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仓的分区建设并非一帆风顺。
规划虽好,落实到具体细节,便显出千头万绪。
首先是物料堆放的问题。
原先杂乱无章惯了,工人们一时难以适应严格的分区,常有将待洗的原毛堆放到晾晒区,或是将成品布料与辅料混放的情况。
紫电带着栓子、春妮两个小组长,每日需花费大量精力巡查、纠正,嗓子都快说哑了。
乔兰菁得知后,并未急躁。
她让乔山静制作了一批颜色不同的木牌,红色代表原料,黄色代表在制品,绿色代表成品,分别悬挂或放置在相应区域,一目了然。
又定下规矩,物料转运需由小组长签字确认,责任到人。
如此直观明了的方法推行下去,混乱情况才逐渐好转。
其次是生活区的建设。
搭建屋舍、开挖水井都需要时间和人力,且要保证质量。
乔海阔带着根生整日泡在工地上,协调工匠,督促进度,忙得脚不沾地。
乔兰菁去看过一次,见工匠们虽卖力,但分工稍显混乱,便建议海阔二哥将工匠也分组,泥瓦组、木工组、杂役组各司其职,并行作业,效率果然提升不少。
规范化管理的推行,也遇到了些许阻力。
一些老工匠或工人,习惯了以往的松散,对严格的台账记录、按流程操作感到不适应,私下颇有微词。
乔兰菁让紫电和旺财多与这些人沟通,讲明规矩不是为了束缚,而是为了保障大家的工钱清晰、活计顺畅,避免推诿扯皮。
同时,对严格遵守规章者,月末给予些许额外奖励。
恩威并施之下,新的管理体系渐渐被接受,大仓的运作日趋规范高效。
就在大仓事务逐步走上正轨时,乔仲远决定开始巡查凉州下辖各县。
他深知府衙虽已肃清,但地方上的积弊未必尽除。
此次巡查,他打算微服而行,不带过多仪仗,旨在探查真实民情,规范各县政务,若有贪官污吏,正好抓个现行。
晚膳时,乔仲远将此决定告知家人。
苏清韵面露忧色:“老爷微服出行,安全……”
“夫人放心,”乔仲远安抚道,“我会带上石砚,再挑选数名可靠的衙役扮作随从,暗中还有府衙护卫,无妨。”
他看向几个女儿:“为父此行,快则半月,慢则一月。家中事务,你们要多费心。”
乔兰菁安静地听着,心中却是一动。
父亲巡查政务,自己或许可以借此机会,为乔家的未来再拓一片天地。
她放下筷子,看向父亲,眼神清亮:“爹,您去巡查各县,女儿也想为您分忧。”
“哦?菁儿有何想法?”
“女儿听闻,凉州地广人稀,除了城北那片正治理的河滩地,下辖各县亦有许多未曾开垦的荒地。”乔兰菁语气平稳,“女儿想随爹同行,当然,不会打扰爹办正事。女儿可以自行去查看那些荒地,看看是否有地势平坦、靠近水源、适合开垦之处。
若找到合适的地方,或许……我们可以效仿河滩地治理,或引入新作物,为凉州再添粮仓,也为‘玖行’未来的扩张提前布局。”
她没说出口的是,亲眼看看各地的真实情况,了解底层民生,对她制定更长远的商业和农业规划至关重要。
闭门造车,终不如实地勘察。
乔仲远闻言,沉吟起来。
女儿的能力和眼光,他已是深信不疑。
她若能找到适合开垦的荒地,于公于私都是好事。
只是让她一个女儿家随行奔波……
“爹,”乔兰菁看出父亲的犹豫,保证道,“女儿会带上紫电,一切从简,绝不张扬,更不会耽误您的正事。只是顺便看看地而已。”
乔兰芷也在一旁帮腔:“爹,四妹妹心思缜密,让她去看看也好,说不定真能找到宝地呢。”
乔仲远看着目光坚定的女儿,终是点了点头:“也罢。那你便随行为父同行,但需答应为父,一切小心,不可擅自行动,凡事多与石砚商量。”
“女儿明白!”乔兰菁脸上绽开笑容。
父女二人,一个意在肃清吏治,规范一方;一个志在勘察土地,谋划未来。
目标虽异,心却同在凉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一场带着双重目的的微服巡查,即将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