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星城,万象学院。
作为“黎明纪元”中集各族智慧与知识传承于一体的最高学府,万象学院的建筑风格融合了科技的流线型与古典的磅礴,象征着知识与力量的交融。在学院深处,符阵系的讲坛大厅内,座无虚席。
来自不同种族、形态各异的学生们——有人族修士、有指尖跃动元素之光的灵族、有身躯魁梧却对精细能量操控充满好奇的岩族少年,甚至还有一些初步开启了灵智、对符文之道表现出浓厚兴趣的机械生命体——全都屏息凝神,目光聚焦在讲坛中央那道略显单薄,却散发着沉静智慧光芒的身影上。
小符。
她身着一袭素雅的万象学院导师长袍,宽大的袖口遮掩了她依旧未能完全恢复、略显无力的手腕。她的脸色比起刚从战场归来时红润了些许,但眉宇间仍能看出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与沉静。然而,当她开口讲述时,那温和而清晰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能轻易抚平听众心中的躁动,将他们的思绪引入那玄奥无穷的符文世界。
“……符文,并非死板的线条与能量的堆砌。它是天地法则的显化,是能量流动的轨迹,是意志与自然共鸣的语言。”小符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大厅。她并未动用任何法力演示,只是用手指在空气中虚划,但那简单的轨迹,却仿佛引动了周围光线的细微偏折,让所有感知敏锐的学生都能隐约“看到”那无形的结构在形成、稳定、并散发出微妙的波动。
“上古符师观星斗运转、察地脉流向、感万物生息,而后将所悟铭刻于金石、木帛之上,借之以沟通天地,调动能量。其核心,在于‘理解’与‘共鸣’,而非强行‘驾驭’与‘掠夺’。”她的话语中,隐隐透露出对云九幽所倡导的“生长”与“共生”理念的理解与继承。
一名年轻的灵族学生举起手,得到允许后起身,带着几分困惑问道:“小符顾问,典籍中记载,强大的攻击符阵足以撕裂星辰,防御符阵可硬撼法则,这些难道不是对力量的驾驭吗?”
小符温和地笑了笑,那笑容中带着历经沧桑后的通透:“是驾驭,但更是引导。如同江河奔流,你若强行堵截,终有决堤之日;但若顺势疏导,既可灌溉沃野,亦可驱动巨轮。符文之道亦是如此。理解能量的‘意愿’,理解法则的‘脉络’,而后以符文为渠,引导其流向你需要的地方。这其中的差别,在于一颗‘敬畏’与‘沟通’之心,而非‘征服’与‘占有’之念。”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求知欲的脸庞,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仿佛看到了云九幽对她谆谆教导时的影子。她将那份深藏的思念与遗憾,悄然转化为更坚定的引导力量。
“在最终之战中,我们见证了混沌的无序,也见证了秩序薪火的可贵。符文,作为秩序力量的一种体现,其最高境界,或许并非毁灭,而是‘构筑’——构筑守护的壁垒,构筑生长的温床,构筑连接万物的桥梁。”她的声音渐渐充满了力量,“这,将是你们这一代符师,需要去探索和实践的新道路。”
课堂结束后,许多学生仍围拢上来,提出各种问题。小符耐心地一一解答,时而鼓励,时而点拨。对于几位天赋尤其出众的学生,她会留下他们,给予更深入的指导。她的严格藏在温和之下,对符文结构的精确性、对能量感知的敏锐度要求极高,因为她深知,一丝一毫的偏差,在关键时刻都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
回到自己在学院内的居所兼书房,小符并未休息。桌案上,堆积着厚厚的稿纸和能量晶石板,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符文推演、理论阐述和心得体会。这是她正在编撰的《新纪元符文通解》,旨在系统性地整理、融合各族符文知识,并加入她自己对战后新世界能量环境的理解与创新。这项工作耗神极大,常常让她本就未愈的身体感到疲惫,但她乐此不疲。
偶尔,她会停下笔,望向窗外初星城安宁的夜景,望向中央生命科学院的方向。她知道,云九幽沉睡在那里。她无法像弘毅那样以武力守护,也无法像洛尘那样以科技探寻奥秘,但她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将云九幽的精神、将那份对生命与和平的珍视,通过知识传承下去,播种在下一代的心中。
精神的延续,并非一定要轰轰烈烈。在这安静的书院里,在每一笔符文的勾勒中,在每一次对学生的谆谆教导里,云九幽的信念,正以一种更持久、更广泛的方式,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