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弘治二十五年。

历经无数次失败与迭代,终于从实验室的襁褓中挣扎而出的新型动力之源——柴油内燃机。

数载耕耘,格物学院体系与蒙学教育的普及,其成效已远超识文断字之范畴。

它如同在全社会铺设了一张细密的知识滤网,将散落于民间的智慧火花汇聚成束。

在运河交织的江南,苏州格物学院的学员们,已能依据西山总部下发的标准,独立完成小型蒸汽机组的安装、调试与常规维护,甚至能对某些易损部件进行本地化的仿制与改良。

在濒临南洋的广州,航海专科的学子们,正尝试将西洋传入的象限仪与大明的牵星术、日渐精确的海图相结合,重新勘测标注着南海暗礁与洋流。

这些成果或许不具备石破天惊的颠覆性,但它们如同大树深入土壤的根系,默默汲取养分,稳固着帝国科技大厦的基座。

正是这广泛而扎实的基础,使得西山格物院的精英们得以从繁琐的、重复性的技术推广与支持工作中抽身,将宝贵的精力专注于如内燃机、后装枪、无线电报等真正前沿的开拓性研究上。

人才的滋养是系统性工程。

当格物院内部刊物《格物月报》上刊载了关于内燃机某个阀门结构优化难题的探讨时,编辑部分能收到来自西安、武昌乃至辽东学院学员们寄来的、虽显稚嫩却不乏闪光点的解决方案。

一种基于共同知识语言的学术交流氛围,正在帝国范围内缓慢形成。帝国的创新生态,正从一枝独秀,转向百花初绽。

西山,动力机械所。

高大的工棚内,空气中弥漫着机油与金属加热后的特殊气味。

那台被寄予厚望、代号“弘治甲型”的柴油机,正发出低沉而富有节奏的轰鸣。

这声音,与几年前那台如同患了痨病般嘶吼、喷吐着浓密黑烟、运行不到一个时辰就可能“趴窝”的原始样机相比,已然是天壤之别。

项目总负责人赵德柱。他正陪同前来视察的陆仁与朱厚照,声音因激动而略带沙哑:“大人,太子殿下,幸不辱命!‘甲型机’历经十七次重大结构修改,近百次材料与工艺调整,目前可实现连续十二个时辰无故障满载运行!其热效率已稳定在百分之十二左右,功率输出达到最初设计指标的四倍半!虽然距离完美尚远,体积与重量仍显笨重,但其基础可靠性已通过严苛验证,足以支撑下一步的应用探索!”

太子朱厚照围绕着这台仍旧布满各类管线、仪表,钢铁身躯上满是试验痕迹的机器,饶有兴致地仔细观察。

他虽在宏观战略上日渐沉稳,但对这种能直接转化为磅礴力量的格物奇巧,依旧抱有最浓厚的兴趣。他用手感受着机器运行时传来的轻微却有力的震动,赞叹道:“好!听其声,观其形,便知其中蕴含巨力!陆师傅,以此物之能,若装于海船之上,我大明水师岂非能无视风涛,纵横四海?”

陆仁面带微笑,但语气中保持着研究者特有的审慎:“殿下,将实验室的动力源转化为稳定可靠的运载工具,其间难关重重。‘甲型机’的成功,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可喜可贺。然其自重过大,体积臃肿,振动与控制远未臻完善,燃油消耗与经济性亦需考量。此时谈大规模装舰,为时尚早。臣之愚见,当分三步走,由简入繁,由陆至海,逐次验证其应用潜力。”

在陆仁清晰的顶层设计下,内燃机的应用研究沿着三条并行的轨道展开,但节奏被严格把控,强调每一步的扎实与可靠,杜绝任何冒进。

这是优先级最高,也被认为技术路径相对最清晰的应用方向。目标是制造一种能依靠自身动力在道路上稳定行驶的载具,代号“驰骋”。然而,实践的困难远超纸上谈兵。

动力传递是第一道拦路虎。“甲型机”输出的旋转动力,如何高效、可靠地传递到车轮?机械所的学员们尝试了皮带传动,发现易打滑且效率低下;尝试了链条传动,又面临噪音、磨损与易脱链的难题。最终,在陆仁“能否采用多组不同大小的齿轮进行变速与传递”的提示下,团队开始攻坚结构复杂、对加工精度要求极高的“齿轮变速箱”,进展缓慢。

转向控制系统同样令人头疼。

如何让这个数吨重的铁家伙听从驾驶者的意志灵活转向?他们设计了多种基于蜗轮、蜗杆与连杆的组合机构,进行着枯燥的台架测试与实车验证,经常出现转向力过大、或者虚位过多的问题。

底盘与悬挂系统更是直接关系到乘员舒适性与车辆结构的耐久性。没有合适的减震,崎岖路面上的颠簸足以让人散架,也易导致车辆本身的结构疲劳。

学员们试验了多种形式的钢板弹簧,甚至尝试将包裹着硫化橡胶的实心轮胎作为缓冲手段。第一台“驰骋”原型车,像一个装在轮子上的嘈杂铁箱,丑陋、笨拙,操控极其困难,在划定的试验场上蹒跚学步,几次险些撞上障碍物。

但每一次短暂的、成功的直线加速与平稳转向,都能引来研发团队压抑不住的欢呼。

进展虽如蜗行牛步,却一步一个脚印,坚实无比。

代号“墨翟”(取自古代善守的墨子),此项目更为超前,也更能点燃朱厚照的军事想象力。他视其为未来横扫欧陆平原、攻克坚固城防的无上利器。

然而,陆仁对此保持着绝对的冷静。目前,“墨翟”项目严格控制在理论论证与分系统预研阶段。

动力组在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将“甲型机”或未来的改进型塞进一个密闭的钢铁壳子里,同时解决地狱般的散热和令人崩溃的噪音问题。传动组则在草图上反复推演能驱动沉重履带、并能实现灵活转向的复杂机构。

武器组争论着是装备一门威力巨大的短管榴弹炮,还是数挺高速射枪更具实战价值。装甲组则在试验场,用不同厚度和材质的钢板,承受着现有各种火器的射击,积累着最基础的防护数据。

陆仁明确指示:“墨翟”项目,必须先解决“动起来”、“走得稳”的基本问题,绝不可好高骛远,盲目追求火力与防护。因此,那想象中的钢铁巨兽,目前还只存在于厚厚的、画满了各种结构与计算草图的图纸上,以及一些用于验证概念的、缩小比例的木质功能模型之中。

代号“鲲鹏”,这是最大胆,也是目前看来最遥不可及的设想。负责人是那位充满激情与浪漫主义色彩的年轻学员冯如。

“鲲鹏”项目组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在了最基础的理论研究与数据积累。

他们制作了上百种不同翼型、不同展弦比的模型机翼,在陆仁指导下搭建的、依靠蒸汽引射形成气流的简陋风洞中,一遍遍测试着升力与阻力的变化。他们放飞了无数大小不一、结构各异的风筝与无动力滑翔机,从无数次摔落的残骸中,痛苦而执着地分析着结构强度、气动稳定性与操控特性。

动力是横亘在“鲲鹏”面前最大的、几乎令人绝望的鸿沟。

即使按照最理想化的估算,将现有的“甲型机”极限减重,其重量也远远超过了冯如团队根据风洞数据计算出的、能够支撑一架最小载人飞行器离地起飞的理论重量上限。

他们的希望,一半寄托于动力机械所规划中的、致力于轻量化的下一代“乙型机”;另一半,则寄托于某种尚未被发现的、更轻更强的材料,或者……某种极端激进的结构设计。

内燃机展现出的潜力,也波及到了其他武器研发领域,推动着它们沿着自身轨迹深化发展。

“弘治后装步枪”项目已正式立项,但推进极为谨慎。

金属定装弹药的可靠性是生命线,工匠们正在用近乎雕刻般的手法,手工打磨、装配第一批试验样品,进行着反复的装填、击发、退壳和安全极限测试。距离解决所有技术难题,实现稳定批量生产,乐观估计也仍需一至两年光阴。

后装线膛炮的研发,核心难点在于炮闩的闭锁强度与膛线的耐磨寿命。

相关的液压驻退复进机构的预研也已悄然启动,工程师们试图理解并实现陆仁所描述的、“开火后炮身迅速复位、保持瞄准线不变”的神奇效果,但这涉及精密加工与流体力学,道阻且长。

爆炸物与观测:无烟火药的研究在高度保密状态下,于实验室中合成了初步可行的配方,但距离开稳定的工业化生产与大规模军事应用,还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难题需要攻克。

光学玻璃的炼制工艺则在一次次调整配方与炉温的失败中缓慢提升,有望为军队提供观测距离更远、成像更清晰的望远镜与炮队镜。

时光在忙碌的调试、失败与再尝试中悄然流逝,转眼已是弘治二十五年的深秋。

历经了“甲型”、“乙型”的挫折与经验积累,“驰骋”项目的第三台原型车——“驰骋丙型”,迎来了决定其命运的时刻。这一次,它搭载了一台经过小幅减重和优化的“甲型改一”号柴油机,换装了第二代改进型齿轮变速箱和更可靠的转向连杆机构,四个车轮都包裹上了特制的、厚实而富有弹性的硫化橡胶轮胎。

在划定的环形试验场上,在陆仁、朱厚照以及众多格物院同仁屏息凝神的注视下,首席试车员,一位从军中选拔的胆大心细的年轻工匠,深吸一口气,熟练地完成了启动程序。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再次响起,他平稳地挂上一档,缓缓松开离合踏板。

“驰骋丙型”车身轻微一震,随即开始平稳地向前移动!它顺利地加速,在平整的水泥试验道上,跑出了大约每小时二十五里的稳定速度,并且成功地完成了预设的“S”形绕桩和定点转向测试!尽管发动机的噪音依旧充斥耳膜,乘坐的颠簸感依然明显,但它确实依靠自身动力,完成了持续、可控的行驶任务!

现场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难以抑制的欢呼!赵德柱与他的团队成员们相拥而庆,不少人激动地拭去眼角的泪水。这无疑是里程碑式的一步!

朱厚照兴奋地抚摸着这辆世界上第一台具备实用价值的汽车,对陆仁说道:“陆师傅,此物虽无铁甲舰之磅礴,然其灵巧便捷,意义非凡!若能加以改良,用于军中传令、要员护送、物资转运,我军机动能力必将焕然一新!尤其是待‘弘治官道’网络建成,此物更能大放异彩!”

陆仁含笑颔首,心中亦充满成就感。然而,当他目光扫过“驰骋丙型”那裸露的底盘结构和传动部件时,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般闪过。他转向身旁负责记录测试数据的年轻工程师,看似随意地问道:“此变速箱在传递如此扭矩,尤其是频繁换挡与启动时,内部齿轮的磨损情况如何?可曾系统记录下不同材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磨损速率与失效形式?”

那年轻工程师闻言一怔,随即恭敬回答:“回尚书大人,已有初步记录,但目前数据尚不系统,尤其缺乏长期高负荷、复杂工况下的磨损规律数据。眼下……眼下主要还是确保它能稳定跑起来。”

陆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未再深究。

然而,这个关于“材料磨损机理”与“长期运行可靠性”的细节问题,如同一个不起眼的种子,被悄然埋进了技术的土壤之中。

此刻,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沉浸在成功的巨大喜悦里,无人能预见到,这个看似微小的技术节点,在未来帝国庞大的机械化洪流纵横驰骋于欧亚大陆之际,将会引发怎样一系列关于后勤保障、装备维护乃至战略节奏的连锁反应。

星火已然初燃,确凿地照亮了内燃纪元的黎明。

然而,前路依旧山峦叠嶂,“墨翟”的钢铁之躯尚在蓝图,“鲲鹏”的苍穹之翼仍需锤炼,也正等待着下一个爆发时机。

帝国的科技之路,在弘治二十五年的这个秋天,稳健而充满希望地向前延伸着,深知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