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锅盖揭开。
没有冲天的白雾,也无霸道的浓香。
只有一缕清澈、温暖,混杂着极致米香与醇厚肉香的蒸汽,如同一缕看得见的灵魂,袅袅升起。
锅内,是一锅静谧的白粥。
米粒颗颗完整,却又粒粒绽放,形态饱满,如温润的珍珠。
粥水不稠不稀,米油与顶汤的精华交融后,呈现出一种淡淡的琥珀色泽,清澈得能倒映出穹顶的灯光。
它就那么安静地躺在那里。
不喧哗,不张扬。
却有一种让整个浮躁世界都沉静下来的力量。
工作人员屏住呼吸,为十五位评委,各自盛上一小碗。
没有配菜,没有装饰。
纯粹到极致的一碗白粥。
与此同时,龙师傅那尊汇聚山海的佛跳墙,也分到了各位评委面前。
一边,金碧辉煌,香气如雷,是帝王盛宴的巅峰。
另一边,清雅素净,暗香浮动,是人间烟火的归宿。
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承”,在评委席上,形成了最鲜明、最残酷的对峙。
“先品尝龙师傅的佛跳墙。”
那位以毒舌着称的香港美食家开口,神情严肃到了极点。
“佛跳墙,味如惊涛骇浪,一勺入口,万般滋味奔腾。若先尝了清粥,舌头便废了。”
众人皆以为然。
那位美食家舀起一勺金黄浓汤,连同一小块被煨得晶莹剔透的鲍鱼,送入口中。
下一秒。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一股无法用文字形容的极致鲜醇,不是在舌尖绽放,而是在整个颅腔内轰然引爆!
鲍鱼的弹、海参的糯、花胶的滑、瑶柱的甜、火腿的咸……数十种味道,如同训练有素的军团,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他的味觉壁垒。
但它们又被一种更宏大、更醇厚的皇者之味完美统合。
没有一丝一毫的冲突,只有君临天下般的和谐与圆融。
“好……好汤!”
他足足失神了半分钟,才从牙缝里挤出这三个字,声音都在发颤。
“火候、调味,无一不精,无一不准!多一分则肥腻,少一分则寡淡!龙师傅这一盅,是他六十年功力的最终答案!”
其余评委纷纷品尝,惊叹声此起彼伏。
“这就是华夏料理的巅峰!这才是传承该有的厚重!”
“无与伦比的享受,每一种食材都在口中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龙师傅听着赞誉,脸上却毫无喜色。
他的目光平静地越过那些赞叹的脸,落在那一碗碗从未被触碰的白粥上。
他知道。
真正的审判,还未开始。
终于,在清水漱口后,所有评委都将目光投向了那碗白粥。
现场的气氛,再一次凝固。
第一个拿起汤匙的,依旧是早乙女哲哉。
他舀起一勺清粥,缓缓送入口中。
没有咀嚼。
他只是将粥含在口中,闭上了那双浑浊的眼。
时间,静止了。
全场数千道目光,死死盯在他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上,试图捕捉一丝一毫的神情变化。
一秒。
两秒。
十秒。
早乙女哲哉的身体,开始微不可察地颤抖。
他那双紧闭的眼睛下,眼角肌肉无法自控地剧烈抽动。
紧接着。
一滴泪,挣脱了眼眶的束缚。
这一次,它不再浑浊,而是清亮的。
它滚过深刻的皱纹,滑落,滴在桌布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不是因为震撼。
是因为……乡愁。
这位在日本料理界被奉为神明的孤高老人,此刻,竟像一个漂泊一生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故乡的村口,闻到了童年最熟悉的那缕炊烟。
他无声地,哽咽了。
全场,彻底石化。
“导演!特写!上帝!给我特写!”地中海导演的声音在导播间嘶吼,带着哭腔。
镜头下,早乙女哲哉颤抖着,咽下了那口粥。
他拿起话筒,声音沙哑得如同被砂纸磨过。
“错了……”
“我们所有人都错了……”
他睁开眼,那双被泪水洗过的眼睛,亮得惊人。
“这不是白粥……”
他看向身旁满脸困惑的评委,声音里充满了被真理击中后的狂喜与敬畏。
“入口,是雪。”
“是富士山顶,最干净,最纯粹的第一捧雪。那是被极致蒸汽蒸透的米香,洗涤你的灵魂。”
“但是……”
“当你用舌尖,将米粒轻轻碾碎……”
“‘神’……就出来了!”
“那不是汤的味道!”
“那是汤的‘魂’!是整只老母鸡、整块金华火腿的灵魂,被无形之火反复淬炼,升华为最精纯的‘气’,注入到每一颗米粒的最深处!”
早乙女哲哉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朝圣般的虔诚!
“佛跳墙,是将百味融于一汤!”
“而这碗粥……”
“它是将一汤,藏于一米!”
“一个是加法,是广博,是你能看到、尝到的一切繁华!”
“一个是减法,是精深,是你看不到、摸不着,却能瞬间带你回家的,最本源的感动!”
一番话,如同一道道天雷,劈在每个人心头!
将一汤,藏于一米!
那位刚刚还盛赞佛跳墙的香港美食家,脸色瞬间煞白,他不敢置信地舀起一勺白粥。
入口,清淡如水。
但当他学着早乙女哲哉的样子,用舌头碾开米粒……
轰!
一股比佛跳墙更纯粹、更干净、也更源远流长的鲜醇,如同沉睡亿年的火山,在他口腔内猛然苏醒!
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他终于明白,早乙女哲哉为何落泪。
这碗粥,品尝的不是味道。
是“记忆”。
是刻在东亚民族基因里,对米、对家、对温暖的,最原始的渴望。
它超越了“好吃”的范畴,抵达了“道”的境界。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冰冷而理性的声音响起。
“恕我直言,我无法认同。”
说话的,是那位来自法国的米其林三星大厨,一个将“解构”与“重组”视为信仰的男人。
他优雅地放下汤匙,眉头紧锁。
“我承认,这道菜的技艺巧夺天工,它的哲学理念令人叹为观止。”
“但是!”
他加重了语气,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
“作为一道菜,它的味道是‘静态’的!从第一口到最后一口,它都没有变化!它很美,很纯粹,但它更像一件陈列在卢浮宫的艺术品,只能远观,不能亵玩!”
“真正的料理,是一场舌尖上的旅行!要有前调、中调、后调,要有起承转合!龙师傅的佛跳墙做到了,它让我的味蕾经历了从山川到海洋的壮丽旅程!”
“而这碗粥,它在‘口味的丰富性’这一项上,是零分!”
这番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立刻有几位西餐背景的评委表示赞同。
“没错,它更像一种行为艺术,而非一道能带来极致满足感的菜肴。”
“我更欣赏佛跳墙带来的那种富足与多变。”
评委席上,泾渭分明。
竟然因为这两道菜,分裂成了两个无法调和的阵营!
一方,是以早乙女哲哉和小野隆一为首的“东方哲学派”,他们被白粥背后那至高的“道”与“归宿感”所折服。
另一方,是以法国大厨和数位美食家为首的“西方结构派”,他们更遵从味蕾的直接体验,认为佛跳墙的丰腴、复杂与层次感,才是厨艺的王道!
双方争执不下,甚至出现了小声的辩论。
气氛,紧张到了冰点。
所有人都明白,最终的投票,将不再是菜品优劣的评判。
而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东西方料理哲学的终极对决!
主持人擦着额头的冷汗,声音发颤地走上台。
“看来……我们的评委老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分歧。”
“那么,最终的胜负,将由你们手中的分数,来决定!”
“现在,请为两位选手的作品,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