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向司马欣残部驻扎的高地,赵戈向传令兵说道:“传令全军,拂晓进攻。同时派人通知沛公,请他配合进攻。”
翌日拂晓,战鼓再起。
项羽果然如范增所计,率军“渡河北上”,但行军速度缓慢,完全不像要急援邯郸的模样。
赵戈与刘季两军则对司马欣残部发动猛攻。
高地上,司马欣面色惨白却目光坚定:“将士们,为主帅争取时间,死战不退!”
秦军残部虽只有万余人,但凭借地利拼死抵抗。箭矢如雨,滚木礌石纷纷落下,联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正午,高地前已尸积如山。
赵戈亲临前线指挥,英布多次率敢死队冲锋,都被秦军击退。
“赵王,如此强攻伤亡太大!”副将急劝。
赵戈望着高地上依然飘扬的秦军大旗,咬牙道:“不能再拖了!英布,组织最后一波冲锋,我亲自为你压阵!”
这时,高地上突然发生骚动。秦军阵型大乱,似乎内部发生了变故。
原来司马欣副将见大势已去,不忍主帅战死,趁其不备将其击晕,然后高喊:“将军重伤!全军撤退!”
秦军顿时军心大乱,开始溃散。
副将带着昏迷的司马欣,在亲兵护卫下从小路潜逃,直奔章邯主力而去。
赵戈见状,立即下令总攻。联军趁势攻上高地,残余秦军或降或逃。
战后清理战场时,刘季来到赵戈身边,意味深长地道:“司马欣逃了。”
赵戈点头:“他是章邯爱将,逃生也在情理之中。”
二人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
他们都明白,放走司马欣,等于给章邯报信,这对谁都不利。但乱世之中,有些事不必点破。
当日下午,探马来报,项羽军在五十里外扎营,丝毫没有继续北上的意思。
英布怒道:“项羽这厮,在耍诈!”
赵戈却笑了:“无妨。经此一战,沛公与我已建立信任。至于项羽...他很快就会为今日的选择后悔。”
刘季在旁微笑不语,心中却对赵戈的评价又高了几分。这位张楚赵王,确实是个值得合作的伙伴。
司马欣副将已带着昏迷的司马欣逃到章邯大营。章邯闻讯大怒,但也从中嗅到了机会。
“三方联军各怀鬼胎,此天赐良机也!”章邯对麾下将领道,“传令,加紧攻城,务必在联军抵达前攻破邯郸!”
漳水之战落下帷幕,远在定陶的吴广,也接到了漳水战报。
独臂抚摸着地图,喃喃自语:“兄弟,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啊...”
漳水战场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联军大营中已开始休整。
刘季的沛军确实需要喘息——连日的急行军与苦战让士兵们疲惫不堪。
赵戈爽快地同意了休整半日的请求,他自己的军队何尝不需要这番休整。
“赵王,项羽军仍在五十里外徘徊,行军缓慢如龟爬。”
探马的回报让帐中诸将面露鄙夷。
赵戈却笑了,笑容中洞悉一切:“范增老谋深算,这是要保存实力,让我们与章邯拼个两败俱伤啊。”
英布怒道:“这厮好生奸诈!不如末将率一支轻骑,去‘催促’他们加速行军?”
“不必。”
赵戈摆手,眼里狡黠,“既然他们想保存实力,我们就给他们一个不得不出手的理由。”
他召来斥候队长,低声吩咐:“你选十名精干斥候,分两批行动。第一批立即出发,秘密前往邯郸,设法接触韩信将军,让他以赵歇名义派人向项羽求援,务必强调事态紧急,邯郸旦夕可破。”
斥候队长领命欲走,赵戈又叫住他:“且慢。第二批斥候携带我的密信,同样交给韩信。信中我会让他向赵歇建议放弃邯郸,退守巨鹿。”
英布疑惑道:“赵王,为何要让韩信先向项羽求援?”
赵戈微笑:“项羽性情急躁,最受不得激将。若他得知邯郸危在旦夕,又接到求援,必会加速进军。而范增再怎么劝阻,也难挡他建功之心。”
“那退守巨鹿又是为何?”
“邯郸城防已残破不堪,坚守无益。”
赵戈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巨鹿位置,“巨鹿城防坚固,粮草充足,更关键的是,它地处要冲,可联络燕地残部。章邯若攻巨鹿,必分兵防备燕军,此消彼长,于我们有利。”
斥候连夜出发。赵戈又唤来文书官:“修书给吴广,让他加强定陶防务,同时密切监视熊心与吕青的动向。”
一切安排妥当,赵戈才稍稍安心。
走出大帐,望着北方星空,心中计算着时间。让章邯一再分兵,削弱他的实力。加剧暴秦落幕!
两日后,邯郸城外章邯大营中,攻势一波猛过一波。城墙已现多处裂痕,守军疲于应付。
邯郸城内,韩信接到赵戈密信后,立即求见赵歇。
“大王,邯郸城防已残破,难以久守。”韩信直言不讳,
“援将建议放弃邯郸,退守巨鹿。”
赵歇面色惨白:“放弃都城?这...”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韩信道,“巨鹿城防坚固,粮草充足,更可联络燕地共同抗秦。待联军北上,再图收复邯郸不迟。”
赵歇犹豫不决,这时宫外传来陈馀急报:“大王!城墙西南角崩塌,秦军已攻入外城!”
形势危急,赵歇终于咬牙:“就依韩将军之言!传令,全军准备撤离,退守巨鹿!”
韩信按照赵戈的指示,派出一支敢死队突围求援。这支队伍分成三路,一路直奔项羽军营,一路前往赵戈大营,另一路则往刘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