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午后的阳光还黏在肩头,暖得有些晃眼;
李将来和苏念刚踏进街角的美式餐厅,玻璃门还没完全合上苏念手里的平板就弹出条猩红推送;
“将来工作室海外项目涉嫌抄袭,星能科技曝核心方案高度重合”。
那行字像烧红的针,刺得人眼尾发紧。她指尖慌乱点进去,页面瞬间被舆论洪流淹没:
星能科技官微半小时前发布长文,附着重叠标记的方案截图,把“微光计划”的本地化适配模块,和他们所谓“2022年未公开框架”对标,字里行间直指“照搬照抄”。
评论区早已被带节奏的账号攻占,“果然小工作室没实力,靠偷方案出海”;
“星能可是行业老牌,总不能拿自己名声造谣”的言论刷屏,甚至有营销号截图转发,标题标着“海外融资遇冷?将来工作室陷抄袭疑云”。
“胡说八道!”苏念攥紧平板,指节泛白到几乎嵌进机身;
“这些‘重合点’是我们三年前的废弃草稿,连核心逻辑都没定,怎么会到星能手里?”
李将来俯身凑过来看完,眉头瞬间拧成死结,心底盘旋的不安彻底落地——这不是突发的舆论风波,是早布好的围剿网。
没等两人梳理头绪,苏念的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跳动着海外合作方专属对接人的名字。
她深吸一口气按下接听键,对方的语气比上午冷了不止八度,没了半分笑意:“苏小姐,抱歉通知你,‘微光计划’的洽谈需紧急暂停。”
“我们已关注到抄袭传闻,需时间核实真实性,在此期间所有流程暂停推进,有结果会再联系。”
话音刚落,忙音就像重锤敲在两人心上,苏念的脸色瞬间褪尽血色,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颤。
李将来伸手按住她的手背,掌心的温度勉强稳住她的慌乱,沉声道:“别慌,谣言来得凶,只要找到源头和证据,就能澄清。”
他点开国内行业交流群,里面早已炸开锅,几条匿名消息隐晦透露“星能背后有高人递料,拿了将来工作室的内部资料”。
就在这时,周磊的微信消息接连涌入,附带三张截图:
“哥,星能放出的方案碎片,溯源到了咱们内网三年前的历史文件夹!”
“查了访问记录,张诚上周以‘整理旧档案归档’为由,申请过权限,还下载过压缩包!”
李将来的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脑海里瞬间闪过第125章会议室角落的身影——
那个穿灰色西装、藏在阴影里的男人,原来从会谈开始,张诚就没打算放过他们。
他立刻拨通周磊的电话,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不易察觉的冷意:
“查张诚近期所有动向,有没有和星能的人见面、通话,尤其是资金往来,一有线索立刻汇报。”
“已经查到关键信息!”周磊的声音带着急意,背景混着键盘敲击声;
“张诚三天前和星能副总裁在市中心咖啡馆见了面,监控拍到他递了个U盘,我们技术部拦截到他当天发给对方的加密邮件,解压后正是这些用来误导舆论的草稿碎片!”
苏念站在一旁听得浑身发寒,想起张诚之前几次“关心项目进展”的闲聊,那些看似无意打听“早年方案细节”的提问,原来全是别有用心的试探。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她咬着唇,眼底翻涌着愤怒和不解,明明张诚离职时,李将来还按规定给了补偿金,没半点亏待。
“无非是利益驱使,再加些私怨。”李将来揉了揉眉心,语气里藏着冷冽;
“星能一直想抢海外中小商户服务赛道,却迟迟没突破技术瓶颈,张诚被辞退后怀恨在心,正好成了他们的棋子——用我们的废弃草稿断章取义,借舆论逼停合作,趁机截胡项目。”
餐厅里的乡村音乐依旧轻快,邻桌客人的笑声此起彼伏,可两人面前的汉堡早已失了温度,薯条凉得发腻。
苏念刷新社交平台,“将来工作室抄袭”的词条已冲上热搜榜前十,不少不明真相的网友跟风指责;
甚至有海外科技媒体转载了星能的声明,用“中国创业公司海外扩张遇信任危机”为题大做文章。
负面评价像潮水般涌来,有合作过的小商户私信询问“是不是真的”,也有投资人发来试探的消息,原本顺利推进的海外布局,一夜之间陷入停滞。
李将来指尖快速敲击手机,联系国内法务团队负责人:
“立刻准备两项材料——一是‘微光计划’完整研发时间线,从雏形到落地的所有版本迭代记录;”
“二是核心技术的专利证书,包括国内国际的授权文件,半小时内发我邮箱。”
挂了电话,他抬头看向苏念,眼神坚定如锚:“合作方暂停洽谈是暂时的,现在要做两件事:一是尽快拿出铁证澄清谣言,稳住合作方和市场信心;二是堵住信息泄露的口子,查清楚张诚还接触过哪些旧资料,避免更多筹码落到星能手里。”
苏念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点开平板里的项目文件夹:
“我整理上午和评委的会谈记录,结合国内12个试点的落地数据,再补充技术适配的独家逻辑,形成完整的原创性证明,发给合作方解释。”
可刚敲了两行字,她突然顿住——张诚在工作室待了两年,接触过不少早期研发资料,要是他手里还有更多未公开的草稿,星能继续断章取义放出,他们的澄清只会被质疑“补漏洞”。
李将来仿佛看穿她的顾虑,补充道:“我让技术部立刻冻结所有历史资料访问权限,排查张诚下载过的所有文件,同时联系平台投诉星能造谣,要求下架不实内容。”
远在国内的星能科技总部,张诚正坐在副总裁办公室的沙发上,手里把玩着手机,看着屏幕上不断发酵的舆论,嘴角勾起一抹阴恻恻的笑。
他点开和星能副总裁的聊天框,发送消息:“现在舆论已经起来了,下一步可以引导网友质疑‘将来工作室专利的有效性’,我这里还有几份早年的设计草图,能进一步坐实‘抄袭’说法。”
对方秒回消息,附带一个转账成功的截图:“做得好,这是预付的好处费,等项目彻底截胡,承诺你的股份和职位立刻兑现。”
张诚看着转账金额,眼底闪过贪婪的光——他早就不满李将来更器重苏念,觉得自己的才华被埋没,这次能踩着“将来工作室”上位,既能泄愤又能获利,何乐而不为。
硅谷的餐厅里,夕阳透过玻璃窗斜射进来,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
李将来和苏念快速分工:李将来对接法务、技术团队,梳理专利和研发证据;苏念撰写澄清声明、整理落地数据,同步尝试联系合作方申请当面沟通。
两人面前的咖啡早已凉透,可没人有心思碰。
苏念刷新着社交平台,看着负面评论还在增加,忍不住攥紧了拳头;
李将来则盯着手机屏幕,等待国内团队的资料传输,眉头始终没松开。
他们都清楚,这场由对手暗袭、内鬼搅局的战争,才刚刚打响。
星能握着张诚提供的“证据”不断造势,海外合作方态度不明,舆论风向持续恶化,稍有不慎,“微光计划”的海外之路就会彻底被堵死,甚至连国内的市场口碑都会受波及。
走出餐厅时,夕阳已沉到写字楼背后,天空染上淡淡的灰蓝。
李将来抬头看了眼硅谷的暮色,忽然觉得这片象征机遇与创新的土地上,正悄然刮起一场针对他们的风暴,而风暴中心,还藏着更多未揭开的陷阱。