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弘治二十六年的春天。

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而比自然生机更为蓬勃的,是这片古老帝国内部所迸发出的、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情与商业活力。

北京旧城改造的“标杆效应”,迅速扩散至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由格物院编纂、朝廷颁行的《新城建设通则》与《旧城改造指导方略》,成为了各地州县官员案头最重要的文件。

一股规划新城、改造旧邑的热潮,席卷了大江南北。

在富庶的江南,

苏州府依托运河枢纽,规划了集纺织工坊、印染集中区、商贸码头于一体的“苏州新城东区”,旨在将分散的家庭手工业升级为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集群。

松江府(上海前身)则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大力扩建码头仓库区,规划格物院船舶研究所分所,野心勃勃地欲与广州、泉州争锋,成为新的海运门户。

在中原腹地,开封、洛阳等古都,亦不甘落后。

它们借鉴北京经验,在保留古城核心区历史风貌的同时,于外围开辟新的发展空间,铺设水泥官道,修建公共排水设施,力图重现昔日繁华。

甚至连西北的兰州、西南的成都,也依据自身地理特点与资源禀赋,启动了各自的城建计划。

兰州重点加固黄河堤岸,规划连接西域的铁路枢纽站场;成都则利用都江堰水利之便,优化城内水道,建设新型的织锦工坊区。

近些年来,随着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海外金银的持续输入,民间财富有了显着的积累。

以往只有达官显贵才敢奢望的砖瓦房、青砖院,如今在许多城镇,甚至一些富裕的乡村,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赵氏建材”的水泥、标准化烧制的红砖、格物院推广的改良版玻璃窗,这些曾经的新奇之物,如今通过逐渐成型的商业网络,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

民间兴起了“建房热”、“换房热”。

人们不再满足于遮风避雨的茅屋土坯,开始追求更坚固、更明亮、更卫生的居所。

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了推动基础建设最原始也最强大的动力。

“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已从朝廷的方略,深入民间人心。

虽然贯通全国的铁路网络尚在蓝图之中,但以北京为中心,连接南京、西安、广州等主要城市的铁路主干线,已然在蒸汽机车的轰鸣声中初步贯通。

更为细密的、如同毛细血管般的水泥官道和省道建设,则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

交通的便捷,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

南方的茶叶、丝绸,北方的毛皮、药材,东部的瓷器、海盐,西部的矿产、瓜果,得以更快、更大量地流通。

以往局限于地方的特色产品,如今有了行销全国的可能。

商业环境的改善和官府的鼓励政策,如同给这片本就充满商业基因的土地施了肥。

工商部推行《促进工商简便十条》,大幅简化商户登记、货物查验手续,并设立“小微商贷”,由皇家银行提供低息启动资金。

一时间,市井之间,新开的店铺如雨后春笋。

不仅有传统的饭庄、布行、杂货铺,更涌现出许多新行当:专营西山格物院出产的各种新奇物件的“格物用品店”;代理蜂窝煤、铁皮暖炉的“兴业总局特许经销点”;广告”意识也是深入人心,一些酒楼、绸缎庄开始聘请秀才书写朗朗上口的宣传语,贴在繁华路口。

更令人瞩目的是,一些胆大、眼光敏锐的商人,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

他们不再满足于在国内辗转贩运,而是组建起自己的船队,或搭乘官方的运输舰只,直接与东南亚、印度,乃至美洲进行贸易。

在广州港,来自福建的林氏商行,刚刚卸下从美洲“新明港”运回的一船玉米种子和美洲特有的靛蓝染料,又马不停蹄地将景德镇的瓷器、苏杭的丝绸、以及西山工坊出产的廉价而精美的塑料梳子、玻璃镜子装船,准备发往马六甲,与等候在那里的阿拉伯商人交易。

“这美洲的玉米,耐旱高产,已在福建山地试种成功,此番定要大量引入,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买卖!”林东家站在码头上,看着忙碌的工人,脸上洋溢着开拓者的豪情。他的商行,甚至雇佣了几名在格物学堂学过基础算术和地理的年轻人,专门负责核算成本和规划航线。

这些民间海商,成为了帝国开拓海洋的排头兵和毛细血管,他们将大明的商品与文化带向世界,也将海外的物产、信息乃至潜在的威胁,反馈回国内。

然而,盛世之下,并非全然是鲜花与掌声。

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种新问题、新矛盾,这是改革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阵痛。

首先是无序竞争与商业纠纷的激增。

随着市场扩大,商户间因模仿、压价、合同违约而产生的冲突层出不穷。

传统的行会调解机制已难以应对,而新的、系统的《商法典》尚在起草论证阶段,导致许多纠纷得不到及时、公正的裁决,影响了商业环境的健康发展。

其次是技术扩散带来的冲击与安全隐患。

西山格物院的一些非核心技术,如改良织机、小型蒸汽泵的图纸,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民间,促进了生产效率,但也导致了原有手工业者的失业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小型私人矿场,为了追求利润,盲目开采,安全措施匮乏,接连发生了几起矿井坍塌和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再者,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东南沿海、京津地区因交通便利、政策倾斜,发展迅猛;而一些内陆山区、边疆之地,则相对滞后,百姓虽闻听外界日新月异,自身却难享其利,容易滋生不满情绪。

最后,是伴随商业活动而滋生的新型犯罪。

伪造西山工坊的商标、使用劣质原料生产“格物商品”以次充好、乃至在跨国贸易中走私违禁品(如朝廷严格控制的硝石、特种钢材)等现象,开始冒头。

面对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朝廷并未回避,更没有因噎废食,而是展现出了强大的治理决心与纠错能力。

弘治帝和太子朱厚照深知,帝国的根基在于吏治清明与社会公平。

在反腐肃贪方面,朝廷祭出了前所未有的铁腕。

都察院与公安部联合颁布《惩贪特别条例》,明确规定:凡官员受贿、贪墨公款,无论数额大小,一经查实,立即革职,追回赃款,并视情节轻重,处以“流放美洲矿场服苦役十年至终身”、“抄没家产”乃至“斩立决”的严厉刑罚。取消了以往“官当”(以官阶抵罪)、“赎刑”(以钱赎罪)等特权。

同时,弘治帝力排众议,强力推行“高薪养廉”政策。

在国库因海外贸易和矿产收入日益充盈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各级官员的正式俸禄与各类津贴,确保一名清廉的官员,足以维持其本人及家庭体面而优渥的生活。

太子朱厚照在朝会上对此直言:“既要马儿跑,就要让马儿吃饱草!然,若吃了饱草还敢偷奸耍滑、甚至偷食粮仓,那便唯有宰杀一途!”

这一手“高薪”与“严刑”的组合拳,效果显着。

官员队伍的腐败现象得到了极大的遏制,吏治为之一清。

虽然不可能完全杜绝,但高昂的犯罪成本和相对优渥的合法收入,使得绝大多数官员不得不收起贪念,将精力投入到政务管理与服务发展中。

对于商业乱象,工商部与公安部加快了《商法典》的立法进程,并临时成立“商事纠纷速裁庭”,聘请退职官员和有声望的商人担任仲裁,快速处理积压案件。格物院则加强了对技术扩散的管理,同时对安全生产制定了强制性标准,并派员巡查。

为了平衡区域发展,朝廷设立了“边疆与内陆发展专项基金”,由财政部直接拨款,用于支持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

在这片欣欣向荣的背后,太子朱厚照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那幅悬挂在东宫、标注着全球势力的巨大地图。

美洲圣胡安战役的教训,让他深刻理解了国力根基与战略耐心的重要性。

他不再整日叫嚣着即刻跨海远征,但那颗渴望建立不世之功、将日月龙旗插遍寰宇的心,却从未冷却。

他将这份雄心,转化为了更为务实、更具远见的行动。

他频繁视察西山格物院,尤其是军工相关的研究所。

“后装步枪的定装弹药可靠性测试进行得如何?”“‘墨翟’战车的越野原型车何时能进行实地测试?”“海军提出的‘全钢制巡洋舰’设计方案,预算核算出来没有?”他的问题精准而急切,推动着各项军工研发加速进行。

他亲自审阅海军衙门提交的“深蓝锁链”基地建设进度报告,对新加坡、锡兰、好望角等关键节点的要塞化、驻军情况、后勤储备了如指掌。

他要求海军不仅要能“守”,更要能“攻”,多次组织远洋舰队进行跨区域机动演习,熟悉不同海域的水文气候,锤炼远洋作战能力。

他高度重视情报工作。国防部情报司的经费被他大幅提高,大量精通外语、熟悉欧罗巴情状的人才被招募和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商人、传教士、甚至被俘的欧洲船员——源源不断地将欧洲各国的政治动向、军事革新、联盟进展传回国内。

他知道,欧洲那个正在罗马教廷煽动下逐渐成形的“反明同盟”,绝不会坐视大明如此顺利地发展壮大。

下一次碰撞,迟早会来。

他现在所做的这一切——推动国内建设、鼓励民间积累、夯实经济基础、革新军事技术、构建全球基地网络——都是为了在那场注定到来的、决定未来数百年世界格局的终极对决中,让大明能够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击溃所有对手。

“让他们去模仿吧,去联合吧。”朱厚照有时会在地图前伫立良久,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笑意,“我大明要做的,是让他们永远跟在后面,连扬起的尘土都吃不上!”

支撑这一切宏大战略的,是帝国日益雄厚、堪称恐怖的财政实力。

来自美洲墨西哥湾地区(韦拉克鲁斯周边)和日本九州岛的金银矿,通过庞大的运输船队,每年都稳定地向国内输送着海量的贵金属。这些金银,一部分被铸成货币,投入市场,润滑着日益庞大的国内经济;另一部分则作为国库储备,成为了帝国信用的基石和应对危机的压舱石。

与东南亚的传统贸易,随着大明海军对航道的绝对控制和对马六甲等港口的实际管理,变得更加顺畅和安全,利润有增无减。

而与欧洲的贸易,尽管政治上暗流涌动,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并未完全中断。

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香料,在欧洲是身份与财富的象征,需求旺盛。

而欧洲能提供的大宗商品,除了钟表等少数几种,大多难以与大明物美价廉的工业品竞争。巨大的贸易顺差,使得白银依旧持续不断地从欧洲流向大明。

财政部的仓库,前所未有的充盈。

弘治二十六年的这个春天,大明帝国就像一艘经过了彻底检修、更换了全新动力、装满了补给燃料的超级巨舰,正行驶在一条虽然偶有风浪、但总体平静而宽阔的航道上。

它内部活力充沛,肌体强健,制度在不断优化,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远方。

所有的深耕,所有的积累,所有的隐忍,都在为那即将到来的、与旧大陆的再次碰撞,积蓄着石破天惊的力量。

盛世基石,已牢不可破。

只待时机成熟,便将喷薄而出,改天换地。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