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宫廷之后,吴用轻车熟路地前往钟粹宫,却得知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已前去觐见皇上,无奈之下,只得留在宫中静候。他今日所散布的消息于局势不利,倘若信王爷按兵不动,便需促使皇上与朱徽媞推动其采取行动。
吴用未能等到朱徽媞,却迎来了太子守信以及焦皎、焦洁。守信满怀兴奋地冲进书房,询问吴用是否是前来探望自己,吴用戏谑地称是来与朱徽媞幽会。焦皎、焦洁听闻后尖声嬉笑,扬言要告知朱徽媞,吴用佯装惊恐,央求她们切勿声张。守信邀请吴用入座,询问其找朱徽媞所为何事,吴用称是为了将信王爷请离京城。
守信提及信王小王爷被郑关西劫持一事,显得极为亢奋,因为信王朱由检对他继承皇位构成了重大威胁。吴用告知守信,信王爷离京的目的是抓捕太子的母亲,守信听闻后颇为震惊。
吴用认为可让朱徽媞垂帘听政,甚至登基成为女帝,但他并不期望女帝传统能在大明延续,故而觉得不可忽视对太子的培养。他告诉守信,尽管信王爷妄图抓捕太子母亲以逼迫其让位,但自己早已派人保护太子母亲,信王爷难以得逞,无法对其构成威胁。
守信不再担忧母亲的安危,对信王朱由检的企图感到愤慨,吴用解释道,在皇上不将皇位传给信王爷的情况下,信王爷若想登上皇位,必然会要挟太子。最后,守信询问吴用打算如何将信王爷请离京城。
与在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面前有所保留不同,守信在吴用面前几乎毫无保留,因其在公主面前的有所保留乃是吴用所授。焦皎、焦洁以及香扇坠李香君、夏雨荷看到守信表现得干练沉稳,皆感诧异,他们未曾料到守信此时能摒弃对太子母亲的依赖,专注于解决信王府的问题。
吴用径直告知守信,他刚刚已将此事泄露出去。守信听闻吴用主动泄露消息以及与公主的安排后,愤恨地表示,若信王爷不离开京城,他将亲自将其擒获。吴用安慰太子,若信王爷愚蠢地留在京城,待福王朱由崧进京后,可慢慢将其消耗。
太子又询问如何对付福王爷,吴用认为,若福王进京,东京必定有所部署,可让他前往蒙古建立可汗国,再从长计议,否则会给他出兵京城的借口,太子表示理解。
时,成为京城焦点的信王府一片混乱,王府附近出现众多身份不明之人。信王朱由检愤怒至极,认定是吴用将他妄图抓捕太子母亲的事情泄露出去。众多赶来的官员皆噤若寒蝉,若信王不离开京城,他们自身也将陷入危险境地。起初,信王府打算等没遮拦穆弘和石将军石勇争斗得两败俱伤时再行动,以便坐收渔翁之利,并安排留守官员。
众正不知如何应对时,二小王爷定王朱慈炯建议父王速战速决,信王询问他是否也认为自己应尽快离京。听到“也”字,定王朱慈炯及信王府书房中的官员皆明白了信王朱由检的真实意图。美髯公朱仝劝信王速战速决以破解危局,称外间谣言虽由吴少师放出,但从丞相府流出,可见也是皇上的意思,信王不可陷入阴谋之中。他劝信王离开,是因为信王府若能速战速决抓住太子母亲,就能最快救出小王爷永王朱慈炤,且只有信王亲赴重庆,永王才能真正转危为安。信王虽恼怒,但也深知别无他法,询问如何速战速决,称没遮拦穆弘难以对付。定王朱慈炯称父王有出林龙邹渊龚将军,信王刚提及邹渊的巴州军用于防御便住口。定王指出,福王已获前往蒙古建可汗国的许诺且已启程进京,东京蒙古仆从军不会轻易行动。因此,信王可一边召集军队以营救永王之名前往重庆,一边通知龚将军的巴州军以救亲外甥之名出兵。如此一来,既无人指责龚将军私自调兵,两军在孟州合围,消灭没遮拦穆弘、战后镇压石将军石勇、扩充军队皆不成问题。取得孟州城后,信王可与朝廷分庭抗礼,朝中官员也能确保安全。美髯公朱仝认为定王所言极是,因出林龙邹渊值得信赖,为自身及田家利益不会放弃营救永王,只要他出兵孟州就能速战速决。
即便太子不为母亲考虑,待王爷在孟州拥有与朝廷抗衡的实力后,稍加威胁,太子未必敢让王爷出兵京城,届时太子、乐安长公主朱徽媞和吴少师或许都将屈服。信王朱由检对举兵造反心存疑虑,甚至不愿离京,他想堂堂正正地获得皇位。在有太子且皇帝朱由校不会传位给他的情况下,若不想造反夺位,只能从太子母亲入手。但仅有太子母亲还不够,太子身后还有乐安长公主和吴用。若信王掌控富庶的孟州城,加上兵力充足且有太子母亲作为威胁,乐安长公主和吴用也将不得不退让。美髯公朱仝建言后,信王及信王府官员皆群情激昂,因为信王力量强大,他们留守京城才更安全。
入夜,信王府周围的不明人士有所减少,但王府内却一片忙乱。王妃李妙担心信王趁夜离京,还想一同前往重庆,娴妃以李妙儿子在重庆知州府生活安稳为由加以劝阻,并表示自己是为了营救被郑关西抓走的儿子才去。李妙性格懦弱,娘家失势,为了儿子和自己,不愿离开信王的庇护。李妙提议让儿子朱慈燃主持大局,娴妃称朱慈燃身份不够。信王迎娶李妙本是想立她为皇后,以减少后宫干政,没想到输给了朱由校,李妙成了无用的王妃。
因此,信王朱由检每次看到李妙懦弱的模样便十分烦闷。好在怀郡王朱慈灿与李妙性格不同,勉强可算成才。李妙虽是信王王妃,只要她留守王府,加上定王朱慈炯的聪慧头脑,朱由检有信心他们能撑到自己抓到太子母亲,届时信王府的未来将一片光明。在被吴用逼迫的无奈情况下,朱由检也想看看定王朱慈炯独自留在京城的表现,毕竟他流淌着自己的血脉。于是,朱由检未与李妙多言,收拾妥当后便下令队伍开出信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