偷偷跟去”时,他眼神骤然一冷。
这小混蛋,真干得出来!
想到那可能的凶险后果,一股寒意瞬间窜上脊背。
林晏敏锐地捕捉到谢霄那一瞬间的僵硬,立刻打蛇随棍上,整个人像八爪鱼一样缠得更紧,声音又软又糯,带着十足的委屈和撒娇:
“呜呜……你就带我去嘛……我保证听话……我保证……”
他一边说,一边把脸埋进谢霄颈窝里蹭,像只祈求主人收留的小狗。
---
国公府正厅,气氛凝重得像要滴出水来。
林晏梗着脖子站在中央,旁边是面色沉肃的谢霄。
上首坐着脸色铁青的国公爷、泪眼婆娑的国公夫人,还有眉头紧锁的林珩。连得到消息匆匆赶来的林贵妃也在座,眼睛肿得像桃子。
“国公爷,夫人,贵妃娘娘,林大人,”
谢霄的声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他上前一步,对着林家众人,郑重地躬身行了一个大礼,姿态放得极低。
直起身时,目光沉静而坚定地扫过每一张担忧的脸庞。
“此行出海,凶险难测,下官深知。”他声音沉稳,字字清晰,“然林公子心意之坚,下官亦深有感触。陛下已授其‘劝农使’之职,旨意难违。”
他顿了顿,迎上林铮锐利的目光,语气更加凝重,带着一种近乎誓言的重量:
“下官在此立誓,此去万里波涛,定当竭尽全力,以性命护林晏周全!船队将配备太医院最好的医官,备足良药。林晏只随主舰行动,绝不涉险。下官亦会约束他,使其寸步不离安全之所。”
他的目光转向泪眼朦胧的国公夫人和贵妃,承诺更加具体:
“每日,只要海况允许,下官必亲自修书一封,飞鸽传书,禀报林晏安好及行程进展,绝不让诸位悬心一日!”
谢霄的承诺掷地有声,那份沉稳和担当如同定海神针,让厅内紧绷的气氛稍稍缓和了些许。
国公夫人和林贵妃的抽泣声也小了下去。
林铮死死盯着谢霄,又看向自己儿子。
林晏站得笔直,小脸上是前所未有的认真和坚定,眼神亮得灼人,没有丝毫退缩。
那眼神,让林铮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初上战场时的模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厅内一片寂静。
良久,林铮长长地、疲惫地叹了口气,那叹息里充满了无奈、担忧,也有一丝认命般的释然。
他挥了挥手,声音透着沙哑和无力:
“罢了…罢了…翅膀硬了,关不住了……”
他的目光落在谢霄身上,带着一个父亲沉重的托付,“谢大人……晏儿他……从小被我们宠坏了,任性妄为,不知天高地厚……此行……就……就拜托你了!”
最后几个字,沉重得如同千斤巨石。
林贵妃也抹着眼泪,哽咽道:
“谢大人……晏儿就…就交给你了……”
她示意宫人抬上几个沉甸甸的紫檀木箱,“这些药材和护身符,是本宫的一点心意……务必……务必护他周全!”
林晏看着父母姐姐妥协后那强忍担忧的模样,眼圈也红了。
他吸了吸鼻子,没说话,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然后悄悄伸出手,在宽大的袖袍下,紧紧握住了身旁谢霄微凉的手指。
谢霄的手指微微一顿,随即反手,将那只带着薄汗和坚定的小手,牢牢地包裹在掌心。
国公夫人走上前,将一枚用金线缠绕、雕刻着复杂梵文的温润玉符,颤抖着手,系在了林晏的脖颈上,又紧紧抱了他一下,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无声的泪水。
林晏感受着母亲怀抱的温暖和玉符贴在胸口的微凉,鼻子酸得更厉害了。
夜色渐深。
谢霄牵着林晏的手走出气氛凝重的国公府大门。夜风带着凉意,吹散了厅内压抑的沉闷。
林晏抬头望着满天繁星,又侧头看看身边人沉静的侧脸,还有那喉结上自己留下的、已经变成淡青色的咬痕印记。
心里那点离家的愁绪和对未知的忐忑,都被一种巨大的、尘埃落定的兴奋和期待取代。
终于……能跟呜呜一起出海了!
他忍不住晃了晃两人交握的手,小声问:
“呜呜,我们什么时候去看大船?”
谢霄紧了紧掌心那只微凉的小手,目光投向皇城港口的方向,那里隐约可见巨大的桅杆轮廓在夜色中矗立。
“快了。”
他低沉的声音在夜风中散开,带着一种踏上征途的沉凝,“船队……已在整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