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啊,国师你这么容易动摇的吗?
方枝意觉得她的小命就像一片飘摇的树叶一般,能不能安全落地,全看眼前两人的心情,半点由不得她自己。
却见丞相拉下了国师的手,意味不明的哼笑了一声,“你来动手?你杀过人吗?”
听到这里,方枝意在心中长叹了一口气,又略微放了心。
眼前的少年,年龄不大,眼神清澈,气质柔和,一看就是连蚂蚁都舍不得踩死的大善人啊。
只听那位大善人轻笑了一声,毫不在意的回道,“你若执意如此,不过是早晚的事。”
丞相盯着国师的眸子,清澈又坚定,最后还是妥协道,“罢了。”
国师一听,满意的笑了,手上松了劲儿,转头看着方枝意,眉头微挑,是有些好奇的目光。
丞相见国师收了手,也慢慢转头看着方枝意,却仍是皱着眉头,低声道,“灯呢?”
声音低沉好听,方枝意却无心欣赏,脑子还有些转不过来,“啊?”
丞相的耐心看起来相当不好,皱着眉加重了语气问道,“不是说来放灯的吗?你的灯呢?”
“哦,哦,哦,在这呢,在这呢。”方枝意赶紧将自己藏在身后的孔明灯拿过去给丞相看,希望他的疑心能消一消,饶她一条小命。
只见丞相拿起那盏孔明灯细细的看了又看,不明所以的哼笑了一声,又问道,“大晚上的你一个女子爬这么高来放灯?”
方枝意也担心一会兰贵人和段宝林过来,不知道该怎么收场,连忙说道,“小女是同两位姐姐一起来的,她们应该马上就要到了。”
方枝意解释完了,又立刻求情道,“还请大人放我们一马,一会儿她们到了,小女立马催她们将孔明灯放了,早早回宫,绝对不会让其他人知晓二位大人在此处。”
丞相听到这里,转头讽了国师一句,“你这观星楼倒是热闹,人人都能来此处。”
国师看起来确实好脾气,面对丞相的嘲讽也只是笑嘻嘻的回了一句:“热闹多好,我就喜欢热闹。”
方枝意也识趣儿的将头低着,什么都不去看,什么都不去听。
方枝意算着时间,总觉得兰贵人她们马上就要到了,面前的人又一直沉默不语,心里越发着急。
感受到那道视线还冷冷的落在她身上,她已经忍不住出了一身冷汗,额发都黏在了一起,心脏还在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像是要跳到面前人的眼前,以证清白。
少倾,丞相终于开口,冷声道,“既然国师要保你,你便记着你刚刚说的话,若是让我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你们三个便一起去地府放灯吧。”
方枝意松了一口气,立刻道,“多谢大人,小女一定谨记。”
“有人来了。”
随着国师的话音落下,方枝意再抬头时,面前已经没有了二人的身影,想来是躲到楼内去了。
方枝意身上绷着的劲儿一松,整个人就瘫坐在了地上,轻轻地喘着气儿,直到身后传来兰贵人关切的声音。
“小七,你怎么坐在这里啊?”
方枝意深吸了一口气,平缓了心跳,抬手偷偷地擦了擦额前的汗珠,从地上起身,笑着转头答道。
“姐姐去了这么久都不曾上来,我一个人在这里站的累了,又有些害怕,便坐下了。”
说到这里段宝林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想着兰姐姐连着送两个人上来也费体力,便想着先走几步,走累了再让兰姐姐送我上来,却没想到江妹妹一个人在这里会害怕,是我思虑不周了。”
“无事,姐姐们,我们快些把孔明灯放了吧,此处太高了,我实在是有些害怕。”方枝意借着恐高的由头催促道。
心里却在想,还好她们上来得晚,不然若是撞上了丞相,也不知道国师保不保得住三条人命。
还好她在孔明灯上的愿望写的也简单,她本来想写:“早日完成任务”的,但是又怕孔明灯被别人截下来,以为她是什么奸细,没想到碰上了丞相。
果然,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松懈,哪里都不能露馅,尤其是在多疑的帝王和权臣面前。
段宝林本来还想在这高楼上赏一赏景的,但是看方枝意怕得脸色都白了,赶忙从怀里掏出火折子将孔明灯点了。
兰贵人见了,却有些疑惑,“我从前竟不知你怕高。”
方枝意回想了一下她在边关的时候,常在城楼上遥望,勉力笑了一下,连忙解释道,“关外的城楼哪有此处建的高。”
“那倒也是。”兰贵人不疑有他,点了点头,接过了段宝林递过来的火折子点灯。
那可不,而且还没有阎王想索咱们的命。
方枝意顺势又催道,“那我们快些放了,便回去吧。正好夜深了,在这高楼之上,是越发的冷了。”
“也好。”兰贵人应道,转手将火折子递给了方枝意。
方枝意现下手还有些抖,好一会儿才将灯点好了,抬头望过去,段宝林和兰贵人已然在栏杆旁边等着她了。
三人视线对上,相视一笑,方枝意瞬间安心了许多,起身抬脚走过去挨着兰贵人站着。
三人看着远处的天空,已经陆陆续续的飘了许多孔明灯了,抬眼望去,好似漫天星光闪烁,手上的力道一松,三盏承载着她们心愿的孔明灯就自观星楼上,摇摇晃晃的加入了其中。
就好像,她们也是在护城河西边,同万千平凡又自由的人一起,放飞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一般。
方枝意又想起今天上午说的那句话,转头看着兰贵人,段宝林,那双灵动的眼睛罕见的含了几分温柔,一字一句的说道,“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当然,她指的是和兰贵人,段宝林之间的情谊永远如今日一般。
至于国师和丞相,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再也不要见了比较好。
段宝林也有些感性了,含泪笑道,“朝朝暮暮,年年岁岁,此心同在,此身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