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上海,暑气渐浓。李振邦坐在公安局治安科的办公室里,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电扇在头顶吱呀作响,送来些许热风。
“李副科长,”办事员小孙敲门进来,“这是各分局报上来的上月治安汇总。”
李振邦接过文件,仔细翻阅。自从两个月前被任命为治安科副科长,他肩上的担子重了不少。好在在朝鲜积累的管理经验派上了用场,工作还算得心应手。
“盗窃案比上月增加了百分之十五,”他指着数据对小孙说,“通知各分局,要加强夜间巡逻。”
“好的。”
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已经过了下班时间。李振邦收拾好文件,锁上抽屉。今天约了林淑娴吃饭,他特意换上了新洗的白衬衫。
走出公安局大门,热浪扑面而来。他骑着自行车往南京路去,车轮在柏油路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林淑娴已经在饭店门口等着了。她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手里拎着个布包。
“等很久了?”李振邦停好车,快步走过去。
“刚到。”林淑娴微微一笑,“今天单位有点事,耽搁了。”
这家饭店他们常来,老板已经认识他们了。
“李同志,林同志,老位置?”老板热情地招呼。
“对,谢谢。”
靠窗的位置,能看见街景。夕阳西下,南京路上人来人往。
“今天工作顺利吗?”李振邦给林淑娴倒茶。
“还好。就是在翻译一批苏联技术资料,有些专业术语拿不准。”
“需要帮忙吗?”
“不用,我已经请教过老工程师了。”
点完菜,两人一时无言。窗外传来电车叮当声,还有小贩的叫卖声。
“下周日你有空吗?”李振邦打破沉默,“我爸妈想请你去家里吃饭。”
林淑娴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好啊。我正好休息。”
“那就这么说定了。”
饭菜上桌,两人安静地吃着。偶尔抬头,目光相遇,又很快分开。
“你最近瘦了,”林淑娴看着他,“工作太忙了?”
“还好。就是天热,没什么胃口。”
“要注意身体。”
吃完饭,李振邦推着自行车,送林淑娴回家。夜晚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白天的暑气。
“下周日我来接你?”走到弄堂口,李振邦问。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
“那...我在这等你。”
林淑娴点点头,转身进了弄堂。
回到家,父母还没睡。母亲在缝补衣服,父亲在看报纸。
“回来了?”母亲抬头,“和淑娴吃饭了?”
“嗯。”
“下周日请她来家里,我多做几个菜。”
李振邦洗漱完,躺在床上却睡不着。他和林淑娴认识快一年多了了,从最初的同志关系到现在的恋人,一切都那么自然。可每次想到结婚,他又有些犹豫。不是不想,是觉得应该再多些准备。
第二天上班,科长老王看出他心事重重。
“怎么了?和淑娴闹别扭了?”
“没有。就是...说到见家长的事。”
老王笑了:“好事啊!什么时候请我们喝喜酒?”
“还早着呢。”
“不早了,”老王拍拍他的肩膀,“你都二十八了,该成家了。”
中午在食堂吃饭,李振邦遇见了在户籍科工作的老同学赵明。
“听说你升副科长了?恭喜啊!”
“谢谢。”
“和淑娴怎么样了?什么时候结婚?”
李振邦含糊其辞:“还在商量。”
赵明压低声音:“我听说淑娴他们厂里最近在分房,结婚的优先。”
李振邦愣了一下:“是吗?”
“所以啊,抓紧点。”
下午处理工作,李振邦有些心不在焉。分房的事,他倒是没想过。现在住的房子是公安局的宿舍,确实小了点儿。
下班后,他特意绕到附近转了转。新建的职工宿舍楼已经封顶了,看起来很不错。
周日一早,李振邦就起床了。母亲在厨房忙活,父亲在打扫卫生。
“振邦,去菜市场买条鱼。”母亲递过来菜篮子。
菜市场人声鼎沸。李振邦挑了条活鱼,又买了些时令蔬菜。回来时,遇见邻居张阿姨。
“振邦,今天家里来客人啊?”
“嗯,淑娴来吃饭。”
张阿姨笑眯眯地说:“淑娴是个好姑娘。”
十点钟,林淑娴准时到了。她穿了件干净的列宁装,手里提着水果。
“阿姨,叔叔,这是给你们的。”
“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母亲接过水果,脸上笑开了花。
父亲也难得地露出笑容:“坐,喝茶。”
午饭很丰盛。母亲做了红烧鱼、糖醋排骨,还有几个时令小炒。
“淑娴,多吃点。”母亲不停地给她夹菜。
“谢谢阿姨,我自己来。”
饭后,母亲去洗碗,父亲说要去睡午觉。客厅里只剩下李振邦和林淑娴。
“你爸妈人真好。”林淑娴轻声说。
“他们很喜欢你。”
两人一时无言。窗外的知了叫得正欢。
“我听说你们局在分房?”李振邦试探着问。
林淑娴点点头:“是有这个事。不过要结婚的职工才能申请。”
“哦...”
又是一阵沉默。
“下周末,”林淑娴突然说,“我们单位组织去苏州春游,可以带家属。你要不要去?”
“好啊。”李振邦立刻答应。
送林淑娴回家的路上,两人都很轻松。
“苏州我很熟,”李振邦说,“小时候常去。”
“那到时候你当向导。”
“没问题。”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李振邦工作特别起劲。破了两个盗窃案,还协助分局整顿了治安乱点。
周五晚上,他特意去理了发,整个人精神了不少。
周六一早,他在工业局门口等林淑娴。大巴车已经等在路边,陆续有人上车。
“李同志!”林淑娴的同事李大姐看见他,热情地打招呼,“来接淑娴啊?”
“是啊。”
林淑娴从办公楼里出来,看见他,眼睛一亮:“这么早?”
“怕迟到。”
车上已经坐了不少人。林淑娴的同事们好奇地打量着李振邦,窃窃私语。
“这就是淑娴的对象?”
“在公安局工作,是个副科长。”
李振邦有些不好意思,林淑娴倒是很坦然。
车开了,导游开始介绍今天的行程。李振邦小声给林淑娴补充:“虎丘的剑池很有意思,传说吴王阖闾的墓就在下面。”
“你去过很多次?”
“小时候常跟我爸去。”
到了虎丘,大家自由活动。李振邦带着林淑娴避开人流,走小路上了山。
“这里看剑池角度最好。”他指着一处平台。
剑池碧绿如玉,深不见底。林淑娴扶着栏杆往下看,发丝被风吹起。
“真美。”
“是啊。”
从虎丘出来,他们去了留园。园子里假山玲珑,曲径通幽。
“这里适合散步。”林淑娴说。
“也适合思考。”李振邦接话。
两人相视一笑。
午饭在观前街的老饭店吃。李振邦点了松鼠桂鱼、响油鳝糊等苏州名菜。
“你很会点菜。”林淑娴说。
“以前来过几次。”
饭后,他们在平江路散步。青石板路,小桥流水,别有一番韵味。
“要是能住在这里就好了。”林淑娴感叹。
“以后可以常来。”
回程的车上,林淑娴靠在窗边睡着了。李振邦轻轻把她的头扶到自己肩上。
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今天玩得很开心。”林淑娴说。
“下次再去别的地方。”
“好。”
回到家,母亲还在等他。
“玩得怎么样?”
“挺好的。”
母亲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办事?”
“再等等吧。”
周一上班,老王一见面就问:“听说周末见家长了?”
李振邦哭笑不得:“科长,您消息真灵通。”
“怎么样?什么时候请我们喝喜酒?”
“还没定呢。”
中午,李振邦去食堂吃饭,听见两个女同事在聊天。
“...他家条件不错,父亲是老师,母亲是街道干部...”
“听说在公安局工作,是个副科长...”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和林淑娴的事,已经成了同事们关注的话题。
下班后,他去找林淑娴。她还在加班,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这么晚还在忙?”
“这份资料明天要用。”
李振邦坐在一旁等她。看着她在灯下认真工作的样子,心里突然很踏实。
忙完工作,已经八点多了。
“饿了吧?去吃饭。”
“好。”
夜晚的街道很安静。两人并肩走着,影子在路灯下忽长忽短。
“今天同事都在问我们的事。”李振邦说。
“我们科也是。”林淑娴轻笑,“李大姐还问我什么时候发喜糖。”
“你怎么说?”
“我说...快了。”
李振邦停下脚步:“真的?”
林淑娴低下头,声音很轻:“嗯。”
这一刻,李振邦觉得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送她到家门口,林淑娴说:“下周我去你家,和你爸妈商量一下具体的事。”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